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都市聚焦:描绘中国城市化的明天

admin 2003-01-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

2002年年底,《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正式出版。该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任理事长、吴良镛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牛文元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在中国市长协会的组织下,集百余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研究团队,针对中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编撰而成。全书以中外城市发展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为纬,编织出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基本构想。

中国城市化现状———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

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而中国城市化率还不到30%。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也仅达36%。

《报告》将中国城市与世界工业七国的城市进行比较,从结果看,中国百万人以上城市占全国人口比重和最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都明显偏低,也就是说中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地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外,中国城市的农业和工业产值比重明显偏高,而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这些导致了像上海、北京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比重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例如:东京的GDP占日本全国的18.6%,伦敦的GDP占英国全国的17.0%,而北京的GDP占全国的比重只有2.5%,上海的GDP占全国的比重也只有4.6%。统计还表明,上海的GDP总量是香港的1/4,仅为东京的1/20。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化率低、城市体系不协调、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现象,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国家经济发展、快速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瓶颈”。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目标———50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3

在新世纪的前半叶,我国将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报告》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5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发展设定了11项战略目标。

首先,全面超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平,中国城市体系的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3名的行列,同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次,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6%提高到75%以上,具有容纳11-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体系。

第三,中国的城市化要先后突破制约其质量内涵的三大倒U型曲线的走向,即推进城市化的“动力”、“公平”和“质量”的倒U型曲线从现在的左侧通过临界顶点向右侧转移。

第四,城市化要率先走过3个“零增长”的台阶,即依次在2020年左右实现城市人口规模的零增长;2030年左右实现城市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40年左右实现城市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第五,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占用面积不超过国土总面积的2%,但其辐射带动的地理空间应不小于自身面积的50倍。

第六,城市的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的目标。第七,使得判定中国城市宏观质量的“四大系数”,即中国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不超过0.15;中国城市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25-0.30的水平;中国城市的人文发展指数不低于0.95的水平;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指数限制在1.50以下的水平。

第八,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5岁;中国城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中国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平均达到40(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最佳值为50);中国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

第九,城市将有效地克服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城市将有效地满足基础设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区建设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

第十,城市将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经济运行风险、信息管理风险和就业机会风险;将确保城市的食物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安全。

第十一,城市将会形成积极向上、精神富足、心理健康、自助互助和共建公享的文明氛围;将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中国城市化基本措施———整体规划 分类发展

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报告》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采取的6项基本措施。

其一,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其二,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其三,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其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

其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比如在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

其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中国城市化战略布局———三大城市群初步形成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围发展一批城市群,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经济越来越向各个大城市区,特别是向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大城市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区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区进行集聚。3个大城市群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

大城市区是城市化的高级形式,有利于都市圈内不同规模的大小城市之间优势互补、联动合作,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核心大都市的经济、文化、科教与信息等中心地位。

环渤海湾大城市区即首都经济群,将通过对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保定在内的城乡建设规模进行统筹布局和建设,形成完善的城镇网络,疏散北京市区部分功能,合理发展沿海港口和工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京津都市带及区域整体发展,使首都经济圈发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的作用。

1998年以来,江、浙、沪各地先后提出富民强省、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逐步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区,该区域普遍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和第一推动力,形成了一股合力。

改革开放20多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辐射力渐强。目前,广东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农村人口比重,占了全省总人口的55%,其中,珠江三角洲达到72%,并催生出一大片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形成“珠三角”城市群。它以占广东30%的人口,创造着全省77%的GDP。如今,珠三角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轻工业生产基地,其生产规模已超出美国东岸及欧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文/黄抗生 叶晓楠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