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在合作中设计 在设计中思索——理性创新、景观先行、关注细节

member 2006-07-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合作中设计 在设计中思索——理性创新、景观先行、关注细节

  自2002年至2004年的两年间, 在笔者任职于美国龙安公司与美国XWHO设计公司期间,先后与意大利建筑师和美国建筑师合作,分别完成了上海南阳时尚广场项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竞标、北京东方普罗旺斯别墅项目等工程。反思几个项目的设计过程,笔者作为一名一直在中国接受建筑教育的建筑师,了解了一些国外建筑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合作中获得了经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索。

随着设计的进展,我不禁常常问自己:外国建筑师与我们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不同是否与当前中国建筑落后的状况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市场,在与我们争夺市场的同时,是否也促进了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的发展与进步?
一、项目简介

1.上海南阳项目

上海南阳项目本身非常具有戏剧性。这个设计项目是美国龙安公司通过国际竞标赢得的,在竞标阶段名称为上海南阳居住小区,功能定位为高档住宅公寓,但在后期完善工程中改为南阳时尚广场,功能定位为具有城市地标性质的商业办公建筑,在竞标阶段和中标之后的深化设计阶段,由于定位的改变使得设计者对该项目的设计取向截然不同。
上海南阳项目位于黄浦区老西门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商业设施集中,归属飞速发展的上海市中心区,地理位置显要。南阳项目基地东临人民路、南至方滨西路、西以西藏南路为界、北靠会稽路,用地面积约2.2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由于竞标时项目定位为高档住宅公寓社区,设计内容包括高级住宅、高档会所以及对外商业设施,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满足高收入阶层居住的高品位居住小区。
在经过国际竞标中标之后,经过数月的时间,设计者得到的业主关于方案修改的意见却是否定了前期住宅小区的定位,而改为以商业办公为主要功能,同时,必须进一步突出其地区标志性的特征。
这一项目的外方设计师为意大利建筑师法布里奥先生(Mr Fabrizio De Leva),他在方案的初始阶段提出了三个方案(图3),其中最为醒目的为两栋高层夹着一幢球形高层建筑的造型,业主方的领导也对此一见倾心,此后的方案完善便针对这一构思展开。这看似怪异的建筑形式,在初期公司内部的方案讨论中并不被看好,然而,随着方案的逐步深化,以及从诸多建筑方案之外的因素来看(例如业主对于产品定位的改变,其深层次中包括了业主对该项目的期望值大幅提升、对于项目标志性的追求、希望与世界顶级建筑产品并列的希冀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上海南阳时尚广场包括三座办公楼,一座球形建筑和两栋具有不同弯曲度的高层塔楼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球体建筑的直径80米,16家底层商业店铺在中心拥有一个锥形的空间,由此获得充足的光线,同时起到冷热气流交换的管道功能。其他两栋建筑为高100米的弧形建筑,一个高科技的双重外墙能够与气候变化做出回应,外部遮阳板随着气候与太阳位置的变化自行调整角度,再加上一个富有中国特色图案的金属网,遮挡阳光的直射(图4)。在设计的初始定位中,这一项目应该代表着独特的外观形式和低能耗的生态设计,以代表上海光明和美好的未来建设,最终的方案也基本贯彻了这一思想。
正如方案设计说明中提出的一样:一个具有杰出形象的建筑物的出现能改变一个城市的命运吗?在由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in Bilbao)显然是有说服力的证明。1997年,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使得毕尔巴鄂从一个负债累累、被废弃的工业小城,一跃成为全球的旅游热点。上海南阳时尚广场项目在最初的定位直至最后方案的逐步完成,始终贯彻着城市地标的概念特征。

