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专访思朴设计菁英设计大师李鸿

思朴设计 2020-05-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人以群聚志,道以合成就” 思朴设计菁英设计大师——李鸿,分享创新实践及新锐观点。

思朴设计(SPD)创建之初,就汇聚了一批才华横溢、专注设计、成果斐然的行业菁英,具有国际、国内实战经验的他(她)们正在成为活跃在当今设计生态圈的设计大师。他(她)们见解独到,专攻术业,于无声处绽放思想的睿智和人文的光辉。疫情仲夏,作为思朴的专业实践领导人和行业中流砥柱,拨冗对外分享新锐观点和创新实践。

介绍-景观中国.jpg

李鸿工作场景.jpg


标题-景观中国1.jpg


我认为相比具体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分享以下三点吧:

第一点历史观,从不同的时间维度看城市的演变,目前的城市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切片,不同时代的城市都面对不同的城市议题,历史观帮我们思考它为何是这样及未来可能怎样。

第二点全局观,从不同的尺度看城市间的联系,从社区、城市群到这个星球,所有事物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虽然我们项目通常只是这个系统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片段,但全局观能让我们尽量辨识那些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第三点是独立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待城市,城市不光是技术与工程还有价值认知与选择,城市是不同群体博弈的结果,尽量独立的思考,从不同的立场会看到城市更多的可能性。

标题-景观中国2.jpg

本书更多关注城市设计的方法论,面对不断变化的城市,他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比较、观察、度量、转型、定义、模拟及解释,利用这些方法来理解城市及其元素(比如街道、步行空间、建筑街块、城市界面、滨水空间和城市中心)并通过设计这些城市元素来改变城市。关于城市的改变他倡导以循序的城市转型方式来代替迅速的更新方式,这样可以将城市新的功能整合到城市结构中并让城市得以延续。

这本书我很喜欢的一部分是第一章收录绘制的城市地图,这些地图以相同的尺度绘制了40多个城市的形态,包括自然空间、街道肌理、历史区域,每个城市都很独特且迷人。


Book.jpg


标题-景观中国3.jpg


新的形势会带来新的议题,比如可持续议题、高质量发展议题、环境危机与城市韧性议题、老龄化议题、新科技新技术议题、公共卫生及危机应对议题等,都为这些学科注入新的内涵与任务,让城市的重点从关注计划转向关注战略,从关注功能布局转向关注区域协同,从关注建设用地到关注生态环境,从关注开发规模到关注开发品质,从关注愿景与结果到关注过程与管控…...城市设计与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也随着政策法规体系的变动在不断调整,相信这些变化和调整还会继续,但无论从事哪个专业或哪个环节,我认为都不应被专业的界限所缚,而应直面以上共同的议题,通过各自专业认知与技能来应对这些已产生的或将产生的机遇与挑战,从而让星球更健康、城市更活力、人们更幸福。


标题-景观中国4.jpg

以往的城市建设通常多关注功能与工程,比如道路怎么修、河堤能不能满足防洪要求、楼能建多高、开发量有多少、树够不够多,夜晚够不够亮等,而比较少关注人的体验,比如走在街上是否感到愉悦,河边的美景是否能启发灵感与思考,建筑的角落是否具有不期而遇的精彩,城市的夜晚是否蕴含故事与期待…这些和情感表达与体验相关的问题很难通过技术工程来解决,但却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相信城市艺术有助于改善这种状态,通过塑造场所、营造氛围来塑造情景,以艺术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未曾关注的领域,通过采用具有感性的文化、艺术和科技交互手段作为空间再生的催化剂,激活城市公共空间,令人可以一边思考一边沿着河岸散步而不用担心机动车的干扰,可以路过街角时眼前一亮,可以在广场坐下来时发现又多了有趣的路演者…...艺术都市关注创造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新的共生关系,旨在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对城市效能、城市魅力和宜居幸福指数的提升,通过设计来彰显每个城市独特的品格并为每天的城市生活注入新的体验和价值。

