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都市的记忆
admin
2003-02-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德国摄影师安德列亚·戈斯基:
《国际劳动节之四》(局部)
他的大幅照片是艺术家多年来试验所得结果的有机结合。他把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广告与认真严肃的眼光结合。他
德国摄影师安德列亚·戈斯基:
《国际劳动节之四》(局部)
他的大幅照片是艺术家多年来试验所得结果的有机结合。他把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广告与认真严肃的眼光结合。他关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他拍摄的对象有人物、自然、工艺及普通人的活动。通过饱和色的运用和对细节的高要求,照片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图中这幅照片描绘了一群热衷聚会的年轻人。
艺术家向利庆:《住宅》
呆板而机械的住宅楼,格式化的居住空间是都市建筑中典型的生活单元。向利庆把这些单元重新拼合成巨大的“建筑”,呈现出个体与群体在都市中相互邻接、相互干扰而又相互依存的独特生活形态。
“乡土建筑”小组:工作考察照
在对“都市”关注的同时不要忘记“乡土”。都市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漠视与侵犯,已经引起普遍的人文关切。该小组的成员在数十年间踏访中国各地,对一大批极具文化价值的乡土建筑进行测绘和研究,并为这些建筑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在他的一篇对中国的研究报告中说:“目前居住在珠江三角洲的人数有1200万,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攀升至3600万。中国人正以年均5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着他们的城市版图。这个数字大于整个东京的面积数!在深圳,仅仅10年,其城市人口就已激增为原来的10倍,已建成的层数超过18的高层建筑已多于450座。但这些建筑都将西方的建筑式样奉为公理,极尽所能地模仿,完全不存在自己的有意识的设计和计划。令人费解的是,城市的特性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的严肃性轻而易举地被更改,变易为一种全然不同的情形。”
姑且不论库哈斯的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少,但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无序性,芜杂的建筑风格的确是存在着。都市在不断的建设中也有时迷失自我的价值。而这迷失不断毁坏着城市的记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都市格局的趋同,历史文脉的断裂与都市个性的丧失,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焦点。
关于都市
都市是一个综合的范畴。从时间的角度,它涉入都市历史、都市现状、都市未来;从形态的角度,它关涉到都市规划、都市建筑、都市自然环境、都市精神特质,从人类学研究的角度,它又与都市文脉、都市人群、都市身份相关。
都市是都市人群的家园。一方面我们受惠于变化后的城市空间、交通、居住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又为在变化中消逝的小巷、四合院、石库门和同时渐渐消逝的传统人居的亲熟关系,人与树、屋与山水之间的自然尺度而忧心忡忡。当我们逡巡在被迅速改造成新城的老城区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崛起的摩天大楼的时候,当我们呼吸着都市熟悉却又趋同的空气的时候,总有几分惘然。我们希望依托某个都市的巨大母体,来思考在都市环境条件下都市人群的生存本质和生存状态;思考现代城市形成的历史及种种不确定的因素;思考都市建设中普遍性的技术要求所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异化现象。
都市汰换中的迷失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没有什么能像建筑那样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物而直接呈现于当今之世。也没有什么人造物能像建筑那样襁褓般地拥围着我们,向我们诉说地球家园的情致。建筑的多样性塑造着地球家园的丰富性,并以一种特殊的时间记忆自领风骚,展示风采。
但是,随着城市和乡村的都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随着一种全球共同的功能性技术指标体系的传蔓,中国的城市变得崭新而划一,很多陈旧破落的老城区,一下子变得年轻,有如新拓的市区,而真正的市郊,在近二十年的急剧短促的建筑轮汰中,呈现出似是而非,却千篇一律的模式。正如列微·施特劳斯所说:这些街区“它们惟一可以引以为傲的就是它们的年轻,一种一瞬即逝的特质”这种特质消耗了建筑所应有的时间的印记以及由之而来的亘古常新的生命意义。许多城市仿佛一下子脱去陈旧却饶有特色的老外套,换上一种所谓“现代”的标准制服。许多城市的许多街区在换上新装后,突然失去了时间的记忆。没有特色,没有乡愁,彼此相同,地平线上的城市轮廓何其相似,城市在急促的汰换中,汰灭昨天,梦想明天,今天却只是匆匆过客。这过客般的建筑失去身份的印记,失去大地的“姓氏”,失去地球家园那建筑生态中特殊“科类”的亲族关系。虽然新街区的建筑很“新”,但是那种割断地缘关系的“新”在狂热的示新过后,迅速地消耗着舶来的能量,因此总是显得那样孤单而病态。永远年轻,但不健康。
