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A 全球大奖专访俞孔坚教授
俞孔坚教授是中国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的事务所土人设计创办于于1998年,完成了世界上各种规模的建筑、景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的项目。俞孔坚教授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院长。他的研究和教学领域集中在使用生态基础设施来建造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他是全球大奖评委会的成员,并和全球大奖团队谈论了中国景观和景观基础设施的角色转变以及它们对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
GSA全球大奖:在中国的背景下处理景观问题的经验是什么?
俞孔坚:对比中国花园概念的起源,“景观”是相当新颖的概念。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地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景观的再发展和反思活动。之前,我们没有考虑景观,我们考虑的是花园或公园。现在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城市的扩张,我们发现景观是巨大的,它可环绕于城市,也可建于城市之中。我们开始考虑它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珠江三角洲而言,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考虑文化和环境方面的景观史。我们不能把景观只考虑成公园、花园或是绿色空间——必须把它当作城镇化中的一个过程。
GSA全球大奖:中国是怎样利用景观,使它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积极因素呢?
俞孔坚:中国的景观应被认为是基础设施,来解决些大问题。我们面临着空气污染、水污染——到处都有污染。中国有600多个城市,都有空气污染的问题。之前我们把景观当作装饰物,但景观应定义为生产性基础设施。不仅对于农业,对能源、净水和原材料也是一样的。景观应该是一个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如果我们观察深圳、北京、上海,就发现景观一直是能源、水源以及劳动力等这些资源的消费者——但是景观也是一种资源。了解中国的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只有世界上10%的可耕地,却有世界上20%的人口。
GSA全球大奖:景观之前被认为是装饰物,以及人居环境中被观察和被动的事物,这些观念在中国和许多国家中得到了转变。景观的这个文化角色是如何转变的?未来将如何转变呢?
俞孔坚:现在中国一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里,这是过去30年来所发生的改变。这个变化已经显著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景观和城市设计能帮助人们重建社会和文化基础设施,以此来解决社会和谐与公平的问题——以及文化认同感。中国大规模的迁移导致了认同感的遗失,因为他们离开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你来自哪里?”和“如今我们是谁?”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与城市变得生疏。现在文化认同感和区域的这些问题已经变得迫切且重要。景观能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身份,划定区域来定位自己。半个世纪之前,西方国家首先关注了这些问题,讨论区域、空间和身份。但是现在我们正在问他们,是因为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只是在过去的30年里遗失了我们的身份和传统。全球化、城镇化、现代化、西化……所有的这些有助于这些主要问题的解决,所以作为城市设计师,我们必须考虑所有的这些因素。
GSA全球大奖:珠江三角洲中城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俞孔坚:在珠江三角洲,一半的土地依然是开放的、生产性的农业用地。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景观——它基本上是无形的,因为人们一直在灰色基础设施、道路上穿行,或是与外界隔绝,只是水通过水管流到家中等等。所以人们不会意识到景观,但它的确存在。如果景观的意识能通过基于城市设计的策略有所上升,我们就能把景观重新融入到整个系统当中,而这个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能保护景观,人们也参与其中。
GSA全球大奖:是什么导致了人们忽视景观的危机?
俞孔坚:在中国过去的30年里,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基本上复制了美国的城镇化模式以及汽车城市的理念。景观消失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几乎也消失了——但是如果我们深挖一下,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水田、香蕉树,但是他们已经是无形的、没有功能的事物了。城市也因洪水、交通阻塞和污染问题变得功能紊乱。我们之所以有这个危机是因为我们丢失了景观。我们首先必须定义景观和关键的文化生态系统,开始修复和复兴景观。这就是我所倡导的“反规划”理论:我们不能只建造,也必须把景观作为空间来平衡和恢复——这也是城镇化的一部分。
GSA全球大奖:考虑到环境问题的广泛度,哪个特殊方面是以景观作为基础设施的认识能够解决的?
俞孔坚:水源。在中国,水源的问题不仅仅是污染问题,还有资源有效性的问题。尤其是深圳的这个问题。深圳基本上要用尽水源了。水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是相当重要的,而且我们也必须考虑季节性水源供应问题。深圳是季风气候,所以水源波动是极端性的。大部分的雨水集中在3、4个月里,会导致严重的洪水和城市淹没问题。这一年剩余的时间是很干燥的,所以城市绿色空间耗费了大量的水源。深圳的天然水系统完全被破坏了,没有任何的弹性发展;河流被严重污染了,滨河也被滥用了。除了污染之外,设计的景观能被用来解决季节性变化问题——而且也能促进滨河区的有效利用。我们必须转变方式,不应在雨季排走过量的水源,而应该储存起来用于旱季。景观是节水、调节水量以及净化水源的一个方法。这是建立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主要理念。
GSA全球大奖:你怎样把生产性景观转变成一种资源,而不是一个消费者?
