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建筑  /  正文

三联海边图书馆建筑设计 | 直向建筑

趁微风正好 2019-04-29 来源:gooood
  • 项目名称:
    三联海边图书馆
  • 项目地点: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
  • 项目规模:
    450 m2
  • 设计公司:
  • 委托方:
    天行九州旅游置业开发有限公司
  • 建成时间:
    2015

图书馆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该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图书馆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1.jpg

gooood:多年前曾跟着董老师您做华润某个售楼处的项目,记得当时甲方给了很大的权限让您(建筑师)在偌大的工地与场地中挑选建筑用地,最后您在入口广场,一侧景观,旁侧树林等等用地范围里选择了正对入口的中心广场地面铺装之外的条状草坪,理由是临时售楼处在快速拆除后,地面铺上草皮便可快速复原场地。请问这个面对大海的图书馆项目用地也是您在很大一个范围内自行挑选建议的吗?如果是,为什么选择干净无道路(建成后貌似依然如此)并临靠大海的沙滩?

董功:我在业主选择的这个区域内挑选了这个点。从空间上,我希望图书馆能与海发生更直接的关系。同时这个图书馆从它的坐标点来讲,还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因为在这个场地中,建筑并不是跟一个具体的坐标点发生关系,而是面对于整个宏观的海,与之发生关系。此外,选择这个点的另一个因素是希望与社区有一定的距离,人沿海行走一段时间,经过沙滩,再到达这个地点,这个到达的过程也是建筑体验的一部分。

2.jpg

3.jpg

gooood: 这个宏大的场所带给小尺度的图书馆建筑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通常您是如何理解场地与建筑的关系?

董功: 建筑肯定要从场地出发,但出发的线索可以有很多种。 传统意义上的“具体去适应”,是在某些场地条件下适用的。而在这片海滩,这样一个宏大而抽象的场地上,建筑与海对应的关系并不会那么限定,所以我觉得在这片海滩上的这个建筑是好像能滑动的,像一个物体被放置在沙滩上的某一个地方,而不是从沙滩上某一个点生长出来的感觉。在这几百米的沙滩上,当你沿着沙滩和海平行的方向行走,你会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具体条件,两者关系非常的抽象。在这里,建筑与场地之间的依托,我觉得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情感的体验,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建筑与场地的一种严格的对应关系。

4.jpg

gooood: 在网络上我看见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在柔软的沙滩上选择用混凝土作为主材,同时我发现与南美建筑师用混凝土相当粗犷浑厚相比,混凝土在您的作品呈现“轻盈”的特性。请问当初为什么选择混凝土,有考虑过其他的材料吗?以及您对混凝土的观点,对材料的认知?

董功: 其一,混凝土本身有一种天生的自然属性,它会呈现出和人的某种亲近的关系。 项目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完成的状态与当时那些工人的状态也有关联,这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所以我觉得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业化材料,也可以被赋予情感。

其二,作为背景的沙滩很抽象,我想强调建筑在这儿的时间感,混凝土材料在这里传递的时间感,是非其他城市化的材料,比如石材或金属板所能表达的。我希望材料的物质性更本真。

其三, 海边的气候条件对材料本身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抗腐蚀性非常好,是惰性很高的一种材料。

至于你说的轻,我猜测可能是你看到某种秩序的存在。你可以解释一下,你为什么会觉得它轻呢?

gooood: 通透,表情丰富,与光线还有外界交互多。

董功: 我理解可能你认为的轻主要是从它的东立面感受,东立面有大面积的透明玻璃,混凝土和这些透明界面又有一种模数关系。首先比如说从高度上它是2.5米模数的3倍,高7.5米;其次平面也有一个2.5米的模数在重复,比如地面层玻璃旋转门间混凝土扁柱的间隔。这些模数会让整个东立面呈现一种潜在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一种轻的感觉。

gooood: 我第一眼看到建筑是它背向海的那一面。虽然背海朝西却不是一堵厚重的墙面,立面上很较多的表情,与光与风有充分交互,同时也同人的情绪有交互,让人潜意识的感到这座建筑是“轻盈”而非“厚重”的。这里提的轻盈与厚重并无高下之分。

gooood: 图书馆的设计是从剖面开始的,为什么?最终又是怎样让各个空间统一的?

