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西单商圈南移初现

admin 2002-10-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国庆节期间,北京西单商圈又小火了一把,但是与它一街(长安街)之隔的首都时代广场,从外表看来却依然是一片冷冷清清的场面。事实上,时代广场早在2000年年底前就已宣告开张,但不
  国庆节期间,北京西单商圈又小火了一把,但是与它一街(长安街)之隔的首都时代广场,从外表看来却依然是一片冷冷清清的场面。事实上,时代广场早在2000年年底前就已宣告开张,但不久便陷入停业状态。近日,时代广场总经理李雷向记者透露,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并重新定位后的时代广场百货即将重新开张了。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离时代广场不远的庄胜崇光百货二期也就要落成了,而稍后沃尔玛也将在崇光对面开设其在北京的第二家店,甚至有传闻菜市口百货还将回迁。因此有专家认为:这些迹象都表明西单商圈正在发生着南移,而且这一趋向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老商圈遭遇新危机

  任何现象的改变,从根本上讲,都是从事物自身开始的。记者早已在节假日中发现,虽然西单商圈的人流量很大,但大多集中在街边餐饮休闲区,商场的销售额并不尽如人意。有人将西单商业业态的现状概括为“一多、三少”其实并不为过,即综合百货多,专卖店少,老字号恢复少,娱乐业少。由于没有形成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消费链条,对于现代人的吸引力锐减。北京商业协会秘书长高以道就曾尖锐地指出,西单商业街强化了车流,却忽视了人流,不是人性化设计,而且还将多数老字号“赶尽杀绝”,越来越失去其应有的特色。

  西单商圈的忧患还不止来自内部,还有来自于其竞争对手。今天的北京,除传统的三大商圈外,兴起了不少的新商圈,由于消费日益走向分散,商业街区之间的竞争态势日益明显,新老商圈都在较劲。如王府井大街改造完工后,“金街”更显旅游气息和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中外顾客,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单商圈构成了威胁。

  西单商圈呈现出的南移势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了。这种“南移”,其背后所暴露出的是传统西单商业区功能的弱化,近些年的硬件改造所显示的繁荣只是一种表象,商圈内商业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而南向商圈不仅基础改造成本更低、总体更有规划,更重要的是,所在企业在体制上或者在经营方式上更具活力。如中友百货来自台湾,庄胜崇光百货引进的是日本的管理技术,由于它们出现年代较晚、定位灵活多样,符合时尚与潮流,所以招揽了众多顾客,尤其成了追求年轻化的顾客的一个购物新去向。

  此外,交通格局的变化也引起了购买力的南移。从时代广场、中友距离宣武门大概只有一站地,近年来交通和道路的改善逐渐拉近了SOGO和西单诸多商场的距离。当人们逛完中友和时代广场之后,即会无意识地以逛街的方式逛到SOGO去购物。事实上,由于宣武门紧邻西单,在客流的共享上具有天然优势,有相当一部分顾客在休闲购物活动中有将西单和宣武门视为一体的倾向。尤其是近年来南边很多社区兴建和众多娱乐购物场所的出现,大量的客流量已经从北边转移到南边。

  南边商企其实想借光

  据一项调查表明,地铁西单站每天约有6万人次换乘,其中三分之二的乘客换车南去,这组数据对于南边商家来讲,无疑是一大利好商机。

  这说明西单商圈曾有过的繁荣及其辐射作用确实是不可低估的。现在它依然被认为是北京市规模最大、占位最优、聚客力最强、布局最紧凑、行业最齐全的商业中心区,而且西单商场年销售额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大型商场之首,列全国前五名,其他如西单购物中心、西单赛特、中友百货等均取得过良好业绩。庄胜崇光百货总经理杨建在谈到为何落户宣武区建一个最大的商场时明确承认,之所以选在宣武区这个地方,就是考虑到离西单比较近。而且他们的主要客源分析显示,来自宣武和西单的顾客占了将近40%,而且喜欢崇光百货的顾客也多喜欢中友、西单购物中心、西单商场等,选择东部城区商场的顾客则很少,可见其与西单商圈顾客群的吻合。因此杨建认为,事实上,有些顾客已经把崇光百货和西单在购物当中有视为一体的感觉。当然,更为现实的是,如今连结两边的路面也拓宽得较好,因此更是自然而然的就连在一起了,这其实不是南扩不南扩的问题,而是消费者心理感觉和接受程度的问题。

  时代广场总经理李雷也有类似的想法。他甚至表示非常希望属于西单商圈,但是据悉北边搞活动,很少请他们参加。当然时代广场也有自己难念的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2000年年底开业后便停业了,直到今年4月份才开始决定转型。李雷在谈到经营得失时承认,其实当初是想完全按照香港时代广场的模式来运作的,但后来发现现实的销售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决定停业。后来经过零点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研究,决定进行调整。主要的变化就是改掉店中店,拉平档位,形成混合式的经营模式,而在消费定位上,则区别与中友及西单商场,只做一件事,即只吸引20岁~30岁的年轻人,不做儿童及中老年人的生意。这似乎看起来很有新意,显然李雷不愿意隔断与北边商圈的联系。他甚至回忆当初在没拆迁时候,西单的东南角曾非常热闹,但是当他们拆迁后建起漂亮的时代广场景观后,这个地方一下子突然人流就没有了,所以他觉得还是形成一个大的商圈好。

  显然,以上两家商企的意见形成了西单商圈南移的推动派。事实上,已有专家支持了这种看法,国务院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就认为,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其未来的持续发展。随着广安门大街的改造,交通越来越便利,西单商圈南移的趋势则是可能存在的,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即南边定位是什么必须搞清楚,如果一味地拷贝北边的单纯的百货业态,那么南边也走不了多远,比较而言,南边未来的商务价值可能会更大一些。

  专家力阻南扩

  当然,一个商圈的形成是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的,不可能由某家企业或某些专家说移就移,说不移就不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黄国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西单商圈的中心位置不可能被替代,宣武应该形成自己的商圈,不要依托于其他外力来借光。北京的商业向来有东重西轻,北重南轻的现实,而宣武商圈的形成则可以弥补这种不平衡。事实上,把原来的西单商圈拉得太长,本身已不是一个商圈的概念了,庄胜现在的形势不错,但并不是西单商圈南移的效应,而是其自身特色发展的结果。而且交通便利并不是商圈扩大的一个必然因素,甚至可能导致商圈缩小。

  显然,在西单商圈南移的问题上,企业与专家的看法不尽相同。企业追求的经济利益,为实现这种利益,他们不惜制造一些舆论来支持其商业判断,而专家所关注的更多的是理论的批判。事实上,感性判断和理性判断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分别出孰对孰错的,关键的问题是现实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专家的冷思考固然可能会浇灭他们创业的热情,但商家的过分渲染也未必真有那么好的事,还是让想在西单商圈寻找机会的人们睁大眼睛,静观其变吧。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