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水利规划应把握五大关键
admin
2003-02-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对于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就编制牧区水利规划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粗浅看法。
一、把握宏观
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对于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就编制牧区水利规划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粗浅看法。
一、把握宏观政策,依法规划。不合理的草原建设与水资源开发会导致草地新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牧区水利建设规划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有关规程办事,力求合法合理,防患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避免受到自然的惩罚。
二、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与自然谐调原则,算好水账。我国牧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内陆区,水资源贫乏,生态极其脆弱,特别是北部与西北牧区更是如此。因此,在做牧区水利建设规划时,首先应摸清水资源家底,算好水账。算好水账就是要求规划时对规划区的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分布情况、水质状况、采补状况等进行科学评价。我们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应留有余地,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规划水利工程时,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规划工程,不能唯工程而规划工程。
三、与草原生态建设保护规划紧密结合,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长期以来,由于掠夺性放牧、无节制索取,广阔草原优良牧草遭到灾难性啃食,劣质草类渐占上风,草原群落结构严重退化,干旱草原区沙化、沙漠化。长期实践告诉我们,草原生态建设必须以水利建设为龙头和突破口,搞好水资源优化配置,保证生态用水,促进草地生态恢复与改善。 因此,在进行牧区水利规划时,应紧密结合当地的生态治理与建设规划进行。例如,在规划发展节水灌溉草牧场建设时,应结合当地的围封保育、禁牧轮牧、圈养舍饲等计划进行规划,改变传统的以单纯解决草畜矛盾为目的的灌溉草场规划思路。
四、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促进牧业经济发展。牧区水利是草地畜牧业的基础,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在规划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与规划水利的发展指标。在人畜集中、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为约束条件,促使地方调整经济发展计划与产业结构,避免竭泽而渔;对于水资源较丰富而人畜稀少的区域,也不应盲目开发,而应结合生态与移民规划等开发高效集约畜牧业生产区。
五、结合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与升级进行规划,使其具有超前性。牧区水利同时也是草原畜牧生产方式变革与跃迁的动力。水利建设与发展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由游牧生产方式发展到定居定牧或定轮牧的生产方式;节水灌溉草场与高产饲草料地的建设,促使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型生产方式发展为舍饲与舍牧结合型生产方式,并进一步向设施畜牧业和集约化畜牧业发展。在进行牧区水利规划时,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现代水利与现代畜牧业的经营思路,去规划牧区水利的发展。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