董功: 我觉得这是跟光和风有关系的,光和风是我们在设计里一向的关注点,其实我们也有很多项目是从剖面开始的,但这个项目更为极端,光和风是这个项目最直接的切入点。在入手这个设计时,剖面实际上是解决设计问题最有效的一个媒介,比如你去规划一个空间里的风的对流、风的走向,进而控制风在这个空间进入和出去的方式。

从剖面开始不意味着忽略平面,两者并不矛盾,思考是面对全局的,是综合性的,只不过思考的途径是剖面。

▽剖面草图

8.jpg

gooood: 关于这个图书馆的光设计,您能多分享一点吗?

董功: 首先在场地调研的过程中,海边的光给我们非常强烈的印象。光在海边是一个非常原始的状态,它不受任何的遮挡,而且海边的空气又非常的清澈,所以一个在城市中生活惯了的人到海边会觉得光线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质。这里的光得天独厚。

然后在设计的过程中,光作为一种现象是建筑中具有灵魂的一个方面,它可以把一个非常物化的固定的空间建造或转化成一个带有不可言说的模糊性的精神体验场所。建筑师要做的就是把光做合适,让光在跟这个场地,跟这个空间,跟这个功能发生最合适的关系。

比如阅览室这个空间,首先我们不希望使用者在白天还需要用电灯看书,而你去很多图书馆你就会发现它的阅览空间实际上在白天是需要开灯的。但是也不希望使用者是被直射光晒着去看书,这样视觉上不舒服,也不是一个好的阅读的体验。所以阅览室既需要有自然光环境,同时它又需要漫射的,具有氛围感的光线。在阅览室有一个天然的巧合,就是东边是海,所以阅览室等于在东边是不同层次的透明的视窗与海发生关系,然后呢,由于结构和这个空间本身的要求,我们在东立面是有一个1.2米模数深度的进深。 采用这个模数有很多原因在后面,比如说这对应了地面层的旋转门的开合半径,门向外打开后仍然是被限定在空间范围里。最终,在东边就形成了一个有进深的立面。它会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朝东大面积的透明面形成相对有利的光条件,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太多的直射光会干扰到这个空间,更多是从海的方向进入空间的漫射光;其次,东侧立面的进深也使其具有遮阳作用,即使在大概上午10点之前来自东南方向的直射光,也会刚好被1.2米进深中的出现的横向扁梁所遮挡,不会照射到阅读区域,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光环境。

9.jpg

我们在阅读空间的屋顶上开了通风口,光线会穿过这些孔洞,在下午的某段时间在室内形成游移的光斑,造成一种光的现象,一种精神性的暗示。但因为这些孔洞都是有深度的,所以这些光斑在室内停留的时间也非常有限,而且由于它们的尺寸很小,所以也不会对人产生过分的阅读干扰。

这些其实就是在每一个剖面跟它空间功能的对应。当然在实现这个功能的同时,我们也从空间的气氛考虑,包括在某一些特定的时间,人能够感知到空间中的一些现象,但设计的出发点是功能。

在方案阶段我们通过模型来控制光线。我们制作1:20的模型在太阳光下的进行实验;也会在室内用雷射灯模拟太阳大概的运行轨迹,然后去感知这个空间从早上到晚上大概的光线气氛。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非常精确的时候,比如说那些屋顶孔洞的角度,我们是希望它能接收阳光,因为孔洞很深嘛,所以如果角度算的不对,那阳光就有可能下不来,所以需要处理这么精确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计算机去模拟一年中某段时间太阳的精准入射角然后形成的效果。但是整体的光气氛都是拿具体的大模型加上建筑师的经验去设计推敲的。

12.jpg

gooood: 我对您所说的建筑作为一个物体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从您前面的回答我可以感觉到,无论是选材还是选址,都在为强调物体这个概念而服务。我觉得,对于物体这个概念,可以从物体的Affect和Effect两个方面来讲。关于Affect,我觉得您创造的是一个需要“寻找的物体”(Found Object)。它刻意与城市保持距离,需要被逐渐接近然后发现。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物体在当代的建筑中是少见的。因为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在消费文化下产生的“迫切的物体”。类似“寻找的物体”,即使存在,也是往往出现于私人项目中,比如住宅。那么,“寻找的物体”(Found Object) 这个概念是您最近所在思考的吗?如果是,您是否可以深入的讲一下。