城市、建筑与文脉
历史文脉和城市建设之间是互为印证的。在城市规划中,人们总是要思考如何让历史文脉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之上显形。显形不是复制,不是一成不变。城市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命题在发展,现代人群的结构和愿望也在发展。重要的是如何确认这种历史文脉。这种文脉不应该是僵化的、样式化的东西,而应是一种不断地生成着的城市历史的延绵;是与今天生活直接相关的活的资源;是都市人群关于城市变迁的限制与发展的了然和允诺。我们要保护那些鲜活的直观的印记,并让这种记忆转化为新一代都市主题的精神认同。转化为正在发生之中的具体的精神和物质要求。
我们决不是主张刻意制造那些文化碎片,而是要让那些碎片能够连缀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能够持续发生的、可资再造和深化的精神因素。这里的记忆既指各成长阶段城市建筑的保护,也指各历史阶段建筑所共同形成的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以及与新街区,新建筑营造之间的可能的联系,那样一种历史精神的机缘和归宿。 商报记者 赵丽萍/编写 J073
给春节的宿醉
醒醒酒
春节过得真快,人们又带着失重的状态回到城市中那一条条惯常的轨迹上。在此我们不妨看看艺术家眼中的城市和建筑,就算是给春节狂欢的宿醉醒醒酒。
在上海举行的以“都市营造”为主题的双年展,将目光聚焦在都市文化与建筑问题,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随着迅速推进的都市化进程,不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正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它的影响甚至波及到广袤的乡镇农村,导致原有的文化格局和生活形态发生急剧变化。以建设性的态度审视这一现实,思考乡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等课题,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艺术家和建筑师从不同的角度思索,却是呈现出互为引领的态势。这种态势就是:对都市人群的原生状态的关注;对都市地缘文脉的自愿性的学术研究和把握;对人与世界的因缘关系的体认和追问。这种特征是一种立足多元资源来回望自身的现代性。
寻找都市的记忆
“都市营造”双年展中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
图1:中国香港建筑师张智强作品
箱宅
这是张智强所参与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奖的作品。住宅是解读家居生活的情趣机制。抱持着对典型住宅形象的怀疑,本案重新思索亲密感、隐私性、自发性与弹性的本质。以无限想象及感官愉悦面为原则,提出一件满足最大弹性空间要求的简单设计。
图2:马达思班马清运作品
浙江大学宁波分校图书馆
马达思班在创立之初就关注大尺度的城市问题。对他们来说城市才是建筑意义的真正来源。
图3:中国内地建筑师刘家琨作品
何多苓工作室
他认为建筑设计就是“如何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最终都成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好的设计就是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利用。”最平常、最便宜的材料和最普通的建造技术,在建筑师的手中就能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图4:中国内地建筑师董豫赣作品
私人住宅
董豫赣试图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建筑,而是建筑或者说建筑师的命运。建筑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模型展示出他的观念如何和业主的观念发生冲突、碰撞以及他们之间的协调和调和。他不仅将建筑理解为一个可以超越社会现时存在的、对“飞地”的创作过程,而是将建筑的创造理解为一个如何将个性重新有尊严地置入到“社会情境”中去的过程。这种观念使得他的建造过程开始变得多向和多元,始终充满可能性。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他和他的建筑暗示着“营造”在今天的真正含义。
图5:日本建筑师坂茂作品
幕墙屋
在建筑中,坂茂采用再生纸管道,他的哲学观点是将建筑作为社会设计,在建造居住环境时要考虑到全球环境。这种材料经过高科技的改良后,强度变得相当高。并且通过更换其中的一些部件,这种安装有纸管道的建筑物能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