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建筑师西扎擅长“在平静里蕴藏力量”
4 月 8 日,由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它集合了典型的“西扎式”的建筑语汇:简洁、纯粹、流畅的线条、几何元素的巧妙组合。建筑整体呈三角形的几何布局,在契合了学校原有的狭长地带的同时,也使建筑本身具有一种张力。
外墙的主色及材料为安哥拉红砂岩辅以法国果黄砂岩,虽然这种比较鲜亮的颜色选择在西扎的过往建筑中不太常见,但在这一次的空间语境中,它和周围的草坪、绿树和被建筑切割的湛蓝天空形成了呼应。在展馆顶部和侧面,还设有开阔的玻璃窗,将自然光线和馆外的景色引入内部空间。
在建筑内部,西扎仍是采用了钟爱的白色,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干净、开阔。复杂的几何结构、配合明快利落的线条营造出流畅而富有变化的空间形态,它们分别对应博物馆内不同功能的区域:除固定和临时展厅外,还包括儿童、青少年工作坊、文献中心、咖啡馆、屋顶花园和设计书店等。
这种对线条的熟练运用,也曾被普利兹克奖称为“每一条线条和曲线都有其技巧和可靠性所在。”
西扎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这一合作始于 6 年前。它的构想源于“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从德国落户中国美院,而后,“以‘迁徙的包豪斯’起步,系统地策划、推出研究性的近现代设计作品展览”的诉求正式推动了博物馆的建造。西扎被认为是担任设计的合适人选。
现年 85 岁的阿尔瓦罗·西扎( Álvaro Siza)不是一个热衷于活跃在主流舞台的人物。只有回到故土波尔图,这位建筑师才会显得格外轻松。你可以在街边的咖啡店里看到他画着草图的身影——一盒香烟总是放在触手可及之处。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西扎曾表示说:“对我而言,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要非常迅速地做完所有事情。虽然有些人觉得,电脑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完成工作,但它不能代替我们思考。沉静下来思考需要的时间,这从未改变。”
这种“不合时宜”的节奏完全体现在西扎的建筑叙事中。
2008 年, Iberê Camargo 基金会博物馆在巴西建造完成。从很多方面来看,这对西扎而言都是一个足够理想的项目。这片土地和西扎有着强烈的情感维系:巴西不仅是西扎父亲的出生地,它早期对现代主义的拥抱和那股享乐主义的气息一直吸引着西扎。这和葡萄牙的感觉很相像,但更加自由。
西扎将这份自由、散漫的感受融入到建筑的内外结构中来。和他以往的建筑方式一样,博物馆的建筑叙事经过严格的测量和校准,参观者的视野会随之慢慢地发生转变:沿着狭窄的小道走向入口,你的视线可以捕捉到低矮、蜿蜒的屋檐线,它的连贯性会被一个小型的凹陷中庭打断,直到你接着往前走;从室内延伸而出的走道脱离了建筑主体,如同手臂一般穿过建筑的表面,来到在入口处的庭院时,会感觉它们仿佛在拥抱着你;渐渐深入到建筑内部,长指状的通道围绕着中庭、连接起各个楼层的展览空间。
这种设计也被西扎视为是“一种拉长时间的方式”,使参观者能够放慢脚步,回味刚才体验的感受。开窗被设在建筑侧面和这些“手臂”上,为漫步在走道上的参观者们引入不同角度的风景和光源——直到游览结束时,建筑的样貌才真正展开。
“我是应该接受更多我们所处的时代提供给我的东西吗?但我并不认为,这会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提供一个很好的答案。”这是来自西扎的质疑。
于是,他用自己的建筑提出了一条更加温和的、替代式的路径。这种缓慢、优雅的建筑理念,也是他对全球消费主义冷酷、急速的步伐的一种回应。