董功: 这来自两个层面,从比较逻辑的层面上来讲还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项目本身的特质:一个是它的功能的特质,一个是它场地的特质。换句话说,因为我们有在这个地点上做一个图书馆这样一个需求,所以才有一系列的对于寻找的一种介入方式,一种塑造。 比如说它换成一个食堂,或者说一个更具普遍性的功能空间,可能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这个项目先天条件的一个影响。关于这个场地本身,也是先于建筑师出现的,所以才有建筑师之后去慢慢接近寻找的过程,如果这个地段就出现在城市里的话,我想也不会存在这么明显的一个关于“寻找”这样一个过程的塑造,所以我觉得这肯定是跟这个项目的特点有关的。

另一个层面也跟人的体验有关系。我回想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几次关于建筑的经历,比如朗香教堂,其实也是经历系列过程才进入建筑,只不过那个海滩的环境换成了一个山。朗香教堂在山上,去教堂的人从山坡下面开始走,沿着到路往上,经历一个慢慢期待的过程。建筑和环境的这种关系,是一个关于建筑学本身的重要话题,也就是路径。建筑的路径可以从进入建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开始。这是一个心理积累的过程,是主观和客观共同的作用。

13.jpg

gooood: 在其它项目中也有类似的探索吗?

董功: 有。这种所谓的人在线性空间中的接近寻找,或者说经由路线去体会一个建筑,在其他建筑里或多或少都有存在。

比如营口的万科展示中心,首先考虑了建筑在大尺度下和城市的关系,然后是在人逐渐和建筑接近的时候,建筑所呈现的状态。这种状态包括人们开始从沿着具体某条步道向观海的平台上行,彼此间的距离以及身体和建筑的关系。因此该项目也是主客观共同作用产生才显现出这种特质。

gooood: 建筑所处的这样的独特场所,固然为“寻找的物体”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先天环境,可是如果类似的概念假如要运用在身处城市中的建筑上,您觉得有什么挑战和策略可以实现它呢?

董功: 在密集的城市格局里你不可能去创造一个像在沙滩上需要让人走几百米才能到达的目的地,因为城市中连续的街道而导致人和建筑的距离本身没有那么大。若单纯做概念引申,无非是人在接近建筑过程中的体验。绝对意义上看,将其直接运用到城市里是不太可能的。

14.jpg

gooood: 如果从Effect上来讲,我想要仔细的看一下这个“物体”的“功用” (Utility)。首先,我觉得建筑作为一个物体,和其它的物体, 比如说石头或是锤子,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个物体有内部,所以这个物体内部与外部共同产生的“功用”是我所想要关注的。如果我们看一下这个物体的形状,它是一个比例接近一比三的长条形,而不是一个方形,这就意味着它有先天的方向性,同时在场地上与海岸线平行放置也加强了这个方向性。这让我想到了John Hejduk的“墙宅”(Wall House ),墙宅用一面墙分出了截然不同的两边,我感觉您的这个有方向性的物体也分出了两个场所,同时它也就成为了沟通这两个场所的过渡媒介。如果我们进入这个物体内部,就不得不说您对于剖面的处理,与这个物体作为两个场所的过渡媒介不同的是,剖面的变化产生于这个物体的长轴,而过渡产生于短轴,我感觉,这些剖面的变化,产生了长轴方向空间的拼贴。不知道您是否认同我的理解,当您在设计这个物体时,是如何考虑这两个轴线的?如果仔细讲的话,关于短轴的过渡,具体落实到对于这个物体的设计上,在流线,空间组织,空间收放上,是如何创造这样一种过渡的?

