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桑风雨,目前大运河在航运、水利等方面仍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大运河的发展和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大运河绵延数千里,贯通多个省市,在管理和保护规划过程中缺乏整体性。运河两岸遗迹众多,但无人梳理,造成“公地悲剧”。对于大运河的保护,早在1990年就有民间呼吁,多年来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业界学者都心系着大运河,2004年北京大学组织了对大运河全面考察,引发了更多的社会人士共同关注大运河的命运。大运河需要科学、合理、系统地整体保护,我们期待民间和学术界共同携手挑起大运河保护的重担……

京杭大运河之遗产风韵篇

古代风貌—大运河的历史

作为历史上最重要的南北漕运通道,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京杭大运河两岸留下了无数令后人感慨不已的文化遗迹。有学者这样形容: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德州段

     

聊城段

 

钱塘江、西湖段

     

苏州段

 

天津段

     

镇江段、扬州段

 

北京段、通州段

     

济宁段

 

沧州段

今朝之美—大运河的风情

北京境内运河
(北运河,通州)

 

天津境内运河
(北运河,天津)

     

天津境内运河
(南运河,静海)

 

河北境内运河
(南运河,沧州)

     

山东境内运河
(北运河,临清)

 

山东境内运河
(位临运河,临清)

     

山东境内运河
(梁济运河)

 

江苏境内运河
(不牢河,邳州)

     

江苏境内运河
(中运河,宿迁)

 

江苏境内运河
(里运河,高邮)

     

江苏境内运河
(江南运河,常州)

 

浙江境内运河
(江南运河,余杭)

    [详细]

日常剪影—大运河与百姓生活

骆马湖(徐州) 历史上重要的水柜

 

友好的运河人正在手绘地图(静海)

     

河堤上的“交流场所”——最好的听运河故事的地方(静海)

 

热闹的运河农贸市场(吴桥)

[详细]

大运河保护事件

2004-07-05 北京大学从7月2日至8月5日由俞孔坚和李迪华老师带队组织全面考察大运河,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承担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04-12《杭州大运河国际旅游区旅游策划与城市概念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2006-01《央视论坛》特邀朱炳仁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的俞孔坚教授就京杭大运河的创新"申遗"作了深入的阐述。

2006-04-17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接受《小康》采访再次感触2004年的大运河考察。

2006-05 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

2007-09 “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杨州挂牌。

2007-10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项目《为实现整体保护目的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圆满结题。

2007-10-30 北京大学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提出建议。

2008-03-24至25 由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会议暨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研讨会在杨州召开。

2008-07-20至30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京杭运河考察。

2008-07-24 由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组织的北京大学京杭运河绿色考察团来到扬州开展以京杭大运河保护为主题的宣传、调研活动。

2009-04-04 北京大学文化遗产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曲阜尼山书院隆重举行。

2010-09-10至13 2010年ASLA年度会议上由俞孔坚、李迪华老师指导,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奚雪松,硕士研究生陈琳、许立言完成的作品“变化景观中的中国大运河遗产探寻”获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国际学生竞赛奖中的研究类荣誉奖。

2011-12 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专家委员会委员俞孔坚负责的“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研究课题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2-04 《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新书面世。

2012-04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日前在扬州举行。

2012-05 完成各遗产点保护维修和申遗河道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之思考分析篇

大运河拥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大运河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它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它体现了人与大地、自然长期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
(1) 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 起到彰显民族身份和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
(2) 作为区域城乡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保障, 具有输水、航运和灌溉等现实功能的价值
(3) 作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价值, 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格局
(4) 运河还具有作为潜在的休闲通道的价值,是国民身心再生和教育的战略性资源。强调只有用完全的价值观充分认识运河廊道,并处理好现实的功能需要与这些价值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保护和利用好运河遗产及其相关资源,使之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考察现状

生存状态:断流、污染、非物质文化流失等等
现存问题:治理方式错误、盲目开发房地产项目、大量修建仿古建筑、随着社会发展,其原始功能消除,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日益凸显。

运河申遗,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事实上运河沿途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有些地段运河水早已断流,有些地段河道甚至难辩踪迹,有些地段生态环境恶劣,污水横流,有些地段运河文化遗存遭到“建设性破坏”,有些地段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大运河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

在必要的历史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并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

第一个层次是遗产廊道宏观尺度上的保护战略,包括遗产廊道范围的划定、廊道区域内诸遗产元素的判别、廊道遗产元素空间关系的重建等;同时制定所涉及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包括已列入或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运河文化线路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运河诸遗产要素历史空间关系的重建,即运河文化线路的识别和判定。

第二个层次是遗产元素尺度上的保护设计导则,包括如直接涉及的单体和群体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导则的制定,并结合具体运河道提出断面保护设计导则、护岸设计导则、游道设计导则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诸遗产元素的价值认识和评价。

