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高路(寿光段)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一年一度“中国国际蔬菜博览会”的深入开展给山东寿光市带来发展的契机,寿光正在以一个崭新的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生态观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城市屹立于渤海之滨。潍高路则为贯穿寿光东西的重要交通要道,是寿光联系东部城市的纽带。此项绿化工程于今年3月10日动工,4月15日全部完工,每侧绿化带宽度为50米,总绿化面积57.5公顷,总投资2700多万元。
潍高路寿光段绿化,西起东二环,东至寿光边界,全长12公里,道路两侧留有公路排水沟,排水沟里侧栽有1~2排毛白杨,绿化带平均低于公路0.5~1.5米,土质优良。
鉴于寿光弥望皆平田息壤,无绝崖倒壑之观,再加之两侧绿化带低于公路,保留原有公路沟势必破坏道路景观,故采用了回填靠近公路的排水沟,把排水沟平移至50米绿化带之外。调运土方改造原有地貌,在原有基础上形成1~2米高低起伏地形,以完整的景观序列为基调,营造城市自然生态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生态网络模式,创造出具有强烈时代感和浓郁的寿光地方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体系。
设计坚持适地适树和生态种植的原则,所选用的树种都能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环境。少量的边缘树种皆选用北方引种驯化后的多年生苗。用生态和赋予人情味的景观绿化将自然带入城市,升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原则。植物配置采用乔、灌、花、草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植物的自然美,加大了雪松、龙柏、大叶女贞等常绿树的比例,突出了市花——“月季”,运用了多种地被植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草坪的面积。
潍高路属于东西双向六车道,车速较快,设计时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突出大色块。在地形起伏的基础上注重景观层次感,采用“地被+灌木+亚乔木+乔木”的由低到高的模式,整体运用流线型带状布局,使之和地形结合的更自然。在局部地段重点考虑点缀成组大树,做到林冠线起伏而层次丰富。突出景观层次:
植物大量选用管理粗放、耐修剪品种。考虑到草坪的修剪及剪护管理,在前景的处理上运用了大量的矮化月季、小叶扶芳藤、常春藤、迎春、五叶地锦等代替草坪的使用。栽植大面积的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小龙柏等色叶植物,形成模纹色块。在小灌木中局部地段大量成组点缀了冬青球、金叶女贞球、桧柏球等球类植物,结合景石的配置起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中层选用了紫叶李、紫荆、丁香、紫薇、木槿、黄栌等进行层次的过度,同时兼备花期和季相色彩;在背景树种上运用了垂柳、法桐使之能形成较好的绿色屏障,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在大树下种植了常春藤、麦冬等耐荫植物覆盖地表,考虑到冬季有景可观,设计时还大量运用了剑麻、大叶女贞、龙柏、蜀桧、雪松等常绿植物。显现景观效果:
为了突出绿化的景观效果,在有些重要路段进行了精细化的设计。例如在“万芳花卉园”、各厂区地段等处使用组团式布局,设计了黑松、大规格的白蜡群植,地被采用了流畅的模纹组合,再结合景石的搭配,使景观更丰富,过度更自然,和周围的环境更协调。在寿光边界处,起伏的地形上设计了由花期较长的各色牵牛花、一串红等组成的自然花带。安置了特置景石“卧牛”,体现出菜都人民憨厚、淳朴、积极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两侧的黑松置于山坡上起到迎接远方来宾的景观效果。该处给进入寿光的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花城、菜都”由此可见一斑。为了显现“常青大道”的景观效果,在不同的地段总安装了40多盏泛光灯,使绿色长廊的夜景更加靓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有法而不拘泥,有式而不定格,道路绿化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充分考虑了各种苗木之间的生长势、及种植密度,采用密植的手法,争取在较短时间能体现景观效果,同时也把城市道路和城市苗圃结合在一块,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考虑到绿化景观效果,对原有公路排水沟进行回填,道路排水成了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原有公路沟的地段埋设了下水管道,这样既解决了公路排水也解决绿化带的雨水滞留。
潍高路的绿化设计不仅注重景观大效果,而且也体现出生态效益。同时对绿化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大量的地被植物替代草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突出了植物的多样性。结合地形起伏,在竖向上、纵向上形成高低起伏及进退变化。整个绿化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乔、灌、地被、花卉有机结合,层次明显,季相变化突出,营造出了气势宏大又不失灵活的设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