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博物学视角看华北园林设计的物种选择
2022年11月10日下午,《景观设计师职业素养与事业开拓》系列讲座第九期,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新楼一层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期邀请北京大学地质学本科,哲学硕士和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的刘华杰老师,为大家带来“博物学视角看华北园林设计的物种选择”主题讲座。
主讲嘉宾介绍
刘华杰
北京大学地质学本科,哲学硕士和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研究领域为博物学史、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传播学、科学知识社会学。近年来致力于博物学的复兴和博物学编史纲领下的科学史研究,主持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博物学文化丛书的编著工作,在博物学领域著有多部著作。博物类作品有《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博物人生》《天涯芳草》《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青山草木》《勐海植物记》《崇礼博物散记》等。
讲座内容回顾
从“园博园”说起
刘教授自以“外行人”谓开头,于是便可以畅所欲言。又从热衷于修建园博园这一事起论,与我们探讨了其中受益者如何、大兴土木却浪费成风。人们不断地将各省有名的园林按照不同的比例复制到不同的地方,似乎很受群众喜爱,却很多时候听不见批评的声音。
因此刘教授抛出尖锐一问:园博园,究竟是“肆无忌惮造园还是造假?”
从“园博园”说起
通过列举出这种蔚然成风建设背后的问题,刘教授强调一个风景与某处的土地是紧密联系的,割裂、复制的景观,不仅消磨游客的观赏热情,也会导致园林荒废、土地浪费、降低审美、破坏当地物种等后果。刘老师自谦道,虽然可能言有偏颇,但其中必然说中了几点、也必须有人要说出来。
随后,又从睡菜在北京所走向的灭绝展开,在博物学家的视角看来,这就是本土性在当地环境的整治之中,悄然消失的象征性一步。
观念革新:变焦与分形几何
在这个章节中,刘教授提出,园林设计的观念上需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即变焦与分形几何。
1)变焦:
在多个尺度上考虑行为的后果,在不同的焦距去思考历史、现实与对错好坏。在这种思维中,我们需要避免急功近利。正如利奥波德提出的,“像山那样思考”在山-狼-鹿-猎人的例子中,教授指出,山的寿命很长,于是更能够思考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由此告诫我们,做方案不应该仅仅思考交付以后如何,而是涵盖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后的模样,从大尺度的角度去权衡设计。景观的思考最重要的,就是要返自然。
景观设计的观念革新
2)分形几何学:
教授叙述,设计领域和美学领域曾经推崇简单与对称,后面又推崇复杂之美,因为现实是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也是复杂的,复杂性便是我们与生物多样性的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自相似性,也是东方园林的特点。
刘教授抛出问题引发大家思考,出现这种变革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矛盾加剧,于是生物多样性标准成为了一个硬标准。在这种标准下,我们需要对于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了解:
①本地原有物种不能随意破坏,给予足够的尊重与了解
②外地物种慎重引进
鉴赏生物多样性之美需要不断学习,并不是种类纷繁多样就叫做好的生物多样性,要避免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却造成了生态破坏的结果。
刘教授还与我们分享了快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方法:读教科书、读专家专著、及报告,以及人类学与博物学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了解一个地区的动物与昆虫、细菌、植物、宏观生态等。在设计中,快速了解基本的生物多样性,是为了避免犯严重错误。
刘教授推荐的书籍名,将自己与设计地联系在一起,想象许多年以后的生活。
鼓励清单:华北宜栽种的植物
刘教授提出,除了符合生物多样性、寿命长、耐候以及经济等提及的原则,还特别考虑到,列出的都是现在园林中尚未被保护与重视的植物,并借此机会向外推介这些曾经被忽视的植物种类。
华北宜栽种的植物
插曲
为何要尽量用本土植物?
通过几个疑问的开头,刘教授讲述了本土植物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且特别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北京和燕园的老师喜爱的如青檀、杜梨、黑弹树等特色植物和环环相扣的小生态系统,从与众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态本身。
为何要尽量使用本土植物以及其中有趣的生态系统
排除清单:华北植树禁忌与矛盾
刘教授指出排除清单更为重要,很多有禁忌的树种在设计中被大量使用,不适合的植物用得越多将会导致问题越大。首先要慎重使用外国树种和中国南方树种,不同地方植树造园的树种选择差别极大。其次不能使用树桩、受伤的树苗,北方由于气候原因,树桩即使存活也会千疮百孔,受伤的小树苗也难以复原。
不适合华北的树苗
刘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批需要在北方慎重使用的树种清单。从国外引进大量使用的火炬树需要慎重使用,目前东北华北火炬树使用很多,已经有入侵的现象且无法展现中国风貌。洋白蜡、欧洲梣、银叶槭、加杨、悬铃木等外来树种也需要减少使用。很多常见的绿化用树诸如银杏,国槐,洋槐,玉兰,加杨,青梣,悬铃木,日本樱花,银白槭,梣叶槭(复叶槭)等也不适宜在北方种植太多。部分园林景观为了追求特色,采用科技培养出的金叶榆、金叶连翘、红叶杨树,而不是原本色彩的树种,植物之所以是绿色的是为了进行光合作用,使用园艺培育出的色叶树种是反自然的行为,应当谨慎使用。
我们应该使用的是本土树种。北方植树不同于南方植树,不宜使用大树、老树(一般不超过4年),需要健康的小苗。现在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买不到苗,只能去到自然地中去挖取。北方的苗圃供应链存在缺陷,没有南方成熟,除松柏类,很多推荐的优秀本土树种都无处可买。为了长远的发展,建议有远见的大公司建设自己的苗木繁育基地,形成本地物种种苗供应链。刘教授还表示自己可以作为顾问提供建议。
北大的校园景观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物种并没有特别多,但是生物多样性很好,植物都是本土的自然生长的,有足够的的野性。景观设计应该在自然的基础上适当地设计。
生态修复与时尚乱象
