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郑时龄:城市就像是一张复写纸
admin
2002-11-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走了一条比较大的弯路。
在城市的现代化早期,我们过多地学习的是美日模式,一味地追求高楼大厦、宽阔的大马路、中央广场等等这些非常表象的东西
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走了一条比较大的弯路。
在城市的现代化早期,我们过多地学习的是美日模式,一味地追求高楼大厦、宽阔的大马路、中央广场等等这些非常表象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去探求人家为什么这么做,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更何况,美日的城市建设也有许多突出的问题无法克服,留下了许多后遗症。我们步其后尘,没有吸取教训,避开早就出现的陷阱,反而照直沿着人家的老路走了过去。
上海在中国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这些问题也就特别突出。目前统计是有3500幢高层建筑,能从其中辨别出完全是上海的建筑的有几幢?没有。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再批评中国的城市在逐渐失去自我,在逐渐丧失地方特色的原因。
过于急功近利的商业操作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弊端。开发商从商业利益考虑,尽量提高建筑高度和密度,片面追求建筑的向南特征,这就使建筑总体上趋向畸形,转而要拿绿地来吸引住户了,大片的绿地随之出现,但是没把握好,让你觉得像是在郊区一样,城市的味道淡了,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开发商比较容易走极端,他们不看城市的未来,只看眼前。
规划一座城市不是生产一个工业品,可以拿出一个规格来每个城市都适用。这门学科发展到现在,就连一些原则性的东西都没有达成,所以无法套用,只能摸索。
外滩的发展也可以看作一个摸索过来的标本。它的出现完全是一个政治产物,因为外滩,上海才从一个小县城成长为一座城市。早期外滩建筑格局的形成完全是功能性的,甚至可以说是随机的。1291年上海建县,是在现在的城隍庙附近。五口通商后,由于担心外国人入城影响城内人的生活,于是在城外沿着李家厂一线,即现在的外滩划定了一条线,给外国人居住。首先在外滩出现的主要是洋行,随后就是银行,然后是外国人的生活区,俱乐部、夜总会等等也就出现了。
外滩建筑群落的形成应该说是1910年到1920年稳定下来的。光看当时的建筑就可以看到上海的城市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日本《新建筑》杂志评选20世纪的世界建筑,中国入选的建筑只有两个,一个是汇丰银行,一个是海关大楼,都属于外滩建筑。评选标准可以质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的地位,可以说上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亚洲的中心,比亚洲的任何国家或城市都要发达繁华。这些建筑从何而来的呢?除了中国银行大楼,即今天的总工会有中国人参与设计外,其余均是外国人设计的。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外国人达到了7万人。经过工业时代的外国人聚居在这里,给上海嫁接了中国最早的都市生活方式。
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外滩一直是被作为上海的象征来看待。这甚至可以从那时候人们最常使用的上海皮包上看出来:印的都是外滩风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政治因素变成了政府大楼和万人体育馆)。
20世纪90年代的外滩改造是把它作为南北交通的主干道来规划的。由于上海租界是从东到西,这就使上海的南北交通不畅,所以1993年外滩的那条通路被拓宽为十车道。当时也考虑过把道路做到地下,但是未能实施,这就使进入外滩极不方便;外滩边又考虑到百年一遇的洪水建造了一道防洪墙,外滩最重要的亲水的感觉又没了,现在看来,这些都不大妥当,上海的工业色彩在减弱,外滩作为休闲空间的功能却被淡化,这确实是失策的。
2000年至2001年,我参与的黄浦江两岸规划有了改变,我们把外滩概念做了改换,要让它成为上海人的生活领域。原来的仓库、工厂已经在逐渐迁出,银行还是逐步搬回外滩,重新还原为一个金融中心,再加上苏州河区域,我们要给黄浦江一个公共空间的大概念。从外滩改造的入选方案可以明确地看出这一点来。最后凸现出的,是一个有真正都市生活的上海。
我们不可能在10年内就把一座城市改造得多么完美,多么理想,城市就像是一张复写纸,它不是一张白纸,画完就完了,我们要在上面不断地画,最后重叠出的,才是它最理想的面目。
(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空间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朝西
(详细文章,请看杂志或登录读者俱乐部浏览)!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