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俞孔坚:定位中国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 2023-05-19 来源:服装设计师杂志
原创
设计是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智慧,最终体现为一种形态,分别在生物物理层面上和文化精神层面上来解决广义的人类生存问题,或者狭义的一个民族或一群人的存续问题。
文献来源:俞孔坚.定位中国设计学[J].服装设计师,2023,No.252(04):26-27.


定位中国设计学

POSITIONING CHINESE DESIGN STUDIES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设计学涵盖的内容非常繁杂。但是,只要谈到中国话语权,或者只要谈到当代中国的设计,都必须要问一下,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我认为,有两大挑战。其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挑战,或者民族存续的生态环境的挑战,诸如全球的气候变化、水土气的污染、大江大河的生态恶化、生存资源的匮乏等。其二是文化身份面临丧失的挑战,即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个性能否存续,这关乎一个国家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中国当代设计学需要对这两个层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我因此定义:“设计学是生存的艺术”。设计是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智慧,最终体现为一种形态,分别在生物物理层面上和文化精神层面上来解决广义的人类生存问题,或者狭义的一个民族或一群人的存续问题。

在设计学的文化层面上看,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往往是与丑陋的城乡建筑、病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联想到一起的。有一个简单的数据:中国现在的碳排放量是世界的三分之一。我们的经济总量才15%,人口才20%,但我们的碳排放、材料的使用和能源使用,尤其水和钢材的使用,占世界总量的50%。所以,病态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个个丑陋的城市设计。当代设计学要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所谓话语权,就是能够解决中国的当代问题,同时又给世界带来希望的一套话语体系。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设计学科的广泛性。从最小的手机产品和首饰的设计、时装设计,到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再到国土和景观设计,一直到这个时代关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所谓的地球设计,或者是地球工程设计,只要人类的创造力所触及到的人类自身和一切外部的物体和系统,都需要设计来改变和创造。所以,谈论设计学科的教育和研究的组织形式,就变成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如何教设计学这门课,如何把设计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成为很难的事情。

在世界范围内,大学设计学科的组织形式大概有两类。一类是专业化的设计学科,形成设计学院(design school)。这种设计学院各有偏重,有的偏建筑,有的偏视觉,有的偏工艺,有的偏产品,它是专业化的。最典型的专业设计学院,比如哈佛、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普遍叫做“design school”。这几个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综合性院校的设计学院,实际上都是专业化的,其中一大类就是建筑的、景观的、城市的和区域的设计和规划。哈佛大学的设计学院,已经可以让八百多个设计学研究生,同时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进行设计课程的学习。这是一种教学的组织方式。

第二个是“faculty”,就是所谓的大的“学院制”,“委员会制”。这个“faculty”在英文的概念里,实际意思是有相关知识体系的群体。这也代表了北大目前的一些想法,就是用一个大的“faculty”的概念,把各种学科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个具体学科之上的“委员会”,来指导各个专业的设计。这是更综合的一类设计学院,比如香港理工大学。我想这可能是未来青岛科技大学可以参考的,那就是一种更广泛的设计,包括数字化设计、产品设计,传媒设计等。这个设计的模式就更广泛,从建筑设计一直到产品设计,还有其他的设计,跨度更大。

综上所述,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样一个思考:如果将设计学定位在这么庞杂的背景下,其学科体系应该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我们看到,如果我们把客观世界在人-物之间展开,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在科学-艺术之间展开,那么,设计学便处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科学和艺术,以及人类改造世界的工程——科技工程和产品工程,这四个维度的中间。一言以蔽之,设计学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所必经的桥梁。

图片

图1 人类改变和创造力所及的物体和系统都需要设计

图片

图2 人-物世界和科学-艺术知识体系 

图片

图3 设计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在“科学-艺术-科技工程-产品工程”的中间、桥梁地位


注:本文由服装设计师杂志授权景观设计学前沿发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机构所有。本文为作者在青岛科技大学当代设计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即兴发言整理而成,经作者审阅。图和文字都仅用于启发讨论,未经严密推敲。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