1954 年,还在波尔图建筑学院(University of Porto School of Architecture)就读的西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建筑作品: four houses in Matosinhos ,它位于西扎出生的小镇:位于波尔图南部的马托西纽什( Matosinhos )。也是在同年,他在波尔图创办了个人的建筑工作室。迄今为止,西扎的建筑项目遍布酒店、学校、工厂、教堂、博物馆、住宅楼等领域。它们主要集中在他的家乡葡萄牙,也涉及欧洲和亚洲等地。
1992 年,西扎成为第 14 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颁奖词称“西扎的建筑表现出多方面因素的尊重:比如对葡萄牙本土传统的尊重——这些建筑有着看上去陈旧的、为时间磨损的材料和形状;以及对当地环境和原有建筑的尊重。”
这一风格受到葡萄牙现代主义建筑师费尔南多·塔沃拉( Fernando Távora )的影响。 1955 年到 1958 年间,曾经是塔沃拉学生的西扎成为了他的公事伙伴。塔沃拉的建筑实践深入了西扎对葡萄牙建筑传统的理解,也使他认识到,只有立足于“当下”的创造性工作才具有意义——这说的是因时、因地考虑建筑的生成。
依托于熟悉、亲切的背景的项目成为了西扎早期的试验场。马托西纽什是一座典型的葡萄牙小镇,它北临大西洋,沿岸遍布经海浪冲刷的岩石。如何让新建筑融入到当地的景观中,这是刚踏入建筑界的西扎就在思考的问题。
Boa Nova 茶楼是塔沃拉在 1956 年葡萄牙市议会举办的方案竞赛中赢下的项目,在选择马托西纽什海岸边的峭壁作为建筑的所在地后,塔沃拉就将其转手给了西扎。
在对所在地的天气和潮汐、现有植物和岩石分布状况、以及建筑本身和后方城市、街道的关系等进行分析之后,西扎才开始设计建筑的布局。他先是控制了茶室的总高度,以避免和附近的小教堂产生冲突,也可以和海平面产生连接。位于建筑西面的餐厅和南面的房间建于海边的岩石之上,他们由两层高的中庭和楼梯连接起来。茶室和餐厅这两个主要区域围绕海湾缓缓打开,形成了蝴蝶状的平面;茶室在外露的混泥土基层上设有大面积的窗户,而餐厅则完全采用玻璃墙壁,通往室外的高地。
为了和大海、岩石的色调相协调, Boa Nova 茶楼将白灰色作为外墙的主色,屋顶则使用了覆盖着罗马赤陶瓦的混凝木板。
西扎还做了一处很巧妙的设计:两个房间的窗框都可以下滑到地面下方,这时候,突出的屋檐就和天花板相连了。在夏天,你可以直接从餐厅走向海洋,建筑就好像消失不见了。
2004 年,西扎对 Boa Nova 茶楼进行了一次重新翻修,它自此成为了由 Rui Paula 担任主厨的饭店,但仍保留了原始的建筑特色。
1966 年竣工的 Leça 海边浴场直到半个世纪后,仍是一处热门的度假胜地。和 Boa Nova 茶楼的选址相似,它坐落在大西洋和沿海岸线的通道之间。西扎依旧将混凝土作为建筑的材料和颜色,它表达了一种对岩石遍布的自然海岸线的尊重之意。这一海边浴场的综合设施包括了更衣室、咖啡馆和两个游泳池——它们分别是为儿童和成人而设计的。这两个泳池直伸向海洋,特别是距离海洋更近的成人游泳池,它由低混凝土墙围绕而成,天然岩石沿着边缘散布。从几乎所有的角度来看,它和相邻海洋的水位看起来都是持平的,仿佛与广袤的大西洋融为一体。
在踏入泳池前,游客们会沿走廊进到淋浴间和更衣室,粗粝的混凝土墙面遮挡了后方的交通和面前的海洋景观。虽然视线不可及,但大海的声音却清晰可辨。因此,道路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在建筑内部的感官体验中被充分捕获到。
后来,这种从当地语境出发的设计成为了西扎建筑生涯的典型风格。西扎的学生、也是同样作为建筑师的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 Eduardo Souto de Moura )将他的建筑形容为“在阳光下打着瞌睡的猫咪”,它以一种最自然的姿势出现在那里。
