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第21个星期一 | 消亡中的咸海

景观设计学 2024-05-20 来源:景观设计学
原创
第21个星期一 | 消亡中的咸海

520.jpg


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50058


设计消亡中的咸海

——人类世背景下景观美学与效能的融合


王爱玲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摘要

本文以咸海作为景观设计干预的场地,探索在不可逆的人为损害环境的背景下,景观设计师应该如何巧妙地融合美学与效能,使逐渐消逝的湖泊在人类世背景下以尊严和美感谢幕。文章提出,针对咸海的设计方案不仅旨在保留其现有部分,更在于赋予正在消失的景观新的生态价值和意义。本研究认为,在对遭遇人为破坏的景观进行设计时,应着重思考如何使人类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对土地的影响,并通过设计手段来纾解人们因环境退化而产生的生态悲伤。本文强调,设计过程必须考量“非人类因素”及其作用,从而更全面地应对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应对咸海生态悲伤的设计策略,倡导景观设计不仅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还应深刻理解非人类因素对于景观效能的影响。文章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设计激发人们对生态的新认知,使人们在人类世背景下深刻体会咸海的消逝,并通过突出自然元素的效能来缓和这一消逝过程,开辟新的生态可能性。


关键词

人类世景观;景观美学;非人类纠缠;咸海;沙漠化;生态意识;生态悲伤



Designing the Demise of Aral Sea:

Strategies to Sustain Aesthetics and Performance in Anthropogenic Landscapes


Ellena Oi Ling WONG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Keywords

Anthropogenic Landscape; Landscape Aesthetics; Non-human Entanglement; Aral Sea; Desertification; Ecognosis; Ecological Grief


原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

获取全文免费下载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注:本文由作者及来源机构授权景观设计学前沿发布,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文种在其他印刷版、网络版等媒介发表,如有违反,本刊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若有转载,请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联系授权。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