标题-景观中国5.jpg

谈两个例子,台湖演艺小镇雄安艺术城市家具设计,分别从总体城市设计和城市家具设计来探索艺术都市的设计实践。

台湖是北京副中心南边规划的以演艺为特色的小镇,临近环球影城,掩映在北京二道绿带的树林中,北侧是萧太后河,台湖名称的由来也是因为历史上这里湖面开阔、芦苇丛生,连辽圣宗耶律隆绪也曾被这里的美景所折服。我们在做台湖小镇城市设计时没有先去考虑规划用地交通之类的问题,而是首先构想它应是什么样的风貌?当引入各类演艺项目后它会具备何种吸引力,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这些人会期待什么样的体验…,我们提出了“台营里坊”、“湖映林簇”、“艺筑画境”、“旅兴居悦”这四个空间设计纲领,希望小镇可以和自然相互交融,并且这里聚集了各式各样的演出活动,从剧场里的到街头广场到水边林中,可以随时停下来,这里有各种形式的演艺,观众和演员可以处于开放的互动中,除此这里还有从事演艺创作和工作的人,有来此接受培训的演艺爱好者,也有来此消磨时光的市民,他们彼此激发灵感、共同演绎生活中的戏剧。在此情景下我们再去研究小镇的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功能业态、流线组织与社区环境。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作(AUD)艺术引领城市设计,就是希望先从体验和情景出发,再决定采取何种城市设计技术手段


台湖-1.jpg


台湖-3.jpg

小剧场


台湖-2.jpg


艺术之路设计框架


雄安城市家具设计也是我们一个实验性项目,我们并没有把家具仅仅当成产品去设计,而是将它看作城市人文活动的载体和触媒。人和城市最直接的接触就是通过城市家具,各种公共活动包括聊天休憩、通勤驻足、互动交往、儿童游戏、聚会表演都是通过城市家具展开,我们设计城市家具的出发点是创造人与人、人与和场所之间的链接、互动和融合,进而塑造公共空间的活力,彰显雄安形象的品格。为此我们提出了从艺术策划、整体规划、行为场景、产品系统、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城市家具全生命周期设计。我们针对雄安的城市、景区、郊野等不同区域提出十大典型的场景,然后将各类家具统一放置在场景中考虑它们彼此间的关系,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与不同人群的关系及能够触发的各种未来生活方式,虽然我们无法描绘出雄安这个千年城市未来的准确风貌,但我们设想它一定是吸引人,能留住人、培育人的,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这也是艺术都市设计的宗旨。


雄安-1.jpg

社区街巷 儿童友好的游憩走廊


雄安-2.jpg

人文站台 流动的文化景框


雄安-3.jpg

运动休闲 智能交互的健康天地

标题-景观中国6.jpg

如同大部分行业一样,城市设计也会收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新的科学技术不仅在改变城市本身的同时也会改变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大部分设计师以往的工作,新的科学认知会让城市设计面临完全不同的图景。不过对于城市和公共生活来说,价值认知与艺术认知也同样重要,因为城市设计关注人的体验、理想、习俗、感受与记忆,人们虽各自独立却又依附于城市的人文与传统。艺术认知将城市设计带入到精神的层面,城市设计不仅仅是设计空间形式,其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创造城市日常的体验,人们在体验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城市生活需要通过艺术来作为表达形式,因此关注价值与艺术将会是未来城市设计的重点。

标题-景观中国8.jpg

首先是技术创新。需要直面新的技术与需求,主动探索参数化设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为此思朴成立了参数化小组,针对城市设计开发新的设计原型、探索新的技术和工作方法。

其次,创新需从不同领域汲取营养,并协同创新。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与设计任务,城市设计不仅需保持和传统的建筑、生态、交通、经济等专业的协作,也需寻求和艺术家、企业家、社会学家、软件工程师的协作。

第三,城市设计创新应与城市公共产品相结合。未来的城市中的公共产品也许会更广泛,从市政设施、公共景观、城市家具到活动节庆。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公共产品的种类与质量,进而提升城市生活的体验与品质。

标题-景观中国9.jpg

我看到现在国内比较多的是模仿境外公司的画图风格和设计手法,当然这对新人是有帮助,但我想分享的是这些国际公司的竞争力来自于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世界前沿议题的关注,并愿意为此投入研发力量以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EDAW在90年代就采用DEEP(设计-环境-经济-规划)这种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方式,SOM虽然是建筑为主的公司,但也一直与规划、景观、交通等专业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并且在可持续设计、智能化技术、新型工艺材料方面有很多创新,在SOM是个学习型的团队,组员们每周都会分享各自在特定领域的新收获和新想法。现在在思朴我们也在致力于做类似的事情,我们有不同的兴趣团队,除了做项目外还关注着不同的主题,如城市的消极空间、参数化设计技术、创新的艺术化表达等,在项目中我们也尽量尝试一些不同以往的做法。我认为在面对未来新的议题时国内外的设计师基本是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的,那些对新议题始终保持敏感、能不断学习创新、将新的认知和技术整合进自己知识领域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方能获得未来的竞争力。


自己采访自己.jpg

了解更多思朴设计,请登录公司官网 www.spd.com.cn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