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记忆的边缘:圆明园遗址保护”的创作过程

member 2005-11-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记忆的边缘:圆明园遗址保护”的创作过程

本作品荣获2003年第40届IFLA国际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兹威•米勒奖)。

1 选 点

  边缘(edge):靠近边界的,沿边的部分。用边缘定义的空间,通常是指存在着某种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地带,意味着它隐含着一种模糊的发展趋势,可左可右,又或者是忽左忽右。
  对边缘一词的理解,是在参加这次竞赛的过程中才逐渐领悟到的。然而,在刚得知今年的竞赛题目时,仅仅只有一种朦胧的意象,觉得今年的命题很抽象,虚无飘渺很难把握,隐隐地流露着一种即将逝去的哀伤,但同时又很新鲜有趣,挑战性很大,因而跃跃欲试之情呼之欲出。
  但兴奋之余,却立即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选点。因为“边缘”一词,明显界定了场所抽象而又特殊的性质,因此选点也就成为关键性的第一步。带着对命题模糊的理解,开始在脑海里漫无目的地搜索一切贴有鲜明中国标签的人文、历史、自然名胜---这对于每一位参赛的中国学生而言,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但是,苦思冥想的结果,依然是徒劳无功。要选择一处符合“边缘”定义,同时又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容易入手的基地谈何容易。面对一张白纸,不知该从何落笔,彷徨而又无奈,眼看着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去。直到那天,在图书馆一排排书架间浏览书目,目光停留在一本关于圆明园的书上时,心中突然如释重负。圆明园,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一大杰作,她正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正走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边缘,历史的边缘,记忆的边缘。  
  今天,再回过头来审视这一选址,或许不能否认,我们这次得奖多少沾了圆明园的光彩,那是一种历经了无数历史沧桑所沉淀下来的厚重,散发出来的光彩。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使我们的创作过程走得异常艰辛。

2 立 意

  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决定选择圆明园进行创作,是因为当圆明园3个字映入我们的眼帘时,便立即联想到了“记忆的边缘”。
  风景园林,特别是类似圆明园这类的历史园林,其景观实体最终所追求的,是一种人类情感的共鸣,以及与时间共存的记忆。而当情感和记忆这些虚体荡然无存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风景园林实体真正的死亡。因此,对于圆明园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人们逐渐淡忘了她曾经的辉煌,淡忘了历史在她身上留下的难以愈合的创伤,而最终忘却了她的存在。但是,现在我国这一旷世的珍宝,却正面临着这样的一场“记忆”的劫难。
  记忆是一种虚无飘渺,难以捉摸的东西,然而它却是那么真实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而对于圆明园而言,这种真实感却随着“时间”这一腐蚀剂在慢慢地淡化。因此我们决定以“记忆的边缘”作为此次参赛作品的主题。用“记忆”这一“虚体”,作为切入点,来展现我们对于圆明园这一"实体"的理解,并试图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大家找回逐渐逝去的记忆,一种完整的记忆。对于圆明园而言,完整的记忆包含着两个方面:全面地了解它昔日的辉煌,包括扭转人们习惯性的,认为西洋楼、大水法是圆明园造园艺术的精华所在这一误解;以及两次鸦片战争对圆明园毁灭性的掠夺和破坏,所造成的目前这种满目疮痍、荒草凄凄的景象。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奠定了圆明园今天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
  以一个抽象的概念“记忆”来诠释“边缘”这一抽象的命题,用“记忆”这一虚体来承载我们对圆明园这一实体的规划设计,似乎再合适不过了。这或许也是我们的方案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点。