2.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设计竞标项目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设计项目是一个大型的国际竞标项目,方案由美国XWHO设计公司与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理查德•海格(Richard Haag)先生合作完成。
项目一开始的定位就基本确定在如何体现奥运精神和奥运意义方面。经过多次讨论的结果,基本确定为以一条动态的景观轴线,通过一系列的特别意义的主题空间表达奥运精神和人类的生命情感。初始的定位很简单,大家希望能够与奥运会的每一天相互对应,形成对应每一天的不同空间场景,伴随奥运会的进展,各个不同的主题空间产生相应的呼应,形成从开始到结束随着奥运会进展而变化的主题空间序列,从而确定为与奥运会开幕到闭幕16天相互对应的16个主题空间。随着讨论的深入,设计组逐步认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人文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对话,一条象征历史、现在、未来的动态景观轴线,一组表现奥运精神与生命空间的序列空间”的设计定位,经过多次反复讨论、筛选、修改,最终确定核心内容为代表人类不断进取和向上精神的1+7×2+1个主题精神的情感空间。通过每个主题空间都能够让人们感受相应的主题精神并产生不同的情感,在游历物质空间的同时,也经历一次情感体验,从而使得奥运中心区和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了解奥运历史和精神,并且身体力行感受奥运精神和运动精神的场所空间。
设计的核心围绕着主题空间的数量、内容、空间特征、表达元素,经过多次讨论、综合比较分析确定为7对人类行为与人类情感相互对应的14个主题空间,加上起源空间和未来空间共计16个。在整体构思安排上,7个“情感主题”空间以创造静态的空间氛围为主基调,强调以空间营造气氛来引导公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而在7个“行为主题”空间,以创造相对动态的空间氛围为主基调,强调公众在行为上的参与性。
虽然该设计最终未能入围,但是前后历时将近3个月的方案研讨,以及与海格先生的合作和沟通,使得设计组对于景观、景观与建筑的关系、景观设计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3.北京东方普罗旺斯别墅单体设计项目

这一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项目占地100万平方米,分三期开发,共计500余栋别墅。其中的别墅单体共计7大类,面积从400~2 000平方米不等。项目由美国ATA设计公司总部设计师设计,中方配合其完成方案调整与图纸绘制工作。方案设计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北美的独立住宅体系在建筑风格和功能方面进行本土化,使之既传承美式住宅的精髓,又能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使用习惯,同时,解决在中国现有施工技术条件下建造北美住宅的各种技术问题。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通常的做法为美方发出设计草图,中方负责完善和修改并完成图纸绘制,向业主方汇报并得到详尽的修改意见反馈美方设计师,重新开始下一轮的汇报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中美双方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困扰项目的难点所在,由于不是与美方设计师面对面的工作,因时间及沟通等问题,许多户型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得以确认。虽然存在种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双方的理解逐步加深,相互的配合也逐步趋于和谐。
这一项目并不像大型公共建筑一样牵涉到更为复杂的问题,但正因为如此,它将设计组带到更为深入的细节关注之中。