俞孔坚:从哲学上讲,我们需要回到土地伦理学当中去。我们要认为自然会照顾自己,所有的人类资源来自于景观。景观必须被考虑成是支持生活的事物——而不仅仅是人们所利用的事物。城市是人类发明的生态系统。我们能想到景观是怎样促成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系统的景观是关于它的生态系统服务,更确切的说是景观服务;它是怎样产生以及产生什么让人类使用的?它怎样在环境方面进行调节和管理?它是怎样激励人类活动和想象力的?在全球中,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依赖于灰色基础设施——管道、公路、电线——为人类提供服务。景观要成体系地进行思考,它能提供相似的服务,但要以生命系统的形式或是作为生态基础设施存在。例如,景观系统能用于污染的修复或洪涝灾害的管理。景观也能支持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它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是具有生产性的。
景观也是文化和教育灵感的来源地,是文化意义与认同的归属和建立的主要因素,包括精神方面和灵感。在深圳的都市村庄中或是以广州为例,所有大型的榕树是神圣的,要保护它们帮助建立社区的认同感和内涵。都市村庄中有街道生活,人们从一个地方散步到另一个地方,还有小规模的商业活动。都市村庄应该被保护,而不应该被移走;它们有区域感、真正都市的元素——以及社会和生态的多样性和弹性。新的发展应该帮助城市建造新区域,使零售、住宅和开放空间共同发展。城市的这些区域之间必须相互联系,作为整体融入城市当中,作为一个区域融入珠江三角洲里。
GSA全球大奖:城市认同感的重新连接和建立是如何在像深圳这样的城市里取得成功的?
俞孔坚:我们需要考虑整体系统。如果你设计一个自行车路线或是人行道,需要把它融入到城市当中。改变移动性的基础设施将影响人们的活动、聚会,当然还有人们将去哪儿游玩以及如何游玩的问题——这些是城市景观、文化和社会功能性基础设施中的系统。城市的景观结构是场所建造的关键点:例如,街道、人行道和滨水区会给予城市和人们的认同感——而且所有的这些都是城市景观的部分内容。在深圳,有山、河、红树林沼泽,这些都有助于给予城市认同感。不仅仅建筑,景观也是在结构上定义城市的元素。在中国,我们相信风水,根据环境和景观如山、水、森林来定义空间——所以我们的文化也依据景观定义空间。景观反映出社会形式,而社会形式来源于景观。这是由结构引导的相互过程,来达到目标,解决城市区域的问题。
GSA全球大奖:城市设计策略怎样用于深圳景观的恢复工作的?
俞孔坚:对于城市设计师而言,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景观在这个竞赛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时,深圳是中国发展的第一个城市。我们有应该要保护的事物和部分文化遗产,例如第一批工厂以及邓小平重要访问的地区。这些应该得到认可,因为它们是城市和中国发展的部分内容。第一个认同是这里的事物,并把它融入到城市设计策略当中。发现这些河流所在的地方、山、大型的城市开放空间、社会和社区功能,把它们看作系统,找到系统大规模中断的地方。河流被渠化了,排水被中断了,山体崩塌了。小规模对人类生活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新空间必须建造成这个较大型系统中的一部分。但是所有的这些元素可以作为景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进行重新连接。
GSA全球大奖:深圳城市结构、移动系统和景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俞孔坚:深圳有交通道路,而不是街道,这使得城市街区被隔离开。这样没有建造出都市风格,只建造了岛屿状的区块,人们在此工作或居住,被孤立并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我们开始把隔离的区块转变成城市空间,转变成区域。交通道路有绿带,但是这些不具有功能性;它们只是装饰物,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水源来保持。这样的事物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必须找出可持续性、功能性的景观基础设施。你经常不得不开车或是乘公共交通到达深圳大型的中央花园,它们看起来像纪念馆和旅游区。我们能想象出如何减少它们的规模以及怎样重新分配城市的开放空间,建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城市结构,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空间。
GSA全球大奖:为什么目前是个特殊时间?在中国,人们为什么现在在问这些问题?
俞孔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政治政策发生了改变。我们需要土地使用政策。深圳是个工业城市,现在也发生了改变,人口也变化了;它是个中等城市。人们的期望变化了,城市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从环境、生态、社会和文化方面考虑事物,为城市建造一个有新感觉的区域,为居民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经济的缓慢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期望的变化,我们有机会重新评估城镇化、文化和景观——这也是全球大奖竞赛作品要考虑的问题。
自从1997年以来,俞孔坚就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教授。他也是北京大学新创办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创办院长。他是土人设计的创办者和首席设计师,土人设计是中国第一个且最大的私人建筑与景观设计事务所。俞博士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客座教授,曾任Aga Kahn世界建筑奖评委。俞博士发表的著作广泛,包括300多篇论文、25本书。他也是《景观设计学 》杂志的主编。
他因生态和文化敏感性项目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在2004年,因其对国家的所有贡献,俞博士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他是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以及北京、苏州等城市的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