刘教授指出生态修复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热门词汇,但有些设计单位只是用生态修复作为借口拿到项目,导致了很多问题。生态修复和恢复的区别在于,修复的主体是人,而恢复的主体是自然,应该更加强调恢复,相信大自然自我恢复的能力,以大自然为主体,以人之作为为中心。刘教授认为生态岂是几个人短期内可修复的,破坏与恢复是不对称的,破坏不是一朝一夕,恢复也不是立竿见影。
当下的“修复”项目存在很多问题。项目考虑的时间尺度短,外表好看了,但生物多样性却降低了,人为的整治反而为入侵物种扩散开辟生存空间。刘教授指出紫茎泽兰在南方扩散很厉害,自然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是很难入侵的,但人为修建的道路两边很快就会长出紫茎泽兰。北京门头沟区主要有豚草、三裂叶豚草的入侵,北京昌平区的印加孔雀草最近十年快速入侵,还有入侵张家口的黄花刺茄、入侵北京延庆区的刺果瓜。
人为的整治为入侵物种扩散开辟生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做园林设计工作的人需要遵从职业伦理,不要过高地估计人的规划、算计。园林设计最终要融入大自然,人工景观是自然大系统的一个小小的子系统。兼容、顺应自然才是正途。人造系统也无法全面仿真大自然的运行,生物圈2号的失败就是一个明证。作为一个普通物种,人类必须谦虚。很多植物学家扬言要迁地保护85%的野生植物物种,这是一种欺诈行为,不必要也不可行,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国家公园体系,大部分动植物可以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可以作为辅助。许多人工林、大型生态修复工程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二次破坏,是一种假生态工程。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我们需要虚心努力,不断地锻炼提升生态审美能力,相信可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达到目标。
小结
刘教授指出自己是作为一个园林设计专业的外行对一些做法提出了批评建议。景观设计的观念应该转变到依靠自然、回归自然,可以从仿生和分形几何学的角度进行考虑,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园林植物选择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有条件的园林公司、研究单位若想长期耕耘,需要建立自己的本土植物苗圃。鼓励同学们做一个负责的设计师,有变焦的思维,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兼容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我们的审美,做到短期与大尺度的平衡。最后刘教授还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相关的延伸读物。
延伸阅读
李迪华老师总结
这是一场非常难得的听到真话的讲座,刘老师的声音对我们的行业非常重要。过去园林行业做的很多事情正是因为在业内听不到批评的声音,才导致专业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低,因为没有真正把事情做好,把资金花在了不恰当的地方,我们需要改变这个状况。不好的“园博园”设计拉低了人的审美水平,导致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环境的丑、环境的危险、环境的不舒适。如果我们的审美感觉不改变我们的行业就没有希望,我们必须一起来做出改变。
与风景园林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专业,一个是博物学,一个是文化人类学。我们完成的京杭大运河的书就是用类似博物学的方法客观地记录下来,而不用去分析,这也是国外景观教育的方式。认识植物没有捷径,只能通过反反复复的方式去认识,认识得越多就会越来越容易,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从熟悉的植物开始认识。从刘老师的讲座中我们可以获得博物学的方法思维,带给我们关于审美、认识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启迪。
讲座现场照片
同学心得体会
博物学的几点精神
以刘教授的讲座和问答为契机,初探了博物学的几点值得学习的精神。
其一,以兴趣使然为伊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追名逐利,短期见效的事情,非研究之要义。但需要聚焦,而非泛泛而学。
其二,以持之以恒为要以。“每周只认识一种植物”看似简单的要求背后,是耐得住寂寞的自律,是日拱一卒的恒心,任何事做一千小时,必然你就是专家。
其三,以敢讲真话为标准。面对国内外兴起的“园博园”,移栽不种苗的乱象,忽视本土植物的现象等等,都是源于日常的思考和敢讲真话的态度。不论是否是专家,所见所感所言是真实的,那就是必要的。客观视角的介入往往给与当局者以极大的震撼,如简·雅各布斯等不都是如此。
——李同学
“生态”不等同于“绿色”
近年来,尽管“生态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这个宏大的概念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被真正落实,人们常常以“生态”之名,行破坏“生态”之事。
当“生态”被粗暴地等同于“绿色”,首先被抹杀的是植物的多样性。在很多耗资巨大的工程里,人们大兴土木恢复的绿色,可能只是一片绿色的荒漠,因为单一的、均质化的绿,是没有生物多样性的绿。
当“生态”被粗暴地等同于“绿色”,其次被抹杀的是植物的乡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只有长期在当地的环境中进化、适应、繁衍的“绿”,才是健康的“绿”。
理想背后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现实“顽疾”,想要做到真“生态”,不仅需要设计师的努力,也需要相关产业的革新、管理理念的转变、民众观念的转变等等,在大环境需要缓慢转变的当下,我们如何立刻做出相应切实有效的行动呢?或许只能从点滴做起,从关心和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绿色”就不再是单一的绿,而是丰富多彩的“绿”了。
——高同学
课程介绍
《景观设计师职业素养与事业开拓》
为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的职业伦理与职业人生教育课程。通过邀请行业前沿优秀实践者讲述在真实生活世界的事业发展、职业故事,分享专业人生经验,结合与师生的深度研讨,帮助同学们理解社会需求、清晰职业发展路径,笃定用设计服务国土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建成环境改善与民生福祉提升,推进低碳社会建设和践行生态治理的专业信心与职业责任。
图:刘华杰老师讲座资料、编辑自摄
文/版:钱莹莹 卢思贤
审核:韩静怡 叶艳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