二、设计思索

1.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创新设计

不论是看似奇特的上海时尚广场的球形建筑,还是奥林匹克公园竞标项目中的诸多主题特色的情感空间,在非理性的表象下都潜存着理性分析的基础。
上海时尚广场项目的设计工程中对于球形建筑的讨论与争论一直在持续,相关的类似案例也先后被加以分析和比较,其中尤其集中在结构设计问题和低能耗设计问题这两大方面。结构设计邀请了林同炎设计事务所作为结构设计顾问进行协助,对主要建筑结构形式进行分析论证;在生态设计方面邀请了建筑环境空气流动领域专家、美国普渡大学教授陈清焰博士进行协助,就生态、能源利用效率、自然与合成资源的供给、建筑维护、建筑调节等绿色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项目从初始的定位到后期的深化设计,一直充满了论证比较、综合评价的理性分析。在整个规划设计中,始终秉持奥运中心区和森林公园的景观应该成为陈述和表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精神的载体,同时,作为奥运的一部分,既是世界的,又应该是中国的。因此,设计无论是对人文、文化的表达,生态景观的表述,还是高科技的运用,都从多角度、多层面精心组织,努力实现设计从文化、生态、科技和艺术几个方面之间和谐相融的效果,达到“设计源于生活、科技回归人性、文化融入自然”的最终目的。
因此,可以说,设计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奇思妙想的设计必须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多视角、多方面的理性剖析、综合比较是判断设计方向的重要依据。
从国外建筑师的工程实践中,可以发现他们对理性分析过程的极端重视。设计不应该与艺术、科学或数学混为一谈,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一个成功的建筑必须将上述三者(艺术、科学、数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果把其中任何一种归结于它们各自的特殊专业领域,那么很难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建筑项目。如果比较中外设计师的一个差距,应该承认国外设计师在思路开阔的同时,有着深厚的理性分析基础作为依托,因此,很多看似非理性的设计在本质上有其理性的一面。相比之下,某些国内建筑师更为强调设计灵感的闪现,然而缺失了理性分析的重要环节,其夺目的外形就难以经得起进一步的推敲。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建筑设计涉及到的问题与传统的设计相比较问题要更为复杂。特别是许多大中型项目,规模巨大、功能复杂、使用者构成多样,处理这样的复杂设计问题的一个原则就是将其转化为逻辑程序、分类整合的问题,针对每一阶段的制约设计的问题按照影响度的大小,分别展开逐一论证比较,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一阶段可以称为设计的“前期论证阶段”,为后期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这一基础论证工作不够扎实,后期的设计成果难免会不断修正,并造成牵一发动全局的被动状况。如此看来,建筑师也许都比较强调感性和创作灵感,但建筑设计本身是一系列需求与限制复杂纠缠的过程,仅仅凭借感性创造远不能应付复杂的技术性难题,应用科学的设计方法以及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理性地将上述问题化繁为简,做到乱中寻序,并经过每一阶段的缜密论证得出的结论,都是奠定下一阶段成功的基础。
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项目而言,不可能每一栋建筑都成为城市的地标。城市大量性的建设项目必然是作为“图底关系”中的“底”存在的,也就是说,在设计需求的金字塔中,占据底部面积最大的是功能性的需求,如使用面积、空间数量以及各个空间联系或隔绝的复杂关系;其次是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噪音、私密性、舒适度、温馨感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最后一个层次才是美学的阐释。那么在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上也应该由基本使用功能的解决逐步上升至内部或外部空间效果的追求上,作为一个项目的完整设计阶段,应该由“现场调研、提出问题、分析论证、规划设计”四部分组成,即首先着重对地块所处区位条件、现状条件以及市场定位进行全面详尽的阐述,并对项目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项目建设形成制约的关键问题,并从设计的专业角度,对各个问题逐一提出多个解决方案,经综合权衡比较后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在一系列理性的分析之后,开始构思方案草案、直至深化完善完成最终设计成果。

2.景观先导的整体设计

改善生活环境是设计的终极目标,景观为先导的整体设计从设计初始确保创造完美和谐的高品质环境。
在北京东方普罗旺斯别墅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美国ATA设计公司提出了“景观先导的整体设计”理念。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建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遮蔽所,而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人居问题的提出,使得传统概念意义上的规划师和建筑师都难以应对。良好人居环境的形成必须通过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的共同协作配合才有形成的可能。
传统的设计项目通常是在由建筑师或者规划师做完一个规划,然后,由景观设计师去填空,这样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作为景观设计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同时,也会有风格无法协调统一的风险存在。因此,从整体的方面采取景观先行的设计方法,就是在规划设计的前期,不仅仅是建筑师和规划师做设计,景观设计师也必须参与进来。这样把不同知识背景和专业领域的设计师结合在一起,就会比单纯由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设计的规划思路要更为丰富和全面。
在与理查德•海格先生的合作中,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景观先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海格先生两次获得建筑师最高奖项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最高设计奖(他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这个奖项的人)。西雅图油库公园(Gas Works park)①、华盛顿Bloedel Reserve②和Bainbridge Island的构思与设计反映出海格先生对自然环境的丰富创造力和敏锐感,对现状基地和原生资源再利用的科学合理性。这两个项目也成为现代景观设计史上的经典作品。在闲谈中,海格先生总是提到景观建筑师,而很少把两者分开。海格先生也曾经幽默地提到建筑与景观的区别:建筑项目是刚一建成就马上去拍照,而景观项目则是建成10年之后再去拍照。应该说景观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建筑相比较,其形成更加不易,也就意味着景观先行的设计思路。其实对于人居问题而言,很难说建筑与景观哪一个更为重要,也很难将建筑与景观两者泾渭分明地一分为二。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应该说景观设计尤其落后于建筑设计,提出景观先导的整体设计的理念应该尤为必要。

