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中国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会展 | 教育 | 人才 | 商务 | 联盟 | 招标 | 读书 | 土人景观 | 北大景观
文章 | 图库 | 图纸 | 视频 | 植物 | 博客 | 论坛 | 工业遗产保护 | 景观毕业展 | ASLA | IFLA
中国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上海世博会功能
  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后续利用
  永久性专题博物馆
主设计师
  何镜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浙江大学紫金校区、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江南大学校园、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佛山电力大厦深圳科学馆、中国市长大厦、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等
设计理念
  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

  斗冠造型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这种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
技术亮点
  造型层叠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减少了降温所需的能耗。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

  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设计者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此外,中国馆的制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用电负荷,建筑的节能系统将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

  中国馆不仅通风性能良好,还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雄姿初现 第一抹红 通电试验
主题结构封顶 外立面“红衣” “中国红”施工现场
1.古老“三斩斧”与现代加工完美结合 2.上海世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红由4种红色搭配
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揭秘“东方之冠” 4.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向世界亮相――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向世界亮相
5.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上部冠型结构外立面“红衣”初现 6.世博会中国馆红得有学问 色彩设计师揭秘
7.世博会中国馆年底竣工 “中国红”闪耀夺目 8.新地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评论:上海世博会美国馆VS中国馆——平常之心与宏大叙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7-1号北大科技园创新中心401室 邮编:100080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