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福建构筑美丽新城

admin 2002-11-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二十三城城城美,道路宽敞街亮丽,座座桥梁艺术品,园林绿化春无限,人民生活 乐融融,……”这是一位建设界的老同志,在一次晚会上对福建城市建设成就的即兴赋诗。福建,自20世纪9
“二十三城城城美,道路宽敞街亮丽,座座桥梁艺术品,园林绿化春无限,人民生活 乐融融,……”这是一位建设界的老同志,在一次晚会上对福建城市建设成就的即兴赋诗。福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5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利用国家实行的积极财政 政策,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了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内容,城市建设从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城 市建设就像抒写一首诗,一首美丽的诗。

撑脊梁展健美身躯

道路,是城市的躯干。如今全省23个城市最令人惊羡的变化,就在于大规模的现代化道路建设,一改以往道 路瘦骨羸弱的状态,以其健美身躯,撑起了城市的脊梁。福州市1998年投资16亿元,建成了江滨大道一期工程等7条道路,同时还完成了市区17条支路、102条街巷和 29条人行道的改造任务;1999年拓建改造主次干道9条、支路街巷18条;2000年完成了福飞路等11条道路的新建 、改建;2001年完成五一路、五四路改建……榕城,以五一路、五四路为躯干,加上八一七路和六一路两条臂膀——3条大道纵贯南北,交织其间的有环城路、二环城路和江滨大道,形成了脉通气和、纵横畅达的城市道路网。把一条条道路、一座座大桥建成“艺术品”,是福建城市道路建设近几年来的最大特色。在厦门,先后建成的环岛路、仙岳隧道、海沧大桥,成了“坐标式”建筑物,展现出厦门现代化城市的形象。

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城市功能。近几年,漳州市打开了东、南、西三个方向交通瓶颈,逐步 完善城市道路网架;泉州市3年内高速度新建主次干道16条,总长30.6公里,改扩建道路27条,总长29.3公里; 南平市建设总长550米的4座隧道,打通市区内环路,拓宽改造三元路、解放路,形成“六纵六横”道路网;龙 岩市新建、改建主干道11条,基本形成了“一环四横三纵”道路骨干。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全省城市道路总长3648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56平方米。仅1998年至 2000年三年间,全省23个城市新建主次干道近100公里、桥梁998座(其中立交桥27座),而拆建、改造主次干 道达180多公里。

披绿装示斑斓色彩

八闽大地23城市,城城美,美在到处是公园,还有盈盈的绿化带。福州新建的金牛山公园、望龙台公园、光明港公园、鳌峰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嬉戏的好去处。“光明港”原只是几十条内河总汇之处,积污纳垢、秽气冲天之所,现已建成2.5公里长的带状公园,这里还可以举办国际龙舟赛呢!而新建的2.6公里长的江滨大道、15米宽的园林式绿化带……在闽江畔形成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临江风景线。

福建城市在建设以园林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公园的同时,积极开发以植物、民俗、纪念等为主题的功能多样的 特色公园,如森林公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等;城市道路绿化从单一的“行道树”向乔、藻、底、草相结合 的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庭院绿化从地面向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室内绿化发展。海滨城市厦门,庭院绿化最具特色,全市共有249个“花园式单位”、114个“省绿化红旗单位”,城在海中 ,景在绿中,城景交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复建占地6公顷多的清初古园林“芳草园”,并建成以80多公顷水 面为中心的滞洪区休闲公园;漳州在全省最早借地绿化,使闲置土地变成城市中心绿地;三明把沙溪河两岸构 筑成绿化走廊,实现“一河、两岸、八个公园、三条园林路、两个广场”的绿化目标;南平拆掉原市中心最大 的百货公司,建成近3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绿地;莆田出现了福建惟一的由居委会创办的公园——南门荔枝公 园。

历数八闽23城,城里城外一片生机盎然。厦门、三明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厦门前 不久还戴上了“国际花园城市”桂冠,福州、漳州、泉州正朝着“国家园林城市”迈进。到2000年末,全省园 林绿化面积1803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023公顷,城市公园200座,中心绿地200多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 公共绿地分别达到33.12%和7.25平方米,均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系民生现洁丽身姿

城市供水,污水、垃圾处理,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1995年以来福建省着力谱写这些城市民生曲。福建省23个城市用水实现了管网化。至2000年底,全省城市日供水能力598万吨,用水普及率98.7%,自来水厂增加到85个,比1997年增长41.67%。与此同时,全省在向着垃圾污水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迈进。全省污水处理厂建成的已有14座,在建还有6座。厦门市自1996年开始,先后建成了污水处理一厂等5座污水 处理厂,总计日处理能力50.9万吨,污水管网100多公里,在建的有厦门污水处理二厂二期工程等,合计日处理 能力约68万吨。届时,厦门市将拥有7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将由现在的57.3%提高到70%以上,遥遥领先全国其他城市,被人形象地誉为“七仙女下凡”。1995年福建第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建成投产后,垃圾综合处理场建设风风 火火,目前建成投入运行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9座,处理能力4500吨/日,2001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2%,在建 的垃圾处理场5座,设计处理能力1300吨/日,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处理场9座,在“十五”期末福建省城市垃圾 无害化处理率将达90%以上。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福建省仅在“九五”期间,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达200多亿元,是“八五” 期间的2.9倍。因此,在全国城市竞争力的指标节节升高,2000年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全国第7位,华东第3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全国第10位,华东第4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全国第5位、华东第3位;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全国第7位、华东第2位;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全国第7位、华东第3位;用水普及率全国第9位、华东第3位。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