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重现千年苏城变迁——规划古代馆先探

admin 2003-04-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距27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还有88天,届时,苏州规划展示馆古代馆将以精致的结构、精彩的主题,运用多种手段展示古城文化风貌――   苏州规划展示馆古代馆再过不到3个月时间将
  距27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还有88天,届时,苏州规划展示馆古代馆将以精致的结构、精彩的主题,运用多种手段展示古城文化风貌――

  苏州规划展示馆古代馆再过不到3个月时间将迎来参加世界遗产大会的海内外嘉宾,届时,500平方米的展馆面积内将如何展现苏州古城的千年变迁,而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年来苏州保护古城风貌所取得的成绩,又将如何浓缩在四个展示主题之中?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市规划局,对相关设计方案先睹为快。

  展馆结构 沿着“响屧廊”回望历史

  古代馆的外部空间以两侧偏廊和大门前庭院组成。庭院内作为展馆的前奏空间,将设置艺术砖雕,图案采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营造中起重要作用的罗盘、文字等纹样,配合亭、台、楼、榭、回廊、轩窗、庙宇以及苏州特色的水陆城门等作为基本造型因素,用于表现强烈的历史感和浓烈的文化气息。

  展示馆南面的两侧偏廊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两条现暂名为“历代纪年响廊”的廊道,顾名思义,行走时,会有响声传出。据介绍,这两条响廊的灵感得自吴王馆娃宫的“响屧廊”。廊道下部铺设空瓦罐,上铺块状金砖,行人经过,便会发出回响。该廊又是进出展馆的通道,铺地的金砖上镌刻以苏州建成至今重大事件的纪年文字,按顺序注明苏州历史上规划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进口为1万年以前的大事记,待人们入馆历经古城的初建至繁盛,回到廊道,便到了出口处,此时所注年代为1910年(宣统二年)。视觉、听觉和行走路线相伴相随,给参观者带来别样的感受。

  偏廊两边还设有碑廊,其上凿刻苏州古城规划建设名人绣像和规划事迹。根据初步方案,将有古城规划建设中的十大杰出人物在此亮相。依次为吴王阖闾,也是苏州城历史上首位行政长官;苏州建城史上首位规划设计大师伍子胥;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城建水利专家春申君黄歇,公元前248年徙封于吴地;唐代杰出诗人和文学家、曾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苏州人范仲淹,1034年任苏州知府,主持疏浚太湖水入海水道工程,治理水患;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在苏州期间,兴建吴宫子城、齐云楼、锦春园等建筑等;明代吴县香山木匠蒯祥;明代苏州吴江人、造园专家计成;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任江苏巡抚;晚清吴胥口木匠姚承祖,怡园藕香榭、光福香雪海梅花厅等传世杰作均出自他的手笔。先贤风采,一览无余。

  展览主题 从草创到繁盛的东方水城

  苏州历史悠久,值得展示的内容可谓不胜枚举。本着删繁就简、突出主题的原则,古代馆内选取了4个主题,其中3个分别从年代入手,展现某个时空段内的古城规划建设风貌,最后则抓住水城特色,进行全方位展示。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城,经多方选址,最终确定在姑苏山东北15公里处规划施工,史称阖闾大城,为吴国首都。阖闾城由外廓、大城和小城三套城垣组成,内外两条护城河绕流城垣,城内河道遍布全城,城墙高大宽厚,8座水陆城门更是建城史上的创举。城西丘陵峭拔,城东五湖交错,四周为沃野良田所环绕,交通便利,既有田园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该城是现在苏州古城的基础,其选址、规划和布局对苏州城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春秋都城就为规划馆的开篇所在。

  由于时代久远,文物缺乏,展厅更多以文字记录、图片演示为主,描述吴地建邦至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及当时的苏州规划情况。同时用模型来反映大城的概貌,例如虎丘等周边环境,防御、排泄、交通等多种城市功能,宫城、市肆与宫邸的位置等,都将被展示出来,使参观者对苏州发展的早期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唐宋时期苏州城市空前发展,此时的城市规划格局已具相当规模。唐宋名城成为展览的第二部分。

  展馆的重点和中心则是《平江图》模型,即将我国现存历史最久、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图―――南宋绍定二年所制的碑图《平江图》进行立体化,从城墙、城门、官邸到河道、桥梁、街巷等都通过模型再现。由于该图上的许多古迹、建筑现今犹存,古图与实景对照,韵味无穷。

  第三部分则是明清商城,着力表现苏州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情况,以及当时城市格局之下的生活图景。

  南宋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教育文化,其时的苏州空前繁荣,城市规模宏大,是太湖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著名的大城市。其时城市功能区的大致划分为:西北商市、西南行政中心、东南新兴商市、东北手工业,除了体现明清时期苏州古城的格局及规划外,元代苏州城墙的破坏与重建,《马可波罗游记》中描写苏州的文字等也将一一展示。18平方米大小的砖雕《姑苏繁华图》将是其中的亮点所在,通过虎丘――山塘――阊门――万年桥――胥门――运河――盘门――狮山等风物的表现,一展明清时期的姑苏繁华景象。

  东方水城是最后一部分的展示主题,主要将苏州在规划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和特殊贡献进行介绍。

  历经千年沧桑,苏州城址未变,而城内三横三纵加一环的水系也基本保持完整。千年以来,纵横交错的河道是苏州城的灵魂和骨架,稳定的河道体系保证了苏州城址的稳定,苏州古城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建城思想,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以东方水城为主题便是出于这一考虑。

  在这里展出的模型将以平江历史街区的局部为蓝本,即平江路以东、仓街以西、中张家巷以北、白塔东路以南的范围,着重展示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独具一格的苏州水乡城市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秀丽水城风貌。参观者还可一睹水埠洗涤、船行水上等枕河人家的生活场景。

  展示手段 从陶模到多媒体

  作为首次兴建的规划馆,在展示方法上也颇显巧思,不拘一格,这在古代馆中已充分体现。

  模型是最惹眼的,春秋都城的模型采用陶质,与当时苏州建筑主要为土质的史实相印证,反映当时建筑风貌;将宋时平江图立体化的的则是木质模型,屋宇、桥梁极为精致;明清风格的河陆并行、双棋盘格局,用PVC材质的模型,反映的基本上是现存的建筑和城市格局。3种材质的模型反映了3个时代的不同风貌。

  展板本身并不新奇,但其最为可贵的是在展板制作中充分利用了本地的手工技艺,苏绣、缂丝、木雕、砖雕、桃花坞木刻年画,铜雕、锡器等形式都被运用进来,在展现苏州古城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的同时,人们也不能不为苏州古往今来精湛的手工艺水平而赞叹。

  实物是弥足珍贵的展品,因遗留物不多,只能用以点缀,诗集、古城砖、井圈、砖雕门楼等都是极好的道具。

  图片和多媒体则用于表现展馆中不能充分展示的内容,诸如历代保护古城的措施、方法,规划、建设的变迁,以及历史上对苏州建设规划贡献杰出的人物等,参观者可以从这两种展示来了解。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