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乡村振兴案例,读懂乡土与艺术的碰撞 | 土人学社
随着乡村振兴落地实施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在了高质量案例之上。发掘中国乡村之美,激发其经济活力,需要更多的创新设计理念。乡村设计师可以在乡村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整体风貌营造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是美学的、素朴的、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综合艺术和综合艺术的沉淀,需要有设计师的力量去发掘和重塑。
一、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江南村落,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与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决定外迁居民,并在老村落的南侧进行回迁安置。设计试图从类型学的思考角度抽象共性特点,还原空间原型,尝试以较少的基本单元通过组织规则实现多样性的聚落形态,形成带有公共院落的规模组团,与传统行列式布局相比,在土地节约性、庭院空间的层次性和私密性上都有显著提升。
二、安吉山川乡村记忆馆
地块位于安吉山川乡船村主干道边,紧邻溪水,建筑原始状态很差,屋面瓦、墙体基本报废,只有几根红砖柱和木屋架尚能加固使用。设计师在大空间中尽量多的设置天窗,使风景最大化的映入室内,也尽可能减少对周边民宅的干扰。施工中大量使用就地取材的乡土材料,门窗由村里的老工匠制作。
三、莫干山大乐之野庾村民宿
民宿位于浙江莫干山镇庾村国营时期蚕种厂的西侧,旧有的建筑散落在场地上,有些已破旧坍塌,树木填充了村落肌理的剩余空间。设计采取风景内化的策略,不仅是建立对于不利外部的防御性,反之也让被渗透的内部成为景观中一部分。同时民宿也为小镇提供了可共享的公共空间造就了公共区与民宿之间特殊的流线关系,和多样的游走体验。
四、木兰围场
自古以来的建筑形象功能就与符号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案建造场所是一片大草原,如何的建筑才能不违和的融入场所呢?我们试图从蒙古包中寻求灵感,其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却是草原的图腾。我们以传统的蒙古包为母题,从平面,立面到装饰纹样,向传统精神致敬。
五、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项目将动态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景观体验来设计,使埋没于偏远贫困地区达数十年之久的城头山遗址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保护了古城遗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而且还将其发展成为了具有旅游休闲价值的参观和体验区。作品展示了景观设计是如何将一个湮没无闻的考古遗址转变为一个能给当地发展带来效益的集教育性、娱乐性、生产性及经济性于一体的文化游览区。
六、乙未园环境教育主题儿童乐园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尾料、废料,以及拆除卸的旧物,大量堆积于场地中。设计师决定用这些来“拼凑”儿童乐园,空间上满足乡村儿童活动的需求,材料和施工则注重低成本、低技术建设,更深远的意义则是我们对于儿童环境教育的考虑。
七、山东凤凰措再生营造
凤凰措是一场空心村再生实践,整体定位为乡村艺术区,包括民宿酒店和艺术家工作室,设有林中美术馆、水上剧场、山顶教堂、山畔禅苑、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空间,以及茶室、咖啡厅、餐厅、儿童公社等休闲空间,并保留一个区域打造为老房子博物馆。
八、西溪南村望山生活
西溪南村这个号称徽州文化最为丰富的古村落,几年前已经凋蔽不堪,大量古民居坍塌弃用。“望山生活”与西溪南镇政府及乡民,通过合约的方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共同管理遗产村落的机制审查村级规划,在修补旧建筑的基础上发展民宿、开办文化创意活动等,并用“拼贴”方式,规划新乡村民居和服务设施,从而保护并激活乡村文化遗产。
静谧而又美丽的枫杨林
西溪南古称丰溪、丰南,形成于唐,历经宋元,鼎盛于明清,西溪南古村落保存较完好,村中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屋阁、 绿绕亭,以及大量的明清古建筑,“丰溪八景”、“溪南十园”等遗迹依稀可见。
(▲祝枝山提诗 石涛作画 《西溪南八景图》)
西溪南古村以丰乐河水利遗产廊道为纽带,西溪南原生态湿地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的原生态湿地,绵延4公里长,大片枫杨林与丰乐河形成完美和谐的湿地生态系统,使西溪南成为山区少有的“水乡人家”。
徽州自古重视农田水利,开挖水塘,兴修堨坝,汲水以灌。“堨”,作为一种古老的水利设施,潴水以流,疏而导之,重在利用。
西溪南村今日尚存5座千年古堨。其中雷堨引河水入村,两岸植被完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兼顾灌溉和村民用水。丰乐河自西溪南村北边流过,通过丰乐河可以链接练江,经歙县的浦口而入新安江,使得丰乐河成为古代西溪南的交通枢纽。
村落水系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丰富村落空间景观,改善村落生态环境。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
拥有独特水利资源与水系规划的古村
11月即将迎来一位外籍学者——
Joseph P.McDermott(周绍明)
早年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汉学
曾任教于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英国剑桥大学
现为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院士
(别看他是位外籍教师,据可靠消息,他的中文会话和书写都非常好噢!)
主要从事中国史、宋明间社会经济史、中国古代书籍史和藏书史以及徽学的研究,擅长打破边界,从社会史、经济史的角度从事研究工作,是《剑桥中国史》宋代经济一章的作者之一。
著作主要有:《东亚的艺术与权力》、《中国国家与宫廷礼权》、《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华南地区新的乡村秩序的建立》、《东亚的书籍世界》等。
他将带领新一期土人学社工作坊:
“湿地生态与水文化”
2019年11月1日-11月3日
点击图片获取更多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依旧会延续上一期的强大导师阵容!
「安徽省水利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
——史志刚
「北京土人设计六分院院长;
高级建筑师」
——吴晓丹
擅长领域: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生态景观规划
「土人学社学术总监;
高级景观设计师;
LEED AP (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景观建筑学硕士」
——熊 瑛
擅长领域:生态景观规划,绿色基础设计规划
「北京望山投资有限公司黄山项目部经理」
——鲍新兵
共 同 带 你
一起,揭开一个千年古村的神秘面纱!
一起,探究中国水利文化遗产廊道
一起,考察湿地生态与村落文化风貌
一起,探讨水利设施与聚落开放空间
一起,研究基础设计与景观之间的动态互动
开启一次次暴走考察!
一次次思维碰撞!
一次次头脑风暴!
一次次恣意狂欢!
2019年| 11月01日-11月03日
土人学社 @安徽黄山西溪南
基于古村落问题衍生的
“湿地生态与水文化”工作坊
将带你体验全新的
沉浸式学习
课程全面升级!
-研究-启发-激发-创新-
本次工作坊以研究导向式教学为出发点,重在启发设计思维,提升问题的洞察力及判断力;通过沉浸式实战环境,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设计思维的逻辑性、缜密性和批判性,从而激发创新性思维力及解决方案。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收获不同的体验
收获专业技能、更新设计思维
还能收获珍贵的革命友谊!
还等什么?!
让我们与导师嘉宾们一起相约
开启一次别样的研究工作坊吧!
欢迎识别二维码
添加工作人员微信报名咨询
附:课程安排
▲以实际安排为准,陆续更新中…
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报名吧~
优惠名额即将截止~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