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到目的地》之研学目的地:从象牙塔到广义的知识场景
为何以研学活动为背景展开的回忆总是格外迷人?当我们走近研学,发现那些打动我们的点滴并不特殊,它们的力量在于蕴藏其中的价值。这些价值无关人们的身份、资源的多寡,也无关土地的性质,它们隐隐牵引我们走向一些更本质的思考:研学究竟是什么?研学因何而起,如何发生,又指向何处?研学目的地又会给地方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01 从“游学”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学,顾名思义,研究和学习。它们在很长一段历史里被理解为某种局限在“大学”范畴的概念,似乎与社会日常生活相距甚远。
然则研究与学习早已浸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且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招徒讲学,率弟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从困顿碰壁中体悟人生,开阔眼界,了解民风政情,开启了研学之路。
从战国时期纵横捭阖游说诸侯的文士开始,到唐宋时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流意识之下,郦道元、玄奘、李时珍、徐霞客们将广阔的世界化为丰富的体验感知。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的一些贵族子弟也将游学作为“成年礼”。
以活动为载体,以研学为目的的体验式学习,作为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正在被广泛关注。在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的芬兰,学习场所更多发生在森林、牧场、野外、咖啡馆、养老院等开放式空间。在日本,修学旅行是日本校园文化的重要标签,也是日本人青葱时光的共同回忆。在丹麦有一句话,孩子不会为了学习去玩耍,但是学习肯定会在玩耍中自然产生。
安道员工在巴厘岛研学
今天很多人在为教育焦虑,在考试分数的压力下,在各种补习班内卷中,人们常常感慨:现在的小孩已经丧失了求知欲。
人的求知欲从哪里来?就是对一个并不了解的东西,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激发内啡肽,获得快乐与成就感。研学,更多的是在松弛的关系中,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求知欲。
02 什么是研学目的地?
进入21世纪之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开始加强,每一门学科不再是独善其身的存在,在不同学科、不同场景相互碰撞与交融中,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门类及新型目的地。
欧洲「文化线路」是探索、了解欧洲一种直观的方式——围绕某个主题,穿越若干区域或国家的线路,研究共同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社会特征。自1980年代以来,这些基于历史脉络、艺术形态、建筑形式、考古遗迹、乡村景观及传统手工等文化线路,将散落的村镇串联为一体。如果你计划去探索欧洲大陆,可以通过这些线路,对当地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将沿途村镇形成网络,使卢戈这类古城受益匪浅;而欧洲工业遗产之路让欧洲城市对工业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成为地方文化风格。「文化线路」将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同时也为远离大城市的地区带来旅游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引擎。
今天,随着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建设方案和保护规划的出台,文化线路在我国也即将迈入发展快车道。从茶马古道到唐诗之路,从丝绸之路到长征之路,一路串连起风土、历史和人文。
米拉公寓被誉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图片来源于网络)
杭州郊区的青山村,则是将不同维度的研学内容注入“未来乡村”,成为体现乡村价值观、吸引外来人口、繁荣地方经济的目的地。
青山村的出名,最初源自龙坞水库和融设计图书馆。随着国内外设计师、公益服务人士、高层次创业人才相继落户青山村,这里不仅成为“解构、重塑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材料并将其运用于当代设计”的实验场,更是城市人的后花园,年轻人重新回到乡村,与土地发生新的联系,产生归属感。
青山自然学校(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欧洲的文化线路到青山村自然学校,从美国霍桑山谷农场到德国Panarbora森林公园,从湾区探索博物馆到到坂田万科广场,研学的理念被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之中,在激发内驱力的成全式教育生态基础之上,也构建了一个个有意义的社会形式。
在安道看来,研学目的地的产生,在于两种基本的社会趋势的拟合:
其一,以校园象牙塔为核心的研学地点,正在被解构和分散到社会真实生产所需要的知识集聚地之中。
其二,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研学本身的行为被赋予了很多更丰富的时代含义,它所对应的物理地点的跨界和迁移,代表了未来知识社会的生活方式。
03 如何打造研学目的地?
研学目的地的打造,没有固定的手段,它应该从天性、自然、美育和运动谈起,在趣味引导的实践型课题中,在兼具游玩属性、社交属性和美学属性的现代空间中,和万物建立充满爱的正向关系,顺其自然地提供“更美好的学习提案”,并将消费组织变成有意义的社会形式。
【以社会教育促进学习共同体】
如何激活社会资源,让研学成为学校、社会机构及地方产业共同合作机制之下的社会共识?
