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环境渐被重视 楼市后景观时代到来
admin
2003-04-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国外很好的欧陆风情搬到中国为何常常被人嗤之以鼻?南国的园林为何引入北京就变了味道?水景住宅为何变成鸡肋?沙盘中的“动人”园林入住时为何变成广场砖?买房时颇有面子的大
国外很好的欧陆风情搬到中国为何常常被人嗤之以鼻?南国的园林为何引入北京就变了味道?水景住宅为何变成鸡肋?沙盘中的“动人”园林入住时为何变成广场砖?买房时颇有面子的大广场用起来却并不方便——在房地产市场渐趋成熟的今天,社区环境的作用已毋庸置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种种困扰着开发商和购房人的环境设计与建造误区。
经历了从开始以堆砌广场、草坪为主,没有景观的“景观社区”到后来以“硬铺装”为主,并开始对水景,林景做概念、做尝试的“景观时代”,随着北京房地产市场逐渐步入成熟与完善,真正符合北方环境特点、研究人的尺度,突出文化特点的“后景观时代”正在悄悄来临。
从“工匠”到“艺术家”
在以往的项目中,人们常常无奈地看到毫无遮掩的平板的草坪,一年三季废置无用的水景,与社区环境或所处区域完全不搭调的建筑、广场和雕塑,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提醒人们,景观设计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后景观时代”的开发商需要摆脱“工匠”的地位,担当起“艺术家”的职责,不仅将项目当作商品来打造,更当作艺术品来琢磨,不仅琢磨社区自然环境,也努力为社区人文环境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精品项目,带给业主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生活。
美丽的错误
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景观关注”,在声势上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越来越多的项目,还在沙盘和图纸的阶段,就用“景观优势”为购买者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景观梦。然而当图纸成为实景、沙盘成为现房的时候,购房者常常会发现,景观梦变了样。
在市场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时候,不排除有开发商偷工减料,“景观缩水”的情形产生,比如京城楼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某项目“会飞的湖”事件。可是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开发商有心在景观上玩弄花招。那些在国外风情万种的“欧陆风情”,移植到北京的项目中也许就变得别扭滑稽;那些在南方项目中屡试不爽的景观设计高招,在北京的项目中也许就是不灵;效果图上精彩绝伦的广场和雕塑,实际中也许会显得大而无当,没有人气……
“景观优势”中也许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但具体到项目运作上,因地制宜却是关键。
景观——北京的优势与劣势
必须承认,在北京做景观并不具备极大的优势,北京本身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要把它建成一个美丽的景观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做不了大片的水景,植物生长也受到限制。
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需要开发商把环境当作一个严肃的课题来探讨,摸索出适合北京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做简单的复制和移植工作,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房地产发展中保留个性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营造项目环境的时候,不应该是选择最好的,而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更要把整个城市看成一个大的环境,把项目景观融入城市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的某些劣势,在巧妙的运用下,反而可以成为优势。例如分明的四季会使得小区景观随着时节的流动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北方有冻胀、结冰、蒸发消耗大等问题,那么水景应当强调的是实体与意境的交融。局部听到水的声音,看到一些水滨清心布局的石头,联想到石下有淙淙的小溪;或者将水道和水底设计成美丽的图案、雕塑,即使在没有水的时候,也会是很好的景观。
“后景观时代”的领跑者
正如所有处于起步之初的事物一样,京城楼市项目景观设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后,开始步入从“有”到“出精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理念的碰撞,理论与现实的磨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开发商、业内人士、购房者来共同关注和探讨。
值得庆幸的是,在当前的北京房地产市场,这样的关注和探讨正越来越吸引人们的视线,一些比较有眼光、有实力的开发商也在“后景观时代”的环境建设担起了开路先锋的角色。
冠城园是“景观时代”较好实现环境的代表,其全地下步行社区、江南园林的设计在当年非常难得,多年来成为房地产业内观摩的重点小区。
万科星园三期水榭花都则是“后景观时代”的领跑者。其在社区景观、环境建设上做了新的有益的探索。该项目西侧200米规划为占地13000亩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市区最大的天然绿肺;在小景观营造上,项目景观设计邀请著名设计单位美国贝尔高林担纲,绿化率达到62.55%,近5000平米中心水景,小区内引入多种树木、绿植;同时万科水榭花都还成功地运用多种水景因素,中央水景区近5000平米,运用了枯山水的手法,即使在冬季放干也能自成风景。