1974 年康乃馨革命( Revolution of the Carnations )后,葡萄牙从萨拉查数十年独裁统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之后,西扎也开始转向一些大规模的公共住宅的设计。为了应对革命结束后严重的住房危机,西扎就接手了 Serviço de Apoio Ambulatório Local ( SAAL )住房项目。在当时,波尔图的历史中心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破旧、人口密集。西扎试图在有限的空间内,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社会住房形式。他建造了两排四层楼高的复式住宅,旨在为居民提供宽敞的内部空间。小型花园排列在公共庭院的两侧,为居住环境注入了生机。
在为位于葡萄牙西南部城市埃武拉( Evora )建造的经济适用住宅 Quinta da Malagueira 时,西扎没有在城市周围的敏感景观中开发多层住宅,而是提出了“在两片由低矮的梯田式的庭院住宅组成的场地之间分配该项目”的计划。因此,建筑的布局需要适应于起伏的地势,以确保房屋分布的狭窄的、铺满鹅卵石的街道始终沿着斜坡。
这一建筑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在于,住宅区内部的水、电分配都由一个高架的管道网络所负责,这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是一次相当大胆的尝试。
这些项目开始为西扎赢得国际界的认可。之后,西扎还开始负责葡萄牙之外的社会住宅和城市发展项目:比如 80 年代,他在柏林和海牙分别进行的 Bonjour Tristesse 和 Punt en Komma 项目。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城市建筑能为人创设怎样的感受和功能?西扎的建筑为这一问题、和正在发生转变的城市面貌提供了回应。
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国际建筑界居主导地位,这种强调理性和功能性的建筑风格影响了同一时期的众多建筑师们,西扎也是其中一位。他的建筑风格常被评价为“诗意的现代主义”。
出于西扎之手的建筑往往简单通透,且将光线视为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事实上,这种越是显得简洁的设计,越是经过仔细的考察,它的生成过程很是复杂。如果想要用阴影引入渐变的效果,西扎就会在外观设计中加入悬伸的平面,这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不同侧面都可以看到;而如果要将光线引入到建筑内部,空间形态将如何被光线所形塑,这需要对整体的理解,以及反复实验。
位于法国雷恩的 新圣雅克德拉兰的教堂(The church of Saint-Jacques-de-la-Lande)是西扎事务所最新的建筑实践之一。他仅利用白色混凝土和光线,塑造了一个富有艺术和神秘感的空间。在礼拜堂的空间上方,悬浮着一个正方形的平台,它的边缘和座位区的轴线保持了平行。这一平台能够调节从天窗摄入的光线,并通过天花板和曲线形的墙壁反射至室内各处。另有两座较小的天窗分别位于圣母雕像和洗礼池的上方,将光线笔直引入到室内。
这样一来,教堂内部的光线变得相互交错、具有层次感。
虽然西扎以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著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缺席。在他的建筑中,随处可见传统和现代元素的融合。
在设计加利西亚现代艺术中心(Centro Galego de Arte Contemporánea)的花园和馆内通道时,西扎从当地古老的灌溉系统中汲取了灵感,形成“之”字型回旋的坡道和梯段。这源于一幅 18 世纪的地图,西扎从中了解到修道院空间的布局形式,这和现代艺术的历史语境建立起了联系。这也是普利兹克奖称其建筑“是对现代主义原则和美感的一种延伸”的原因。
1986 年,意大利建筑和产品设计杂志Casabell 曾这样评价西扎在建筑领域的持续性实验:“处在西扎的建筑空间中,你清楚地感受到一场真正的设计冒险的展开。西扎接受这种冒险的危险,他甚至能够把人们所担忧的濒临灭绝之物——现代建筑的英雄精神,在他的建筑中呈现出来。”
如今,他的冒险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