可以从日本的研学得到一些启发:经过多年的发展,研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援,为之专门成立的社会公益机构,在学校、市场、政府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社会各界提供专业的信息分享和咨询,还在资金、管理、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如同青山村在大自然保护协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万向信托、传统手工艺保护组织以及年轻设计师和村民的共同作用下,兑变成理想乡村一样。协同多方组织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在与系统化情境的互动中构建属于当地的价值观,是研学目的地构建的基石。
【以日常生活场景引入亲身实践】
抽象化的课堂教学、模块化的校园生活,使人们远离了生活的原貌。
如果说大好河山、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是研学的体验场,那么特定的情景和事件中的主体体验与多元经验则是连接社会的锚点。以真实的、贴近生活和生命的事件,让人们在与团队及社会人士的互动中,获得真实的成长体验。在自然感知、户外运动、粮食种植、民俗风情的具体情境中观察、体验、求知和探索,感知生活的原貌,在亲身实践中回归“知行合一”。
【以地方营造回馈地方品牌】
每一个地方,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地方文化。每一个基于地方文化构建的研学目的地,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如同景德镇是研究学习陶瓷文化的目的地,重庆是研究火锅文化的目的地……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宝藏,在特定地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长期作用下,显现出生产方式、风情民俗及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沉淀。
研学在传承地方文化、培养人们的地方认同感与地方集体记忆的同时,也因为迷人和自我表达的场景,提供了经济成功的非经济基础,成为地方文化品牌。
04 打造我们的研学目的地
研学目的地,旨在构建“没有预设的答案,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边界的教育”,在感知、连接、解决、创造中,触发人们的禀赋,在碰撞、融合、生长中,构建出地方的美学意义,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变革。
宁海数字诗路馆:唐诗之路上的游学驿站
唐诗之路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中华文化古道。1300年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多位唐朝诗人,从钱塘江出发,经绍兴、镜湖、天姥,最后抵达天台山。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这条汇聚天然名胜的自然遗产线路,融合了儒学、佛道、诗歌、书法、茶道、戏曲、陶艺、民俗、方言、神话传说等文化宝藏。
宁海前童古镇,位于“唐诗之路”入海地。我们与新华智云联手,以数字文化和沉浸式的空间演绎,还原小镇的屋脊、海棠石窗、门户巷道、竹艺文化及唐诗里的场景,在这个至今仍保存着1300多间古民居建筑的小镇,与诗人一起,重游唐诗之路。
洱海自然探索乐园:娱乐与教育的交轨
在苍山之下、洱海之滨,有一条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由于旅游资源的过渡开发,这里已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在2020年受到大理市政府的邀请,他们希望能够在大理的生态廊道,建设一个关于生态多样性教育的项目。于是我们开启了与大理市政府的合作,在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入口,设计营造了洱海自然科普乐园。
苍山洱海之间,以水为带,相互牵连,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洱海水经蒸发变苍山云,苍山云随雨落入十八溪,十八溪汇入洱海水。乐园以“苍山洱海水循坏”为主题,将苍山洱海生物多样性融入无动力游玩乐趣之中,移默化间启发孩子们探索科普知识。
自2021年建成以来,这座“自然科普乐园”不仅和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也被当地人们所喜爱。该项目成功证实了:儿童乐园可以与地方特征、生态教育、艺术文化等有机结合,成为集美术馆、自然博物馆和科普馆为一体的城市基础设施。
澥小白自然学校:以一座乡村为学校
如何以研学为载体,带动乡村产业,在具体的地方资源下发展出充满愉悦体验的空间?
在宁波澥浦镇,我们将当地150亩的农田和2000方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改造成一所自然学校,将有着1200年历史的古老渔镇和全国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郑氏十七房”纳入无边界的学习社区。
孩子们在农业营地、植物苗圃、室内大鹏、有机餐厅、演示厨房、自然集市……体验农耕生活,在以乡野田园为背景的探索与研究中,激发好奇心,透过自然教育与健康教育,重新发现最自然的学习方式。结合乡村自然禀赋的一系列课程和公益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访客。
这样一所面向公民的全年学习中心,重新连接乡村、人文、自然与生产,为乡村振兴探索不一样的路径。
梧桐湖后湖花海湿地:从研学到新区活力
如何在田园野趣中融入农耕研学的内容,让城市郊区的生态资源及地方文化成为都市人向往的“桃花源”?
梧桐湖后湖湿地位于武汉、鄂州、黄冈交界,距离都市生活圈1.5小时车程,拥有得天独厚的湿地景观及资源,和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我们从地缘文化和内容出发,以自然生态和农耕研学为载体,在城市外围构建休闲度假研学目的地。
森林课堂、湿地保育、荷塘营地等10 大自然田园主题区串联起农场主的一天。观光游览、亲子科普、研学体验、休闲度假、农产品交易……具有本土特色的全产业链构建丰富日常。在荷塘挖藕,在田间赛跑,看牛羊吃草,观稻穗生长,在自然野趣中了解农耕文化。
从种子到餐桌,从楚辞源头到《离骚》中的植物,从化石型湖泊到候鸟迁徙线路,从物种基因库到市民共建的湿地座椅计划,在实践中探索人与自然共生的秘密。
当地方文化、艺术美学和生活内容被融入郊野的生活体验中,地方经济得以蓬勃生长。
结语
研学是什么?研学是在真实的知识场景中,将课堂内所学运用到广阔的世界,同时现实环境与项目的复杂性反过来培育人们跨学科和整合性的综合实践能力。
舒适物理空间与美好生活需求的精准匹配,特定交往模式及有趣的文化场景,激发出目的地迷人的氛围,并发展出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这些一一构建了研学目的地经济成功的非经济基础。
从象牙塔到广义的知识场景,在探索、邂逅、成长和参与这个世界的强烈需求之下,【研学性】作为目的地的重要属性,改变和升级了土地的定向吸引力,构建了人与土地的新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