大运河保护之社会行动篇

大运河保护之民间在行动

民间人物

2007年7月30日,徐林正骑车从北京出发,这一路除了骑车、徒步、搭船,两个月里没有使用过其他交通工具。《骑车走运河》都是骑行过程中即时写下的日记,他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大运河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并将这些一一记录。对徐林正来说,大运河之旅是一次精神之旅,不仅让他有了新的收获,更让他坚定了自己骑车走世界的梦想,对中国乃至全球“线性文化遗产”作一个系统的考察。 [详细]

民间组织

·大运河遗产小道(GT)介绍:

目标是:开拓出一条沿大运河可以骑行/步行的小路“大运河遗产小道”(Grand Trek),简称为“大河小道”,英文简称为“GT”。“GT”无疑将是世界上最长的多功能遗产小道;也是能够放纵你最大运动量又减少碳排放的完美方式。

京杭运河联谊会作为致力于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构建GT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2009年的4月“GT探索计划”,就是发动运河沿线的爱好者分区段或分城市的探索运河文化遗产线路,在不久的将来把各地的探索成果连接起来,GT将拥有一条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遗产行走线路。我们的行动需要大家支持,让我们一起来行走在“大河小道”之上。

·大运河遗产小道(GT)在途中:

大运河发现之旅

 

大运河印象

 

淮安大运河探访活动

   

济宁运河联谊会

 

临清古城胡同探访

 

运河古城 临清-鳌头矶

·“京杭大运河新闻调查活动”启动
·大学生台儿庄探访大运河活动

 

·2011年国庆节临清运河文化保护协会揭牌
·2010年“千里大运河骑行 今春再出发”

·大运河遗产小道(GT)的感悟:

大运河——被忽视的文明 中国大运河是人工的杰作,这只是表象。围绕着水,人与自然进行了你中有我又我中有你的较量,我们称作“有取有予的史诗般的战争”。大运河究竟有多长,取决于我们的目光可以看多远。[详细]

大运河保护之学术界在行动

俞孔坚 :任何一个中国大学生,一生中如果没有骑车走大运河的话,他这一生是不完整的。将大运河研究清楚了,也就把中华民族的“身份”搞清楚了,不管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带有显著的民族特性。

·学术评论: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李迪华:我坚信:如果每年有一百万人走在京杭大运河的路上,就可以形成一个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新型产业,大运河会因此变得更加年轻而有活力,会给沿线城市乡村和人们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大运河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才会受到普遍重视。[详细]

·大运河:中华文化"身份证"
·构建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系统延续伟大自然和文化生命奇迹——骑走京杭大运河的感想和希望

梁白泉 我不会轻言放弃
因早在1990年就明确提出"运河是文物"的观点,他被媒体称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第一人"。这位老人和大运河一起首次闯进我们的视野…[详细]

 

刘庆柱:隋唐运河与京杭运河不可同日而语
隋唐大运河遗址与京杭大运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也是无法相比的。正如现代"摩天大厦"…[详细]

 

朱炳仁:再谈中国大运河“零保护”
中国大运河,这条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河流,千百年来沟通着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详细]

 

张燕瑾:“大运河保护”问题献疑
随着大运河“申遗”问题的提出,有关大运河的保护、运河两岸城市的文化建设等相关问题,也成了人们…[详细]

             

张廷皓:淮安地区运河及相关水利遗产研究
中国运河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一个对水有着极大…[详细]

 

舒乙:清除污染 大修民居 为大运河洗脸整容
说到大运河,我很高兴,沿河各地几乎没有例外全都在动,为了保护它,为了申遗,都有…[详细]

 

秦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出新旧对立的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几乎是突然降临,但已悄然引发一系列文化价值观的重大变革…[详细]

 

李殿魁: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应抓住重点 抓出成效
航运是京杭大运河的本质和生命,是未来大发展的动力。 从历史上看,京杭大运河不仅是…[详细]

大运河申遗日程倒计时

2012-06 国家文物局将最终确定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的范围

2012-09 完成相关立法、规划工作并颁布实施

2013-01 国家文物局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申请

2013-06月 前全部完成遗产保护、展示、整治等各项工作

2013年7至8月 国际专家来华考察

我们期待 2014年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与运河保护相关的人物检索

结语

任何时候,提到遗产两个字,人们往往莫名地生起乡愁。精神故乡的迷失,让现代的人们乡愁越来越浓。这乡愁不是怀旧,而是反省。也许只有在今天,大运河申遗才成为可能,这个故事本身也是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遗产的大运河以及其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的文化资产,是未来遗产廊道旅游面向世人展示的重要"图景";而与大运河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湿地、林地、农田等区域景观和环境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则是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沿运地区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大运河遗产"图景"得以完美呈现的重要"图底"。

我们呼唤 提升公众对大运河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保护意识,总结和宣传各地在保护与发掘运河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方面的经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明。

景观中国简介 | About me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投稿中心 | 建议留言 | 操作帮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
景观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