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住宅地段与出行交通

admin 2003-01-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某人去年在广州郊区买了一套房子,他当时十分得意地声称这是世界潮流:“你看人家外国有钱人都在郊区住,住城里的都是穷人。”不到一年时间,他却因为受不了交通的不便利,廉价将
  某人去年在广州郊区买了一套房子,他当时十分得意地声称这是世界潮流:“你看人家外国有钱人都在郊区住,住城里的都是穷人。”不到一年时间,他却因为受不了交通的不便利,廉价将这套房子出售,搬回了市区。据悉,在广州,由于交通及生活不便等原因,一股逃离郊区重返市区的浪潮正在涌动。不仅广州,北京人也越来越多地开始遭受交通不便之苦。2001年12月7日的交通瘫痪只是一个征兆,那一场突降的大雪让北京成为“堵城”,数以万计的北京人到深夜有的甚至凌晨才蹒跚到家。时至今日,北京已经越来越无法逃脱交通堵塞的痛苦了。

  最受交通之苦的,是北京城“朝九晚五”的白领们。北京一家媒体会同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共同组织了一场以“交通与居住”为主题的街头调查,调查选择国贸、中关村、亚运村、金融街、广安门等五个集中区域的白领和12个拥堵路段周边的居民。调查发现,这群被房地产商当作掌上明珠的白领们遭受的竟是这种待遇--多数人上班需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

  房地产开发的金科玉律为“地段”,而影响地段价值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交通。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有没有便捷的交通成了房地产能否升值的核心卖点。但可惜的是,国内的所谓“现代城市”规划大都不尽合理,这使交通越来越成为问题,而房地产的发展也因此被卡住了“脖子”。

  更令人担忧的是,开发商为了卖出房子,不惜饮鸩止渴地透支交通题材,使交通问题雪上加霜。据北京媒体报道,1999年前后,伴随着北京郊区道路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私家车的迅猛增长,四环以外甚至远郊区房地产项目明显增多。但郊区住宅与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显然超过了政府道路建设的预期和承受能力。以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望京地区为例,在望京总体规划中,交通路网远比现在完善,但在道路未通之前,开发商蜂拥而至,目前已有30多个楼盘在此角逐。购房者也趋之若骛,交通拥堵也就成为必然。

  目前京城房市正在热炒靠近城市轻轨的地段。规划中的城轨八通线,车未通楼先热,媒体一发布八通线通车日期,通州的房价包括通州古城的房价就开始一路飚升。以大运河东岸的武夷花园为例,早期开盘时起价为1800元每平方米,现在已突破3000元。

  目前开通的城市轻轨日运量只有万余人次,而轻轨沿线已经入住的就有数十万户居民。随着一批新项目的陆续竣工,将来的交通问题怎么解决?另外,这一段城轨沿线车站没有机动车停车场地,这对于众多相对远离城轨沿线的居民和那些已拥有私车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个麻烦。上个月城轨西线通车,遗憾的是沿线物业的集中开发,早已将京北这一“捷运路段”变成“问题路段”。

  有行家预测,由于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等因素,更因为北部地区交通拥堵状况一直得不到缓解,亚运村地区房价下降将是迟早的事情。由于四环路建设时设计的缺陷和公路一环建设没有开设与安立路联系的出口,亚运村及亚北地区的交通,在不对这两条道路的立交进行改造的前提下,将不会得到缓解。但现在亚运村及亚北地区已建和在建的住宅已有两三千万平方米之多,居住人口总数至少五六十万。这一宠大的人口数字对于各类配套设施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医疗、教育、文化、商业、停车场地等都需要足够的支持,而这些方面,亚运村似乎都显不足。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整个亚北乃至京北地区缺少城市经济产业支撑。在此高密度聚居区的居民,大部分需要在四环以里的市区内寻找就业机会,因此,即便修建轻轨、改造四环路和一环路立交桥等工作全部完成,交通压力恐怕也难以得到根本缓解。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开发商急功近利造成的,但根子却出在城市规划上。路堵得这么厉害,政府却没拿出什么限制车流量的有力措施;大家都在埋怨交通不便利,新铺就的一些道路却仍存在重大设计错误……地产何时能突破交通瓶颈?这得看规划何时能科学合理。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