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代表委员评说林业生态建设 拥抱绿水青山的中国大地

admin 2003-03-21 来源:景观中国网
  又是一年春草绿,雨润神州大地新。   “全国造林绿化取得历史性突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城市绿化步伐全面加快……”   在3月12日
  又是一年春草绿,雨润神州大地新。

  “全国造林绿化取得历史性突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城市绿化步伐全面加快……”

  在3月12日第25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高度评价过去五年我国国土绿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过去五年里,我国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牧还草……这一项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生态工程,正在迅速改变着祖国的山河面貌,延伸着中华大地的绿色,改善着人民的生活环境。

  代表委员在审议和讨论报告时,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更要下大力气抓好林业生态建设,让人民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中国大地上的绿色正多起来

  北京的天变蓝了,鄱阳湖变大了,内蒙古的草长高了、延安荒岭上的树苗长大了、长江上游的水清了……

  人们注意到,“两会”召开以来,代表委员带来各地建设的成就中,绿色的信息多了。

  陕西省延安市市长张社年代表说,退耕还林已使延安变绿了。到去年底,全市退耕还林验收合格面积463.46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4260平方公里。目前,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突破8800万亩。

  黑龙江省伊春市市长李延芝代表兴奋地对记者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伊春的生态开始恢复。2002年森林覆盖率比1998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许多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又开始出现在森林中,在公路上开车,时常会有野鸡、狍子、鹿撞上来。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长张东升代表说,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5年间,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流入长江的泥沙明显减少。1999年以前,一场大雨过后,岷江、金沙江水要过一个星期才能变清,现在3天就可以变清。他所在的四川省仅去年一年,完成人工造林160万亩,飞播造林195万亩,封山育林120万亩。

  王有德代表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他凭借自己18年治沙经验预测:今年沙尘暴将弱于往年,因为沙尘源去年降雨量较大,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成效也正在逐步显现。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过去五年生态建设的这些数字,看起来更像是绿色交响曲中的一个个音符:全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5800亿元,是1950年至1997年投入总和的1.7倍。全国造林面积4.18亿亩,封山育林4.73亿亩,退耕还林573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8550万亩……”马福委员说。

  代表委员感叹,这五年国家用于国土绿化投资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历史上从未有过。中国大地上的绿色正多起来。

  中国大地需要更多的绿色

  “在新的形势下,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两句话引起了林业系统代表委员们的共鸣和深思。他们表示,在绿化国土的新成绩、新形势下,更应切实牢记这“两个务必”。因为,中国大地需要更多的绿色。

  内蒙古沙尘暴研究治理促进会主席陈寿朋代表在内蒙古生活了几十年,这几年内蒙古生态环境的变化让他欣喜。他说,“去年,许多地皮裸露的草场变得绿意葱葱。但是,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建设山川秀美的家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来自西部省区的一些代表提出,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压力还很大: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的2.9%。全国沙漠化土地2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将近五分之一,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北方每年因干旱缺水城市数以百计……

  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生态环境建设,既刻不容缓,只争朝夕,又是百年大业,任重道远。

  有的代表还指出,去年我国造林绿化面积首次突破1亿亩。全社会绿化意识进一步提高,各地正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热潮。但不可忽视的是,侵占绿地、破坏林木和非法捕猎的事件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适龄公民尚未履行植树义务,亟待在全民中进一步强化绿化意识。

  陈寿朋代表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不能动摇,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减轻环境的压力,如何进行环境和生态建设,成为重要任务。

  他认为,当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较差、依法治理不够是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多方面考虑,从长远考虑,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拥抱绿水青山的中国大地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由此,中国人民将迈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没有森林,现代化更离不开森林。世界上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穷山恶水的。”陈寿朋代表说,“如果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走向和谐,而仅仅是经济数字在某些方面有所增加,那么小康社会就不是全面的。今后5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也要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要求,到205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6%。如果按常规发展,完成这一目标需要100年时间。50年完成100年的任务,必须跨越式发展。王明义代表说,“我们一方面要发扬愚公移山志,大力植树造林,全面推进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一方面要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对外开放。”

  陈寿朋代表说,蒙古高原已成为世界的沙尘暴核心区之一。日益频发的沙尘暴给人类的健康、经济活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可以国际间合作的形式,加快蒙古高原环境的治理和生态恢复,并保证成果的安全性。同时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寻求既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又对当地和投资者切实有利的途径。

  “当前,我国国土绿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生态意识空前高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说,“1998年以前,国家用于林业的投资为147亿元,而1999年至2002年,国家用于林业的投资就达810亿元。仅从这二个数字的对比就能看出国家对林业的支持力度。”

  “森林具有清新环境,调节气候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张北县张北镇林业助理袁妙枝代表见人就宣传植树造林的好处。她说“树林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尤其春天树发芽的时候,你去地里,那种味道真是香啊!原来一年四季都是黄的,现在春天、夏天是绿的,秋天是黄的、红的,漂亮极了。”

  袁妙枝代表说,我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要金山银山,但更要绿水青山。只有有了绿水青山,才有可以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因此,对林业的投入不能减下去,生态建设的步子不能停下来。从我们张北的实践看,只要坚持几年、十几年,山河的面貌肯定会大变样。(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