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admin 2005-05-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以城市滨水区为对象,探索城市化对滨水自然过程的影响,并提出遵从自然的系统化设计途径。
  自从20 世纪60 年代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理论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以来,尊重自然过程、依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被国际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界普遍接受和应用。

  1 城市滨水区——城市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地带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它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这里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河流水文及地貌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三种自然过程,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三种自然作用力。因此,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深入了解以上三类自然过程,挖掘出与之适应的各种自然形式,并制定出具体规划和设计的策略。

  我们首先从对未受人工干扰的自然状态的滨水地带的分析入手,探索三种自然过程和对应的自然形式之间存在的适应和契合关系。

  2 滨水区的自然过程与自然形式

  2.1 滨水区空气环流自然过程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异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度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我们通常在水边都能感到的凉爽、 清新、湿润的“水陆风”。滨水区水陆之间的这种空气环流过程通过把太阳辐射热转化为潜热,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器的作用。对于夏季和底纬度地区,这种气候过程正是水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明显的一个气候优势。另一方面,无论是河流、水库、还是湖泊、海湾,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正好适应并促进了水陆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

  2.2 滨水区生物自然过程

  河流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的交界地区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交错带(Ecotong),这里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因此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很高,河流滨水地带处于水陆交界边缘,正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与这种生态过程相适应,水滨的植被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

  3 城市建设对滨水区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过去几百年间的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常常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也在所难免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负面影响在今天快速步入城市时代的我国表现尤其严重。

  3.1 滨水地区从来都是城市建设开发的热点地区,一些滨水区密密麻麻高耸的巨大建筑物如铁桶般紧紧箍住水体,阻碍了水陆风向城市纵深方向延伸,大大减弱了城市其他区域与水滨空间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不利于城市污染和热岛效应的缓解。另一方面,过高密度的开发严重压迫水滨绿地空间,很多原本自然的滨水区完全变成人工铺装环境,这对于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无疑是毁灭性的破坏。

  3.2 滨水区绿地空间设计囿于城市人工环境空间思维和手法,没有或很少考虑到城市河流的自然属性和自然风韵的内在要求,没有考虑到水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上的特殊性。
  (1)在水滨引入大量所谓“名花异木”的外地物种,影响了本地河岸植被群落的物种和结构稳定,甚至彻底排挤并最终毁灭水滨的原生乡土植被,导致整个水滨生态系统的崩溃。
  (2)一味追求形式美,或局限于工程要求,以简化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表现在滨水区植物景观的配置和设计上;滨水绿化层次极其单调;大面积人工草皮覆盖了河堤,一排高大的行道树沿河排列,仅此而已。原本丰富多样的生境被破坏殆尽。

  4 遵从自然的滨水区规划具体策略

  4.1 滨河自然生态资源的调查

  规划要遵循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城市滨河绿带的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规划区内的滨河自然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即规划区内现状水体状况、存在生物物种即栖息生境,列出滨河物种清单,并在地形图上标明其具体的空间位置和界限。如果我们不清楚在城市滨河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什么样的生物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接下来的工程中,规划河段的自然生态系统将不可避免的遭到破坏,对滨河自然生态资源的重视是城市滨河绿带的生态规划区别于传统规划方法的重要标志。河滨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因而有许多文章可做。滨水区景观涉及面较广包括绿地系统、建筑形式、竟景观小品、水岸等方面。

  4.2 滨水区空间的调整,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充分利用并加强水滨的空气环流过程。

  城市的滨河地带是城市中的公共开敞空间,因而并不能简单地被高楼大厦包围。成功的水滨开发往往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应降低滨水区建筑密度,或架空滨水建筑一、二层,使滨水区空间与城市内部空间通透。例如山城重庆气候炎热,可以利用自然地形,结合局部架空的吊脚楼形式引导水陆风,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调整临水空间的建筑、街道的布局方向形成风道引入水滨的水陆风,并根据交通量和盛行风向使街道两侧的建筑上部逐渐后退以扩大风道,降低污染和高温,丰富街道立面空间。保护城市河流沿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连续畅通的带状空间,利用它把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河流开放空间廊道还应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的网络。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自行车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在适当地点还可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或地标。

  4.3 就水滨植被设计的层面来说。在“设计途径必须适应场地”的观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到多种水滨植被设计的原则:
  (1)绿化植物的选择:——培育地方性的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水滨的规划植被群落,它们对河岸水际带和堤内地带这样的生态交错带尤其重要。
  (2)城市水滨的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化设计。不同于传统的造园,自然化的植被设计要求:①植物的搭配——地被、花草、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避免采用几何式的造园绿化方式。②在水滨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林地,在河口和河流分合出创建湿地,转变养护方式培育自然草地形成,以及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这些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生产力、能够自我维护,只需适当的人工管理即可,具有较高的环境、社会和美学效益,同时在耗能、资源和人力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4.4 驳岸的处理

  驳岸的处理应注重自然形态与清水性。应大力推广生态驳岸的应用。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人们对景观的感受并非是各个景观的简单迭加,而是景观在空间、时间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接展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市民的活动及精神需求,应大量的为市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滨水区是市民消暑纳凉的好地方,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要合理开发城市滨水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子孙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王东宇,李锦生、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城市规划,2000(9)27~30
2.陈玉娟、中外城市沿河地带功能开发比较研究、城市规划、2000(9)23~25
3.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城市规划、2000(9)19~22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