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木——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共享的安全社区
1 选点
2005年IFLA-UNESCO国际学生景观设计大赛的主题是“安全的城镇”。竞赛任务书认为,对于犯罪的恐惧以及由此在人群中引起的一系列消极反应,都将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同时,任务书又指出,景观设计与管理对于改善城市安全状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国情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她是一个高速发展之中的国家。很自然地,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国快速城市化所引起的种种环境问题之上。在选点的过程中,我们考虑过城市道路系统、深圳特区、北京二环城墙遗址、北京西客站等诸多题材,但始终难以找到景观设计与安全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在一片茫然中,李迪华老师给我们建议了六郎庄。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郎庄位于颐和园和中关村之间,一边是堪称典范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另一边是有中国硅谷之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均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而二者之间的夹缝正是古今两种文明相遇、相融、相冲突的精彩舞台。而从时间上来说,六郎庄从皇家园林的附属物逐渐发展成为中关村劳动力大军的栖居之所,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其本身的优势;但该地区目前处于北京绿带工程规划范围内,正面临着不知所期的拆迁,前途不明朗,各方投资力量均没有信心介入该地区的建设,造成物质环境迅速恶化,而邻近村庄拆迁之后涌入的大量流动人口也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是造成六郎庄地区治安情况恶劣的重要因素。戏剧性的地理位置和戏剧性的历史时期,六郎庄无疑是一个研究安全问题的好题材。
2 立意探索
选点的兴奋过后,是寻求立意的苦苦思索和百般尝试。不了解情况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开始实地调研和分析。为了解地区治安状况,我们走访了海淀区公安局、六郎庄居委会、村委会,虽然也有许多闭门羹的经历,但最终得到了该地区常住人口的户籍、性别、年龄结构数据。穷尽网络与图书馆中关于六郎庄的历史资料之后,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六郎庄这个小村庄中拍摄照片、进行访谈,寻找当地特色武术“五虎棍”的继承人和传世行头、顺着慈禧太后走过的御道登上颐和园俯察六郎庄……有许多努力,最后并没有直接体现在我们的作品之中,但正是这些探索的步骤,引导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明朗。
最初的想法,来自于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在访谈和观察中我们了解到,该地区流动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常住人口。本地村民的两大收入来源,其一是以万柳绿化工程公司员工的身份从事绿化劳动,其二则是出租房屋。而在此租房居住的外来流动人口中,收入情况也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过较好教育的中关村白领阶层,另一类则是没有固定职业的较低素质外来流动人口——由于万柳绿化工程公司属于村委会所辖的企业实体,没有本地户口的他们很难得到公司的正式职位,较低的教育水平更使他们长期处于半失业状态,因而流动性极大,成为犯罪高发人群,直接导致六郎庄在中关村地区发案率最高的事实。另外,在六郎庄拆迁之后,本地村民和居民将得到补偿,也有权重新在万柳地区购买住房,而外来人口只有继续漂流向不可知的远方。
一开始,我们试图针对半失业流动人口的问题,寻觅一种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改善物质环境的途径——无论六郎庄将来命运如何,某一些场地必然要发展成为绿地,那么如果在拆迁之前就开始让半失业流动人口参与建设绿地,一方面可以让居民分享未来新区的生态基础设施,防止目前物质环境迅速恶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流动人口就业率,减少不安全犯罪因素。但这种立意遭遇了多方面的困难,李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我们自己也不断地反思:提前建设绿地,费用由谁负担?怎么才能保证增加的就业机会被外来流动人口获得?绿地建设完成之后,这块土地上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又何去何从?如何操作?又如何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来表达?这种立意需要太多政策和经济方面的背景支持,已超出我们所能够驾驭的范围。一时间,我们陷入十面埋伏的僵局。
3 最终概念
当我们再次徘徊在万柳高尔夫球场和它边上充塞垃圾的沟壑之间,再次看见遥远的佛香阁和六郎庄倾颓的断瓦残垣时,这些景观之间的鲜明对比给我们带来了灵感。本次IFLA会议的主题是“景观设计引领一切”,而我们作为景观设计师,正应该从物质环境设计入手,首先消除物质景观环境中的不和谐,再逐步深入地追求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
前期的调研并没有白费,外来流动人口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我们更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人群犯罪率较高的根本原因,即缺乏社会网络联系。这种网络联系的缺失,一方面是外来流动人口密集区的通病,另一方面,也要归咎于六郎庄本地居民间的社会网络联系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濒于崩溃。只有在本地居民之间形成稳固的社会文化网络,方能进一步使流动人口呈现出稳定、清晰的脉络联系。
至此,整个逻辑框架水落石出:物质景观网络重构——本地社会文化网络复兴——流动人口租住区社会文化网络建设。三个网络的逐步构建,成为我们参赛作品的核心理念。随着这棵网络之树逐渐成型,无论是本地人口还是流动人口,都将在此拥有自己安全的“栖枝”。
4 设计表达
4.1网络结构演替
事实上,即便“安全栖木”的形成可以分解成三个阶段的网络构建,这三种网络的形成过程也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由物质景观网络开始,逐步带动本地社会文化网络和流动人口租住区社会文化网络发展。因此,从逻辑关系上看,我们的最终设计表达形成了一个矩阵,展示的是一个连续演替的过程。
表1 网络构建的过程
物质景观网络 | ●○○ ●●○ ●●● ●●● ●●● |
本地社会文化网络 | ○○○ ●○○ ●●○ ●●● ●●● |
流动人口租住区社会文化网络 | ○○○ ○○○ ●○○ ●●○ ●●● |
4.2 院落空间结构演替
这一部分属于附着于网络构架上的详细设计。对于本地人口居多的传统院落空间,采用逐步拆除原有加建房屋、插入基础设施用房、营造可防卫空间等措施。对于完全供外来流动人口租住的排列式平房,则选择性拆除部分建筑、将其改造成开放绿地,并在垂直于原有建筑的方向上进行针对性的加建、以围合形成院落空间,原有的绿地则保留下来作为早期居民的记忆。邻里之间舒适、亲和的空间,将进一步促进各种交流、娱乐、休闲活动的发生,从而使相应的社会文化网络趋于稳固。
5 结语
以上的理念和设计手法,代表了一种发展模式和理想。我们将其称为“栖木”,期望这种分级繁衍的网络结构能够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现实生活之中,类似于六郎庄的城市化边缘地带还很多,在拆迁与不拆、改变与不变之间游移的它们,也
需要一种安全、和谐、人性化的平稳过渡。六郎庄的设计研究,也许正可提供一个参考的模式。
在这一次竞赛彻底落下帏幕以前,我们想说的是,竞赛的结果固然令我们欣喜,而竞赛的过程更使我们受益无穷。在这个过程中的种种执着探索,让我们看待事物的眼界得以拓展,逻辑思维的能力得以提高;而在挫折之中每走一步弯路都是积累,每碰一次壁都是经验。我们的收获,更多地来自艰苦卓绝的调研、与合作者和老师之间热烈直率的讨论,以及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开朗。
获奖作品
致谢:
感谢李迪华老师对竞赛过程的大力支持,感谢导师俞孔坚教授,感谢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基金支持,感谢Caroline Chen、彭晋福、李家志的热情帮助,感谢所有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人们!
参赛者(排名不分先后,成果共同分享)
张蕾、郭凌云、宋歌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作者简介
郭凌云,1980年生,女,福建龙岩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
张 蕾,1977年生,女,北京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
宋 歌,1983年生,女,辽宁本溪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