董功: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咱们一个一个说吧。首先是物体的这个概念,我觉得这里面提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物体的外部和内部,在我看来呢,虽然发生在同一个物体上,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有非常不同的指向性的。

我觉得这个物体的外部,也就是在非常开阔的海滩上,有这么一个坚硬物体的存在,更多表达的是一个构筑物和近乎有危险感的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 从这片海和海岸的关系,包括跟后面陆地的关系,我们产生了建筑像是放在沙滩上的物体的设想。这种不和某一个坐标点固定的状态是我认为在这个项目里面反映建筑和场地的一种非限定关系。因为场地引导我们希望去塑造一种面对环境的方式。所以这个房子并没有建筑师强加的那种扎根于某个坐标点的感觉。所以图书馆更物体化而非建筑化。同时这种思路也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房子和地平线在剖面上的关系是相对持平的状态,既不嵌入也非升起,那种被“放”在沙滩上的感觉被强化。

针对物体的内部,实际上是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进到房子后,那种物体感便荡然无存。内部呈现出来的空间和人的尺度上的关系,让人可准确获得尺度感。这个项目中“物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对应的是自然,一个对应的是人。

至于物体的方向是和先天场地条件有关。我们强调房子和场地(沙滩和海)的关系,长向1:3的盒子从逻辑层面实现了建筑内部空间和海的呼应,铸造出一系列人在建筑内部对海的体验,这是短向面海不可实现的,这也是直觉的判断。同时长向的物体由于它的方向性,自然而然地在人与海之间形成某种“屏障”,于是就产生了经营从人与海被建筑隔离,到人在建筑中面对海的空间体验序列的可能性。

这三个层次的空间体验是我们一开始希望创造的,我们希望由此去揭示人和海之间关系的可能性。从路径讲,几百米以外当你接近这个房子的时候,到达室外的西侧是看不到海的,但是你通过南侧地面层穿透空间面海的“取景框”便能看到海。房子内部的空间也提示接下来要和海发生的一系列关系。然后我们会沿着一堵实墙接近入口,这个时候依然跟海隔绝,但当你经过这个入口一转而进入房子,面对玻璃旋转门,大海便出现了。但是一层所有的玻璃旋转门构建相对密集,加上每两个旋转门之间又有混凝土扁柱结构,所以实际上这个时候看到的海并不开阔反而相对局部。接下来,人背向海沿着楼梯走到2.5米标高,再回头看便能看见一个直接面海的,20米通长的横向水平窗,这是房子里最重要的人和海视觉上的连接。

15.jpg

整个这一套路径在小范围中通过人和海之间的分隔和联系,考虑人的行为动作所形成的视点高度和视角, 此中循序渐进对海进行感知。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在其中身体的游移,游移过程中,身体的高度通过空间的设置和海景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积累独特的海之体验,最后才诠释完整的人和海的关系。

长轴是一个单纯的,面对大海的不同透明度和不同视窗的定制。有两点是关键思考点,第一个是定制的本身意义在于人在建筑内部中的身体移动是串联这一系列感知的重要途径之一,即空间体验导致整体感知:在经历相对精致明亮的空间后,当你走进小尺度且黑暗的阅览室空间的时候,前后两个空间的光环境体验和空间体验便相互叠加了。另外一个细节是房子里的潜在模数,比如说有一系列的隙缝都是30厘米宽,这个隙缝有的时候会出现在空间对海的端头,有的时候会出现在弧线屋顶与地面交接处,有的时候会出现在平台上两堵墙垂直方向面对海的隙缝。

这一系列出现在路径上的模数重复也是对人的一种暗示,以同样的宽度,唤起人对之前的同样宽度的记忆。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面对人的,把空间融化成某种连贯体验的语言技法。

gooood: 关于长轴的空间“拼贴”,您在设计时所希望达到的是如何的目的,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选择这个“拼贴”中的单个空间的形式的?

董功: 每一个空间的光环境和对海的视线都是从功能出发的,从对应空间的人的行为出发的。高7.5米的阅览室在剖面是最大最重要的主题空间,这个空间对海有明确的方向性,弧线也同时限定了这个方向,让空间整体朝海打开。由于朝东,所以在保证海景视线通透的情况下,这个透明的面又可以在大部分时间为空间引入适宜阅读的漫射光。

虽然起点是功能,但是在设置的时候需要考虑空间当中的某种隐含关系以串联这些空间。和一般建筑非常不同的是,这个建筑中是没有走廊的,如果你仔细的看平面会发现空间之间的串联完全是穿越型的。从入口一层低矮的空间进入阅览室,从阅览室进入到冥想空间,从冥想空间进入到旁边的平台,从平台进入到最端头的活动室等等,这一系列空间之间的转换是直接地在空间当中发生的,而不是通常意义上从一个房间进入到另一个房间是需要先走出房间通过走廊再进到下一个房间。

