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发布正式通告 欲建350米超高双子塔
admin
2003-03-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珠江新城欲矗超高双子塔
塔高350米按调整后规划方案南移,俯临腰鼓形新城中轴线与中信广场遥相呼应
本报讯今年1月22日,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通告,《珠江新城规划检
珠江新城欲矗超高双子塔
塔高350米按调整后规划方案南移,俯临腰鼓形新城中轴线与中信广场遥相呼应
本报讯今年1月22日,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通告,《珠江新城规划检讨》(以下简称《检讨》)成为指导该地区下一层次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依据。记者日前从规划部门获悉,根据《检讨》中的规划设计,两幢350米高的“孪生”超高双塔将在珠江新城崛起,与中信广场及南岸观光塔三点一线,遥相呼应,勾勒出广州市独特的现代化大都市景观。与此同时,原规划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将调整为80—230米宽度不等的腰鼓形开敞空间。
为保证珠江新城规划的延续性、保持利益平衡以及提高配套建设标准,《检讨》主要从地区发展策略、土地政策以及城市设计方面对原规划进行了调整。
新中轴线拟建腰鼓形开敞空间
《检讨》强化了新中轴线的空间、景观与环境,将原规划的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调整为80—230米不等的生态性绿色腰鼓形开敞空间,增加广场和绿化用地,设计了新中轴线系列广常《检讨》认为,作为广州CBD最主要的金融、商贸中心,珠江新城必须要有标志性的形象,成为广州天际线的新高潮。于是,原规划中两幢350米高的“孪生”超高双塔由北面靠近黄埔大道处移至南面珠江边,将引人注目地矗立于广州歌剧院、广州图书馆、广东博物馆和广州市少年宫之后。
据介绍,为了凸显“孪生”性,这两幢超高双塔各自的建筑面积均将超过20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也将力求一致。而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规划部门要求,双塔的建筑设计必须进行国际招标,并由专家把关。建成后,将成为广州市又一可与中信广场媲美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已有一些国际大公司对“双子塔”提出了建设意向。
现代骑楼村落风情交相辉映
根据《检讨》,珠江新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将变得十分精彩————东西向将形成现代骑楼商业活动轴线和珠江岸线景观走廊,南北向将形成珠江新城中轴线和猎德村落风情景观带;东西南北交织形成“井”字形的空间脉络。
高架步行平台贯通高层商务楼
《检讨》提出了由高架步行道、地下人行隧道、地面专用步行道构成的立体化步行系统。除了东西向的现代骑楼商业步行街外,《检讨》还要求,中轴线的高层商务楼之间要有高架步行平台连通,届时,人们可便捷地来往于楼宇之间,不必像现在这样绕出绕进了。据悉,珠江新城还将设置人行天桥两座、人行过街隧道20座。《检讨》同时明确了未来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广州歌剧院的选址,以及广东博物馆、市图书馆和市少年宫的选址。
会展中心区将变商务行政区
据介绍,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目前已在琶洲建成,原规划中占地近18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区(见上图)”将被调整为“商务/行政办公区”;“外事区”也已选址赤岗,原规划中占地25万平方米的“外贸外事区(见上图)”将被调整为“居住/商务办公区”,但美国领事馆仍规划建于此区。
由于上述部分用地功能发生了变化,珠江新城的住宅总建筑面积由原来规划的605万平方米调整为624·28万平方米,增加了19·28万平方米;商贸、行政办公总建筑面积为757万平方米,较原规划增加了118万平方米。
亮点解读
珠江新城六大检讨
【检讨一】强化中轴线
强化中轴线的空间、景观与环境,将原规划的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调整为80—230米不等的生态性绿色开敞空间,增加广场和绿化用地,设计了新中轴线系列广常同时,两幢350米高的“孪生”超高双塔将在珠江新城崛起。
【检讨二】整合小开发地块
改变小地块开发“楼看楼”的模式,将原规划约440个小开发地块整合为269块综合地块开发单元,采用建筑周边围合的布局方式,将楼群间的绿化集中设置,争取最大的街坊公共花园。
【检讨三】提高建设标准
提高建设标准和公共配套设施水平,增设幼儿园9所、小学1所,学校、幼儿园的用地面积增大,扩大了市级医院用地规模,还明确了未来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广州歌剧院的选址,以及广东博物馆、市图书馆和市少年宫的选址。
【检讨四】街道模式多样化
街道模式变单一为多样,既有东风路式的交通干道,也有上下九式的骑楼式商业步行街。
【检讨五】塑造艺术化城市形象
提出了一个地标性建筑系统,用制度保证创造出有艺术特色的城市形象。
【检讨六】构建立体化步行系统
提出了由高架步行道、地下人行隧道、地面专用步行道构成的立体化步行系统。
亮点1双塔南移扮靓城市天际线
