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扩张从单向兴建进入复合阶段
admin
2002-10-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北京的路越修越快。在近期15公里的五环路一期通车之后,人们很快看到五环路二期、三期将在明年开通,而在2005年六环路将全线完成。修建环路对于北京人而言,已不再是新鲜事儿,然而一
北京的路越修越快。在近期15公里的五环路一期通车之后,人们很快看到五环路二期、三期将在明年开通,而在2005年六环路将全线完成。修建环路对于北京人而言,已不再是新鲜事儿,然而一圈一圈新环路,却让圈内之地有点儿跟不上趟儿。
伴随着市政环路的开通,北京城市向外扩张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边缘集团、卫星城、新市镇、开发区尽管说法不同,但想把北京郊区“焐热”的构想却是昭然。但到底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才是北京城向外延展的合理方式呢?早年兴建的大兴黄村卫星城,高不成低不就,但硬是扛到了北京城区快和大兴接了起来;望京新城迅速兴起,至目前规模甚大,但一座纯“卧城”造成的交通负担,已成望京的心腹之痛,而这也正是一个庞大的集团住宅区,仅单纯具备住宅功能带来的弊病,如果这里有产业群落、服务设施、商务企业,居民可就近工作,这里的人群流动负担或许小一些;说到成绩不错的要数亦庄了,亦庄既有世界500强中的30强,又有目前北京最时尚的住宅群,难道不是成功的模式吗?
开发区的有机与无机
亦庄的成功不容否认。但位于亦庄的新兴住宅项目纷纷打出:“世界500强已有30强进驻亦庄”,然后例举出一堆的知名品牌,似乎由于这些知名企业的进驻,这儿的住宅项目也就鸡犬升天,就有点让人莫名其妙了。据伟业顾问提供的数据,亦庄开发区内的若干房地产项目,亦庄区内企业的员工购房比例平均超不过10%,90%的客户仍是以来自CBD区域的中产阶层为主。再看看大量进驻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如诺基亚、朗迅、拜尔、可口可乐等在工业区内均为买地自建厂房,为了对生产进行方便的管理,办公用房和厂区基本是在一起的。
除了买地自建厂房的外资企业,还有一些企业会采取租赁厂房的形式。其中以施耐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最为典型,目前租用工业园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且尚未有自建厂房的意向。
以上的叙述表明,亦庄区内的产业圈与住宅圈之间是油水分离的,说得刻薄一点儿,是这些新兴居住区与世界500强中的30强,谁也借不着谁的光儿!这些知名外企的员工大多不在开发区买房,这些外企办公就在厂区内,用不着在厂外租用高档公建。而亦庄新建商品房内的业主,并不去旁边的企业上班,只不过愿意多看一眼道路旁边悬挂的企业LOGO,为自己的住区与世界500强能搭上界,寻找点儿心理平衡。
如此看来,看待亦庄实际上应该一分为二,如果把亦庄看作一个产业加工基地,它是成功的;如果把亦庄看作是一个住宅郊区化的样板,也是个活生生的有机物。但要把产业加工基地与亦庄兴建的商品房捆绑在一起,描绘成一个协和的整体就不符实际了,实际上二者是个“无机”关系。这或许是值得北京周边的卫星城、边缘集团、开发区,在兴建过程中值得思索的问题。实际上,兴建望京科技园区的声音越来越强,正是基于加强望京地区复合机能的考量。
城市扩张进入复合阶段
不仅是远郊近郊地带的新市镇们,开始考虑让自己成长得更丰满一点,即便是城市核心区的翻新建筑,也不再走单向发展的路子,“24小时CBD”,成为代表最新流派的城市建筑规划观点,即不让一个建筑群落内,下班后成为毫无人烟的“死城”。于是,以CBD核心区项目财富中心、新城国际为代表的项目,提出了“建筑综合体”的概念,所谓“综合体”,即一个交合的空间,居住、办公、购物、饮食以及消遣娱乐等城市生活的各要素以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出现在这个交合空间中,并互相促进。商业零售的设置为办公人员提供了方便,使办公人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而办公人员的经常性消费又为零售增加了赢利;办公为旅店带来了客源,旅业的设置为办公的来访者提供了下榻地,提高了办公的效率;旅店为商业零售增加了营利,商业零售的发达又为旅游业带来了客源。
老城区的翻新,城市向内扩张,“建筑综合体”代表了主流发展方向。而在城市向外扩张的过程中,“综合体”的模式同样适用。北京威格斯顾问在一份专业报告中指出:“城市的开发建设已发展到了综合开发的高级阶段,所谓综合开发,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在城市或局部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协调开发、统筹经营,以求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城市建设方式”。
如果说东区的奥林匹克花园火爆一时,除了性价比高还有什么原因的话,那就是该项目复合了“体育”因素,而且把健康计划、体育设施,落实得异常仔细,可以说该项目巧妙地复合了对人们最为重要的一项生活机能。
近日,在中关村核心区学清路兴建的占地190万平方米超大型项目“逸成”一期开盘,鲜明地运用了复合手法,简单说“逸成”是一个特大型的“建筑综合体”,其中复合了环境、商务、商业机能,其中仅绿地面积就达132万平方米,在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中以住宅为主,但同时拥有办公、商业教育、健身等多重机能的综合公建设施。在交通规划上,社区内主干道直接与城市干道相通,这实际上又是社区与城市的复合,而不是把小区与社会截然断开,仅此一点可以看做是对北大张颐武教授对北京小区建设缺失与城市交流的一个正面回应。
在历经1998年之后4、5年左右的高趋利阶段之后,北京房地产市场开始多了一点冷静与理性,少了些许的急躁与盲动。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方向大于努力,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个体项目的定位,这个城市必会善待有备而来者。
文/吕尚春
伴随着市政环路的开通,北京城市向外扩张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边缘集团、卫星城、新市镇、开发区尽管说法不同,但想把北京郊区“焐热”的构想却是昭然。但到底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才是北京城向外延展的合理方式呢?早年兴建的大兴黄村卫星城,高不成低不就,但硬是扛到了北京城区快和大兴接了起来;望京新城迅速兴起,至目前规模甚大,但一座纯“卧城”造成的交通负担,已成望京的心腹之痛,而这也正是一个庞大的集团住宅区,仅单纯具备住宅功能带来的弊病,如果这里有产业群落、服务设施、商务企业,居民可就近工作,这里的人群流动负担或许小一些;说到成绩不错的要数亦庄了,亦庄既有世界500强中的30强,又有目前北京最时尚的住宅群,难道不是成功的模式吗?