22.jpg

所以我觉得这一特征也是强化这个空间体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换句话说,如果在这个平面类型上一系列空间是通过走廊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空间之间的关系是需要通过走廊来过渡,体验便不成立。比如从阅览室进入到旁边的冥想室,明暗感知瞬间产生变化,面对海的体验瞬间发生转变,这种体验的叠加如果还需要人通过走廊体验便不存在了。这种瞬间的空间过渡在强度上保证了这种定制关系的体验。 我希望创造的是人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外一个空间的瞬间转换。所以没有走廊是前提。当然也跟这个图书馆的面积有关,如果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建筑,这个关系逻辑也许就不成立了,因为会涉及到管理上问题。

gooood: 请总结下两个轴线在您设计时是如何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董功: 简单的说就是短轴实际上是每一个空间在表达空间和海之间的关系,而长轴实际上在表达人和每一个空间体验的一种次序的关系。

gooood: 最后,再回到“寻找的物体”这个概念上,这个物体的内部和外部,是如何共同产生这样一种“寻找”的?

董功: 我希望在海边塑造一种具体的,可以被阅读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个对海以及人和海之间关系的诠释,空间是一种揭示这种关系的媒介。人体验建筑是有时间性的,从开始一个相对从很远的地方走进这个建筑,这个建筑在一个非常空旷的自然中让人产生出一种期待,然后期待被积累,直到人进入这个建筑中,这时建筑从一个物体和自然的格局便转化成一个空间和人的关系,每一个空间都塑造了人和海的关系,包括人在不同空间中移动的记忆叠加,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线性的,变化着的体验。

25.jpg

关于该项目的更多信息

设计是从剖面开始的,图书馆是由一个主要的阅读空间、一个冥想空间、一个活动室和一个小的水吧休息空间构成。我们依据每个空间功能需求的不同,来设定空间和海的具体的关系,来定义光和风进入空间的方式。

阅读空间

海,气象万千,随着季节的交替和时光的流动不断演变,像是一出以自然为主题的戏剧。于是我们把最重要的阅读空间理解为一个“看台”,逐渐升起的阶梯平台会让空间中不同位置的人更不受阻拦地看到海的景象。空间朝海一侧,一层是一道完全由玻璃旋转门组成的活动的“墙”。在天气好的时候,“墙”被完全转开,形成空间内部与海更直接的开放关系。这道活动的“墙”的上方,是一条横贯空间的水平海景视窗,成为整个空间看海的焦点。为了规避任何一个结构杆件对透明视窗的干扰,屋顶的荷载完全依赖视窗上方的钢桁架支撑。桁架内外两侧均为手工烧制的玻璃砖垒造而成的半透明的墙体,一方面使内部桁架结构若隐若现,另一方面,这种半透明对光线的敏感,可以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在建筑的内外,映射出不同光的颜色和氛围。

弧线的屋顶朝海的方向张开,暗示着空间的主题。同时,弧线也有助于实现屋顶在东西和南北两个维度上的结构的大跨度。屋顶上阵列设置的30厘米直径通风井道,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电动开合,进一步带动室内空间流动。在一年当中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从下午一点到四点左右,阳光会穿透这些细窄的风道,在空间中洒下慢慢游移的光斑。

冥想空间

冥想空间位于阅读空间一侧。相对于阅读空间的明亮、光线均质、开敞、公共,这个空间是幽暗的、有明确光影的、封闭和私密的。空间东西两端各有一条30厘米宽的细缝和外部相联系,一条水平,一条垂直,太阳在早晨和黄昏透过缝隙,为这个空间投射出日晷般的光束。下凹的屋顶,进一步降低空间的尺度,而凹形的上方则形成一个户外平台空间。在这里,人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却看不到海。

活动室

活动室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空间,考虑到其内部活动有可能产生的声音干扰,它和阅读空间由一个户外平台区隔。顶棚上朝东的天窗和西墙上的高侧窗分别收纳一天中不同时间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空间中映射出同时出现的暖光和冷光交叠现象。

如果可以将这个房子沿南北长向剖开,就可以更清楚的察觉这一组空间各自诠释着每个空间与海的具体的关系,而串联这一系列关系的要素,恰恰是人的身体在空间的游走和记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谷德设计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