●东西向天际轮廓线:分别以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公园为中心,形成中轴线部分高而东西两区向两侧跌落之势,强化新城市中轴线的景观形态;围绕珠江公园又形成中间低、外围逐级升高的天际轮廓线。
●南北向天际轮廓线:在北部与天河体育中心80层391米高的中信广场共同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波浪形天际轮廓线,在新城市中轴线与珠江交会地段形成北岸两幢350米超高双塔、南岸观光塔的三足鼎立之势,突出了城市景观视觉焦点。
点评袁奇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超高双塔的由北移至南,主要是想在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的交会处营造出一种经典的标志性景观,而把双塔移至歌剧院、博物馆、少年宫、图书馆之后,更加凸显广州的现代化大都市景观。
亮点2腰鼓景观带扮靓中央大道
●“都市绿核”:原规划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将被调整为80—230米不等的生态绿色开敞空间“都市绿核”,并沿新城市中轴线方向自北向南设计新城中心入口广尝市民广场及纪念广场,实现人车分流。
●珠江岸线景观走廊:临江路南侧建设60—100米不等的滨江绿化休闲带,为市民沿珠江岸线的亲水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场所。
●现代骑楼商业活动轴线:在兴盛路建设现代骑楼商业步行街,向东联系珠江公园形成休闲入口广场,向西与中轴线的高架购物平台连通。
●猎德涌传统村落风情景观带:沿猎德涌两岸形成景观性绿化步行带,与珠江公园、现代骑楼商业步行街交会形成完整的旅游、购物、景观体系。
点评袁奇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按《检讨》建成后,珠江新城景观带将十分精彩,成为广州城市景观的又一兴奋点,沿着珠江新城新城市中轴线,市民可穿过入口广尝市民广场和纪念广场,到达珠江边、海心沙市民广场;也可在中轴线的腰鼓段沿着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骑楼商业街,享受购物乐趣。
亮点3立体交通连通新城内外
●道路主骨架:珠江新城东西向交通主干道花城大道,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为猎德路,临江大道和珠江大道则作为城市景观性道路,金穗路、华厦路、冼村路和马场路为生活交通次干道。
●轨道交通:地铁三号线新塘线经花城大道与华夏路交叉口设换乘站。
●步行系统:设置人行天桥2座、人行过街隧道20座。
点评赵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珠江新城在交通上就克服了以往环市路与天河北平面二维的交通路网模式所带来的诸多无法更改的交通死角问题。其设计采用的是群楼空中通道、地面公路、与地下铁路3层的立体通模式,从而尽可能达到人车分流,畅通无阻,这对于城市中心的开发建设又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与变革。
塔高350米按调整后规划方案南移,俯临腰鼓形新城中轴线与中信广场遥相呼应
本报讯今年1月22日,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通告,《珠江新城规划检讨》(以下简称《检讨》)成为指导该地区下一层次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依据。记者日前从规划部门获悉,根据《检讨》中的规划设计,两幢350米高的“孪生”超高双塔将在珠江新城崛起,与中信广场及南岸观光塔三点一线,遥相呼应,勾勒出广州市独特的现代化大都市景观。与此同时,原规划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将调整为80—230米宽度不等的腰鼓形开敞空间。
为保证珠江新城规划的延续性、保持利益平衡以及提高配套建设标准,《检讨》主要从地区发展策略、土地政策以及城市设计方面对原规划进行了调整。
新中轴线拟建腰鼓形开敞空间
《检讨》强化了新中轴线的空间、景观与环境,将原规划的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调整为80—230米不等的生态性绿色腰鼓形开敞空间,增加广场和绿化用地,设计了新中轴线系列广常《检讨》认为,作为广州CBD最主要的金融、商贸中心,珠江新城必须要有标志性的形象,成为广州天际线的新高潮。于是,原规划中两幢350米高的“孪生”超高双塔由北面靠近黄埔大道处移至南面珠江边,将引人注目地矗立于广州歌剧院、广州图书馆、广东博物馆和广州市少年宫之后。
据介绍,为了凸显“孪生”性,这两幢超高双塔各自的建筑面积均将超过20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也将力求一致。而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规划部门要求,双塔的建筑设计必须进行国际招标,并由专家把关。建成后,将成为广州市又一可与中信广场媲美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已有一些国际大公司对“双子塔”提出了建设意向。
现代骑楼村落风情交相辉映
根据《检讨》,珠江新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将变得十分精彩————东西向将形成现代骑楼商业活动轴线和珠江岸线景观走廊,南北向将形成珠江新城中轴线和猎德村落风情景观带;东西南北交织形成“井”字形的空间脉络。
高架步行平台贯通高层商务楼
