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城市绿化应有亲和力

admin 2002-11-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城市绿化是衡量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城市政府对此都下了不少功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有些城市的绿化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不少绿化工程变得越来越没了人情
  城市绿化是衡量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城市政府对此都下了不少功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有些城市的绿化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不少绿化工程变得越来越没了人情味。

现在有些城市一搞绿化,就是草地,就是观赏植物,就是古树,而且还要追求名贵品种,不尊重科学与经济法则,不替老百姓着想。特别是一哄而起大量引进外国草种,十分昂贵,又很娇气,维护费也高,有的草地比住宅造价还高。用如此高价和娇嫩的名贵草种铺植市民广场或公园、绿化带、风景区绿地,而禁止人们进入游憩踩踏,成了纯粹观赏品,失去了休憩生活的实用性,丧失了人情味。

城市政府为何热衷于种草轻树,原因恐怕还是“政绩工程”在作祟。时下,城市创建如火如荼,“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等都要创,谁得的这些桂冠多,毫无疑问谁的创建力度就大,政绩就显著。而绿化又是一项十分抢眼的工程,但通过栽树达到抢眼的效果,显然就没有铺植草地来得快,来得醒目。就是在湿热的南方城市,种树也要个五六年才能有点看相,而这么长的时间,对一届城市政府来说,也许早就易人了。“为官一任”诱导下的短期行为使绿化重草、重观赏植物而轻树。

如果替市民着想,城市绿化除了适当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要有亲和力,让老百姓能亲近,这就必须在其实用性上下功夫。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口密度太大,城市用地紧张,相对很少的可用于绿化的土地,应求最佳实效的以树木为主(沿海城市要注意考虑台风影响)的绿化。这不仅是因为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增氧的能力是同等面积的草地的三倍,而且以树代草,树荫鸟语,市民可以在树下自由徜徉,这不是比晒着炎日看草地更好吗?据说在国外,就是那些地广人稀、有着畜牧文明传统的国家,广植草地之外,也有更广大的森林。

解决城市绿化亲和力的问题,还必须注意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文化思考”,尽管人们常常提到“城市文化”概念,对“城市文化”也有多种多样的理解,但是根本的一条是不应也不能忽视的,这就是“以人为本”。城市绿化缺乏亲和力,就不可能更好地体现出人文关怀来。因此,要寻找到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文化定位,就不应忽视城市的主体———市民。要知道,市民的呼声,就是大众文化的最强音,市民的利益,就是城市绿化的大政绩。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