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综合污染指数大幅下降 兰州的天变蓝了

admin 2003-02-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这天,兰州市某幼儿园青年女老师小朱披着洁白的羊毛围巾,穿着鲜红的羽绒服,行走在上班的路上。她说:“天一变蓝,不仅呼吸顺畅了,女人也能穿漂亮衣服了。”   2002年,兰州大气
  这天,兰州市某幼儿园青年女老师小朱披着洁白的羊毛围巾,穿着鲜红的羽绒服,行走在上班的路上。她说:“天一变蓝,不仅呼吸顺畅了,女人也能穿漂亮衣服了。”
  2002年,兰州大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了83%,其中一级和二级的天数比上年增加了37天。在全国47个重点污染城市的排名中,兰州综合污染指数由第2位下降到了第7位。在这个冬日里,尽管仍然时见轻度大气污染,但许多市民已经摘下了年年戴着的白口罩,年青的女士们也打破了过去黑、灰色衣服的“一统天下”,给冬日的兰州增添了一抹抹亮丽。
  
  兰州四季干旱,环城皆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作为重工业城市又以燃煤为主,兰州的大气污染曾闻名全国。1977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大气污染事件,市区大气飘尘和二氧化硫浓度超过国家标准8倍和3倍,最严重时甚至超过了1952年的英国伦敦。
  
  在前些年,一到冬季,兰州上空便笼罩在浓浓的烟尘雾霭之中。无奈的兰州市民曾编了这样的顺口溜自嘲:“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那时,人们不敢轻易开窗户,穿的衣服也一片灰黑。白口罩戴上一天,就会留下深深的鼻孔印。即便是最爱美的姑娘,不是在结婚等特殊的纪念日,也不敢轻易穿浅色鲜艳的衣服。
  
  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兰州市委、市政府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专门成立了省、市防治大气污染领导小组,把治理大气污染当作实践“三个代表”、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品牌的重大课题来破解。兰州市更把此项工作列入区、县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全力推进绿化、治理工业污染、整治燃煤油烟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四大工程。
  
  风沙尘源对兰州大气污染的影响,冬季为64%,春季为71%。为了治理沙尘污染,兰州市决定绿化荒秃了几百年的南北两山。这是多少代兰州人的梦想,也是一个世纪难题。因为太缺水,在皋兰山(南山)上种活一棵2米高的针叶树,造价为5000到8000元。刚解放时,偌大的皋兰山(兰州南山)上,竟然只生长着一棵老榆树。建国后前50年内,尽管几代兰州人背冰上山,年年植树种草,也只完成了14万亩的绿化,森林覆盖率仅20%。
  
  从1999年开始,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兰州市苦战3年,想方设法筹资6.6亿元,植树种草33万亩。这一成绩,相当于全市前50年造林绿化保存面积总和的两倍,使两山森林覆盖率一下提高到了74.7%。3年来,兰州市还投资2.2亿元,在穿城而过的黄河两岸营造绿地47万多平方米,建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廓、树伴流水”的特色园林——百里黄河风情线。
  
  为了治理第二大污染源——冬季燃煤,甘肃省、兰州市实施了总投资为122亿元的兰州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其中,仅用于天然气改造的工程费用即达8.63亿元。2001年以来,甘肃省、兰州市政府投资5800多万元扩建天然气管网,着力治理造成冬季80%大气污染的燃煤炉灶,先后改造了6000多台燃煤炉灶,将300多台燃煤供暖锅炉改为用天然气和电。为了治理燃煤污染,兰州市每年组织1000多名环保、城建监察、市政监察、交警、工商执法人员,深入街道、企业、居民中宣传呼吁,坚决关、停、并、转、迁了一批工艺设备落后、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整治餐饮业煤油烟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促使一批重点污染企业投资20多亿元进行环保技改。
  
  兰州机动车辆每年排放各类污染物20万吨左右,是第三大污染源。尤其是“黄面的”,一辆车的排污量相当于5到10辆桑塔纳轿车。2002年,兰州市坚决淘汰了以“黄面的”为主的3500辆环保指标较低的机动车,使全市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降低了10%。
  
  尽管进展极为费力,但兰州市民已经感受到了身边的悄然变化:大气污染一年年、一点点在减轻。今年,兰州市政府向市民承诺:要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100万亩,改造、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新增天然气用户25000户,使大气质量3级和好于3级的天数达到85%左右。兰州市长张志银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繁荣富裕的新兰州,还要建设一个山环水绕、空气清新的新兰州。这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民网记者王方杰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