开发区的有机与无机
亦庄的成功不容否认。但位于亦庄的新兴住宅项目纷纷打出:“世界500强已有30强进驻亦庄”,然后例举出一堆的知名品牌,似乎由于这些知名企业的进驻,这儿的住宅项目也就鸡犬升天,就有点让人莫名其妙了。据伟业顾问提供的数据,亦庄开发区内的若干房地产项目,亦庄区内企业的员工购房比例平均超不过10%,90%的客户仍是以来自CBD区域的中产阶层为主。再看看大量进驻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如诺基亚、朗迅、拜尔、可口可乐等在工业区内均为买地自建厂房,为了对生产进行方便的管理,办公用房和厂区基本是在一起的。
除了买地自建厂房的外资企业,还有一些企业会采取租赁厂房的形式。其中以施耐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最为典型,目前租用工业园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且尚未有自建厂房的意向。
以上的叙述表明,亦庄区内的产业圈与住宅圈之间是油水分离的,说得刻薄一点儿,是这些新兴居住区与世界500强中的30强,谁也借不着谁的光儿!这些知名外企的员工大多不在开发区买房,这些外企办公就在厂区内,用不着在厂外租用高档公建。而亦庄新建商品房内的业主,并不去旁边的企业上班,只不过愿意多看一眼道路旁边悬挂的企业LOGO,为自己的住区与世界500强能搭上界,寻找点儿心理平衡。
如此看来,看待亦庄实际上应该一分为二,如果把亦庄看作一个产业加工基地,它是成功的;如果把亦庄看作是一个住宅郊区化的样板,也是个活生生的有机物。但要把产业加工基地与亦庄兴建的商品房捆绑在一起,描绘成一个协和的整体就不符实际了,实际上二者是个“无机”关系。这或许是值得北京周边的卫星城、边缘集团、开发区,在兴建过程中值得思索的问题。实际上,兴建望京科技园区的声音越来越强,正是基于加强望京地区复合机能的考量。
城市扩张进入复合阶段
不仅是远郊近郊地带的新市镇们,开始考虑让自己成长得更丰满一点,即便是城市核心区的翻新建筑,也不再走单向发展的路子,“24小时CBD”,成为代表最新流派的城市建筑规划观点,即不让一个建筑群落内,下班后成为毫无人烟的“死城”。于是,以CBD核心区项目财富中心、新城国际为代表的项目,提出了“建筑综合体”的概念,所谓“综合体”,即一个交合的空间,居住、办公、购物、饮食以及消遣娱乐等城市生活的各要素以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出现在这个交合空间中,并互相促进。商业零售的设置为办公人员提供了方便,使办公人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而办公人员的经常性消费又为零售增加了赢利;办公为旅店带来了客源,旅业的设置为办公的来访者提供了下榻地,提高了办公的效率;旅店为商业零售增加了营利,商业零售的发达又为旅游业带来了客源。
老城区的翻新,城市向内扩张,“建筑综合体”代表了主流发展方向。而在城市向外扩张的过程中,“综合体”的模式同样适用。北京威格斯顾问在一份专业报告中指出:“城市的开发建设已发展到了综合开发的高级阶段,所谓综合开发,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在城市或局部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协调开发、统筹经营,以求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城市建设方式”。
如果说东区的奥林匹克花园火爆一时,除了性价比高还有什么原因的话,那就是该项目复合了“体育”因素,而且把健康计划、体育设施,落实得异常仔细,可以说该项目巧妙地复合了对人们最为重要的一项生活机能。
近日,在中关村核心区学清路兴建的占地190万平方米超大型项目“逸成”一期开盘,鲜明地运用了复合手法,简单说“逸成”是一个特大型的“建筑综合体”,其中复合了环境、商务、商业机能,其中仅绿地面积就达132万平方米,在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中以住宅为主,但同时拥有办公、商业教育、健身等多重机能的综合公建设施。在交通规划上,社区内主干道直接与城市干道相通,这实际上又是社区与城市的复合,而不是把小区与社会截然断开,仅此一点可以看做是对北大张颐武教授对北京小区建设缺失与城市交流的一个正面回应。
在历经1998年之后4、5年左右的高趋利阶段之后,北京房地产市场开始多了一点冷静与理性,少了些许的急躁与盲动。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方向大于努力,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个体项目的定位,这个城市必会善待有备而来者。
文/吕尚春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