3 失败的尝试

 虽然立意几乎和选题同时完成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找回记忆的方式很多,究竟该如何着手呢?这就牵涉到如何对待圆明园遗址这一极具争议性的问题。
  刚开始着手设计时,本着一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想法,我们总是试图跳出所有几乎已经定型的思维模式,另辟蹊径,以张显强烈而独特的主观意识。我们归纳了目前学术界对圆明园的几种基本态度:建议完全复原的,建议部分复原、部分保留遗址,或者完全保留遗址;另外的一种意见,则是将整个圆明园的腹地挪作他用。完全的复原和完全保留遗址的设想,显然都遗失了近1/2的历史信息,不符合我们试图找回完整记忆的主题。至于挪为他用,就丧失了圆明园所承载的所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显然,我们的思路就势必建立在局部的复原、局部保留遗址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复原和遗址保护的方式和力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提出一种新颖的设想,似乎就成了我们创作的突破口。因为我们的目标,绝对不是圆明园目前的状态,我们试图给圆明园带来一些现代的气息,注入一种全新的理念。
  正是圆明园坎坷的经历,促使我们希望将它所经历的完整的历史过程,通过规划设计展现给世人,从而完成对虚体——“记忆”的重塑。因此,我们设想了一条游览路线,顺着这条路线游览,也就跟随着我们的设计思路,经历了圆明园康熙年间的初建,雍正年间的初具规模,乾隆年间达到的鼎盛;随后又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摧毁,民国时期圆明园遗留文物的大量流失,解放后由于用地性质的改变而造成的再次破坏,直至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过程,以及圆明园目前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同时,试图通过我们对关键点的景观设计,来突出其中最重要的历史时间和事件。然而选线的过程是困难的,既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状,又必须符合历史进程的兴衰变化,而这两者之间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冲突。
  当我们兴奋地拿着我们勉强勾勒出来的初稿去找朱育帆老师时,朱老师的话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我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选择圆明园这样的历史遗迹作为基地,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历史、尊重现状。规划设计过程中,每走一步都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而将如此主观的设计思路,强加在这样一处历史的遗址之上,其本身是否就已经造成了一种破坏呢?从某个片面的角度来看,记忆或许通过这条游线,像放映电影一样重新回到人们眼前,然而这样做的代价,是牺牲了多少历史的真实性呢?同时,游览过程中所展现的种种历史片断,又是经过主观筛选、人为营造的,记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又何从体现呢?同时仅以“记忆的边缘”来定义主题,虽然新颖、颇具说服力,但切题不够实在,需要有更充分的实体的“边缘”效应来落实。
  既然任何主观的设计理念,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圆明园造成破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思考,如何下手呢?圆明园这一原本让我们颇为得意的选址,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使我们左右为难。

4 最终的设计理念

  当我们陷入迷茫、不知所措时,朱老师建议我们用一种最为平实的手法来寻找记忆。这对我们起初雄心勃勃的试图创新的想法多少是种打击。但圆明园的魅力,让我们无法抗拒。我们决定冷静下来,再从头开始思索。一系列相当现实的问题逐渐出现在我们眼前: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圆明园,她的未来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应该如何有效地使记忆的两个方面,能够和谐统一在一起,但同时又有所侧重,从而奠定圆明园的整体气氛?如何规划圆明园大面积的未经整理的遗址区域,以及如何处理目前开放区域的不良商业活动和景观?复原和保护的力度又该如何掌握,面对园林艺术的主体部分---园林建筑的荡然无存,如何重塑景观焦点,体现辉煌的过去?所有的措施如何有效的和记忆完美的结合,如何引导游客形成完整的记忆?……正是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将我们的思考引向深入,并理出了头绪,整体的设计理念逐渐浮出水面。我们在充分尊重现有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将圆明园定义为一座遗址公园,由此形成公园的总体气氛。而另一方面,对辉煌时期的记忆,主要通过在现有遗址的基础上,尽可能复原山水体系,以及运用现代的三维影像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来再现。作为圆明园造园艺术的另一大主体---园林建筑,则不考虑复原,仍以现有的遗址为基础,完全保留现有的遗迹以供参观;对部分重要建筑,进行挖掘展示,并结合部分建筑基础的永久展示;部分建筑以地面不同材料的铺砌,展示建筑平面;部分具有重要景观价值和意义的建筑,则以原有的建筑平、立面为基础,采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再创作。而对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景观而言,我们认为应该顺应遗址公园的整体气氛,不宜运用色彩艳丽的植物。逐步恢复圆明园原有的基调树种,保留后期栽植的不影响公园气氛,同时长势良好的植物。所有的这些措施,旨在重点突出圆明园的造园特色:即在平地上人工挖湖堆山而形成的,以水景为主的中国传统的集锦式园林。在这些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规划体系。这一步一步虽都称不上有什么创新,但都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反复的推敲,因而条理清楚,同时又切实可行。  
  而另一方面,圆明园从实体的意义上来理解,是否称得上是“边缘”呢?我们觉得是,只不过它不是“边缘”通常情况下所指代的带状空间,而是一座孤岛,被城市包围得严严实实的孤岛。周边地区的发展,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圆明园的存在。上地高科技园区和中关村之间的直接而便利的交通联系,因为圆明园的存在而受阻,希望建设高架桥的声音渐起;西苑地区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圆明园和颐和园以及西山景区原本紧密的视觉和生态联系,五环路和圆明园的西界擦肩而过……圆明园从实体上来看,已经成为一处城市发展的边缘。被城市吞没的可能并不是不存在。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认为,只有帮助人们找回对圆明园的完整的记忆,充分认识到她在历史、人文、艺术、园林景观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才能保证在其周边城市蓬勃发展的同时,圆明园作为一处历史遗迹,能够永远存在和发展下去。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我们“记忆的边缘”这一主题。
  竞赛的结果,固然是让人欣喜的,而参加竞赛的整个过程,同样是让人回味无穷的。走过弯路,也同样经过努力和思考,最终对问题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这一过程所得到的教训和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当然,同时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圆明园未来的发展,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那将是最让人欣喜的事。  

作者简介
吴文/1979年生/杭州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

\
参赛作品 (2003年摄于加拿大)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