另外,从去年9月开盘邀请欧洲乐团演出,到组织了意大利文化主题沙龙、文化艺术活动月等活动,直到最近承办“房地产商与环境艺术的激情碰撞”主题研讨会,万科水榭花都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上也进行积极探索。据悉,项目还将在4~5月份展开环境艺术运动,届时芭蕾舞、戏剧、雕塑展、摄影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与优美的社区环境相得益彰。
文/文景
经历了从开始以堆砌广场、草坪为主,没有景观的“景观社区”到后来以“硬铺装”为主,并开始对水景,林景做概念、做尝试的“景观时代”,随着北京房地产市场逐渐步入成熟与完善,真正符合北方环境特点、研究人的尺度,突出文化特点的“后景观时代”正在悄悄来临。
从“工匠”到“艺术家”
在以往的项目中,人们常常无奈地看到毫无遮掩的平板的草坪,一年三季废置无用的水景,与社区环境或所处区域完全不搭调的建筑、广场和雕塑,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提醒人们,景观设计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后景观时代”的开发商需要摆脱“工匠”的地位,担当起“艺术家”的职责,不仅将项目当作商品来打造,更当作艺术品来琢磨,不仅琢磨社区自然环境,也努力为社区人文环境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精品项目,带给业主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生活。
美丽的错误
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景观关注”,在声势上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越来越多的项目,还在沙盘和图纸的阶段,就用“景观优势”为购买者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景观梦。然而当图纸成为实景、沙盘成为现房的时候,购房者常常会发现,景观梦变了样。
在市场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时候,不排除有开发商偷工减料,“景观缩水”的情形产生,比如京城楼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某项目“会飞的湖”事件。可是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开发商有心在景观上玩弄花招。那些在国外风情万种的“欧陆风情”,移植到北京的项目中也许就变得别扭滑稽;那些在南方项目中屡试不爽的景观设计高招,在北京的项目中也许就是不灵;效果图上精彩绝伦的广场和雕塑,实际中也许会显得大而无当,没有人气……
“景观优势”中也许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但具体到项目运作上,因地制宜却是关键。
景观——北京的优势与劣势
必须承认,在北京做景观并不具备极大的优势,北京本身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要把它建成一个美丽的景观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做不了大片的水景,植物生长也受到限制。
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需要开发商把环境当作一个严肃的课题来探讨,摸索出适合北京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做简单的复制和移植工作,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房地产发展中保留个性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营造项目环境的时候,不应该是选择最好的,而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更要把整个城市看成一个大的环境,把项目景观融入城市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的某些劣势,在巧妙的运用下,反而可以成为优势。例如分明的四季会使得小区景观随着时节的流动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北方有冻胀、结冰、蒸发消耗大等问题,那么水景应当强调的是实体与意境的交融。局部听到水的声音,看到一些水滨清心布局的石头,联想到石下有淙淙的小溪;或者将水道和水底设计成美丽的图案、雕塑,即使在没有水的时候,也会是很好的景观。
“后景观时代”的领跑者
正如所有处于起步之初的事物一样,京城楼市项目景观设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后,开始步入从“有”到“出精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理念的碰撞,理论与现实的磨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开发商、业内人士、购房者来共同关注和探讨。
值得庆幸的是,在当前的北京房地产市场,这样的关注和探讨正越来越吸引人们的视线,一些比较有眼光、有实力的开发商也在“后景观时代”的环境建设担起了开路先锋的角色。
冠城园是“景观时代”较好实现环境的代表,其全地下步行社区、江南园林的设计在当年非常难得,多年来成为房地产业内观摩的重点小区。
万科星园三期水榭花都则是“后景观时代”的领跑者。其在社区景观、环境建设上做了新的有益的探索。该项目西侧200米规划为占地13000亩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市区最大的天然绿肺;在小景观营造上,项目景观设计邀请著名设计单位美国贝尔高林担纲,绿化率达到62.55%,近5000平米中心水景,小区内引入多种树木、绿植;同时万科水榭花都还成功地运用多种水景因素,中央水景区近5000平米,运用了枯山水的手法,即使在冬季放干也能自成风景。
另外,从去年9月开盘邀请欧洲乐团演出,到组织了意大利文化主题沙龙、文化艺术活动月等活动,直到最近承办“房地产商与环境艺术的激情碰撞”主题研讨会,万科水榭花都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上也进行积极探索。据悉,项目还将在4~5月份展开环境艺术运动,届时芭蕾舞、戏剧、雕塑展、摄影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与优美的社区环境相得益彰。
文/文景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