《检讨》提出了由高架步行道、地下人行隧道、地面专用步行道构成的立体化步行系统。除了东西向的现代骑楼商业步行街外,《检讨》还要求,中轴线的高层商务楼之间要有高架步行平台连通,届时,人们可便捷地来往于楼宇之间,不必像现在这样绕出绕进了。据悉,珠江新城还将设置人行天桥两座、人行过街隧道20座。《检讨》同时明确了未来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广州歌剧院的选址,以及广东博物馆、市图书馆和市少年宫的选址。
会展中心区将变商务行政区
据介绍,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目前已在琶洲建成,原规划中占地近18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区(见上图)”将被调整为“商务/行政办公区”;“外事区”也已选址赤岗,原规划中占地25万平方米的“外贸外事区(见上图)”将被调整为“居住/商务办公区”,但美国领事馆仍规划建于此区。
由于上述部分用地功能发生了变化,珠江新城的住宅总建筑面积由原来规划的605万平方米调整为624·28万平方米,增加了19·28万平方米;商贸、行政办公总建筑面积为757万平方米,较原规划增加了118万平方米。
亮点解读
珠江新城六大检讨
【检讨一】强化中轴线
强化中轴线的空间、景观与环境,将原规划的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调整为80—230米不等的生态性绿色开敞空间,增加广场和绿化用地,设计了新中轴线系列广常同时,两幢350米高的“孪生”超高双塔将在珠江新城崛起。
【检讨二】整合小开发地块
改变小地块开发“楼看楼”的模式,将原规划约440个小开发地块整合为269块综合地块开发单元,采用建筑周边围合的布局方式,将楼群间的绿化集中设置,争取最大的街坊公共花园。
【检讨三】提高建设标准
提高建设标准和公共配套设施水平,增设幼儿园9所、小学1所,学校、幼儿园的用地面积增大,扩大了市级医院用地规模,还明确了未来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广州歌剧院的选址,以及广东博物馆、市图书馆和市少年宫的选址。
【检讨四】街道模式多样化
街道模式变单一为多样,既有东风路式的交通干道,也有上下九式的骑楼式商业步行街。
【检讨五】塑造艺术化城市形象
提出了一个地标性建筑系统,用制度保证创造出有艺术特色的城市形象。
【检讨六】构建立体化步行系统
提出了由高架步行道、地下人行隧道、地面专用步行道构成的立体化步行系统。
亮点1双塔南移扮靓城市天际线
●东西向天际轮廓线:分别以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公园为中心,形成中轴线部分高而东西两区向两侧跌落之势,强化新城市中轴线的景观形态;围绕珠江公园又形成中间低、外围逐级升高的天际轮廓线。
●南北向天际轮廓线:在北部与天河体育中心80层391米高的中信广场共同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波浪形天际轮廓线,在新城市中轴线与珠江交会地段形成北岸两幢350米超高双塔、南岸观光塔的三足鼎立之势,突出了城市景观视觉焦点。
点评袁奇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超高双塔的由北移至南,主要是想在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的交会处营造出一种经典的标志性景观,而把双塔移至歌剧院、博物馆、少年宫、图书馆之后,更加凸显广州的现代化大都市景观。
亮点2腰鼓景观带扮靓中央大道
●“都市绿核”:原规划128米宽的中央林荫大道将被调整为80—230米不等的生态绿色开敞空间“都市绿核”,并沿新城市中轴线方向自北向南设计新城中心入口广尝市民广场及纪念广场,实现人车分流。
●珠江岸线景观走廊:临江路南侧建设60—100米不等的滨江绿化休闲带,为市民沿珠江岸线的亲水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场所。
●现代骑楼商业活动轴线:在兴盛路建设现代骑楼商业步行街,向东联系珠江公园形成休闲入口广场,向西与中轴线的高架购物平台连通。
●猎德涌传统村落风情景观带:沿猎德涌两岸形成景观性绿化步行带,与珠江公园、现代骑楼商业步行街交会形成完整的旅游、购物、景观体系。
点评袁奇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按《检讨》建成后,珠江新城景观带将十分精彩,成为广州城市景观的又一兴奋点,沿着珠江新城新城市中轴线,市民可穿过入口广尝市民广场和纪念广场,到达珠江边、海心沙市民广场;也可在中轴线的腰鼓段沿着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骑楼商业街,享受购物乐趣。
亮点3立体交通连通新城内外
●道路主骨架:珠江新城东西向交通主干道花城大道,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为猎德路,临江大道和珠江大道则作为城市景观性道路,金穗路、华厦路、冼村路和马场路为生活交通次干道。
●轨道交通:地铁三号线新塘线经花城大道与华夏路交叉口设换乘站。
●步行系统:设置人行天桥2座、人行过街隧道20座。
点评赵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珠江新城在交通上就克服了以往环市路与天河北平面二维的交通路网模式所带来的诸多无法更改的交通死角问题。其设计采用的是群楼空中通道、地面公路、与地下铁路3层的立体通模式,从而尽可能达到人车分流,畅通无阻,这对于城市中心的开发建设又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与变革。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