3.关注细节的精品设计

细节决定品质,以务实为出发点的细节主义,以细节为关键点的深度设计是保证品质的重点,更是创造精品的前提。
设计源于生活,设计是对生活的艺术提炼。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往往是那些不经意间充满亲情的细微之处,设计也是如此,其最精华的部分常常在于细节,最能打动人的通常是那些充满人性关怀的设计细节。正因如此,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密斯•范•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始终是设计师们经世不衰、津津乐道的话题。
无论什么产品,品质决定其市场拓展的空间;无论什么产品,品质都是其生存的根本原因;无论什么产品,只有具备高品质的产品性能,才能征服市场。建筑自身的品质,就成了左右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品质应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先进的设计理念依托于完美的细节设计才能成就精品设计。
无论是建筑还是其他产品,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细节是一个巨大的差距。比较而言,国外建筑师的专业细化程度更高,专业的细节设计、材料设计、色彩设计使得其设计产品更为精美。在上海南阳时尚广场的方案设计中,更为准确地说应该为概念设计阶段,球体建筑断面的细节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东方普罗旺斯别墅设计中,ATA设计师的设计图纸中的诸多细节同样令人难忘,在方案设计甚至概念设计阶段,能够将细节设计如此深化在国内的确比较少见。当然国内设计行业存在着各个方面建筑师难以左右的因素导致了当前建筑是一种粗放型的设计,但是,如果要提高设计品质,深入的细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当前最为欠缺的环节。
“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大事必作于细”,细节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对于解决当前中国设计行业的浮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具有“重大轻小、重概括轻数据”的传统文化心理,很多建筑师热衷于宏观的设计构思的提出,不屑于从事细部的深化设计,提倡以务实为出发点的细节主义是提高中国建筑设计品质的关键。
身为建筑师,身处中国当前的建筑设计行业,其中艰辛甘苦自知。既不敢妄自尊大,也不愿妄自菲薄,其实在中国的设计舞台上,中外设计师各有优劣,看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发奋图强,改变建筑设计落后的现实状况。

注释:

① 西雅图油库公园位于西雅图联合湖的北端,面积达8万平方米,这里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油库。
理查德•哈格将整个区域地形进行了再造。保留下来的巨大油塔矗立在沿湖的斜坡上,油塔内部经过整修,成为解释油厂如何运作的展厅。在油塔顶部设有眺望台,可以鸟瞰整个西雅图市景。岛的东北角新建了若干个谷仓形状的建筑,用以堆放被废弃的机器设备,建筑四周环绕着大片的野营用地。岛的西北垒起一个高达15米的小山丘,将山丘后面的草坪空间和由油塔及机器仓库形成的建筑空间分割开来,成为一块可以称作是与工业时代隔绝的“世外桃源”。在小山丘顶部,理查德•哈格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日晷,游人可以站在日晷的中央,根据自己的倒影知道时间,小山丘后面的草坪和沿湖的斜坡成为人们春天放风筝,夏天享受日光浴的理想场所。
整个公园将油塔、输油管架和其他工业垃圾合理利用,红、黄、橘红、蓝和紫色的各式压缩机和蒸汽管高低错落,使“垃圾岛”变成了工业垃圾的“文物展览馆”。而从联合湖上远远望去,“整个垃圾岛”又仿佛是记载工业时代文明及落后的机器雕塑。理查德•哈格不同意每年数次的护理和修剪草坪,而是保留草地的自然和粗糙。是一个真正体现人和自然的各自作用,又将其和谐地并置的设计意念。
理查德•哈格的油库公园贯彻了“少即是多”这一设计原则。他在一个造价很小,但周期很长的条件下所完成的这个作品,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的园林景观,而且保证了涉及因时代发展变化及公众意识改变所具备的演化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园林。

② 华盛顿布洛德保护区(Bloedel Reserve)
华盛顿Bloedel Reserve是一处私人产业改建的自然公园,相比较西雅图油库公园而言,是更为纯粹的景园设计作品。海格先生在其中设计了梧桐园(Garden of Planes)、苔藓园(Moss Garden)、倒影园(Reflection Garden)、鸟的避难所(Bird Sanctuary)四处景观。四处景观各具特色,但同样都是使人真诚感悟和触摸自然的杰出作品,其景观空间纯净而浪漫,仿佛可以聆听到自然的声息。特别是倒影园(Reflection Garden)的设计,单纯的长方形水面由四周整齐高大的绿篱围合,静谧的氛围颇具东方佛学的禅意,使人感受到自然与人如此贴近。华盛顿布洛德保护区的设计反映出Haag对自然环境的丰富创造力和敏锐感,对现状基地和原生资源再利用的科学合理性,并使他再次获得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最高设计奖,这一作品也成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史上的经典

作者简介:马素明,建筑学博士,天友(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