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 第二届《中国景观实践》项目案例征集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二、作品提交时间及数量
案例征集(6月-8月12日)
申报材料审查(8月1日-8月12日)
评委会专家评审(8月15日-31日)
网络投票(9月2日-9月6日)(由专委会全体委员进行投票)
经评委会专家评议和网络投票后,根据分数排名确定拟入围名单。
优秀案例公示(9月9日-9月14日)
对入选的优秀案例在 “CSUS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为期6天。
优秀案例公布(10月15日前)
将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年会上正式发布。
各单位同类别项目提交不超过3个
三、项目类别
景观设计
包括各种形式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作品,涵盖非商业性的、具有探索价值的各类户外空间设计与土地设计。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保护和恢复、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城市乡村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废弃地改造、城市更新、生态恢复工程、园区设计(含公园、花园、产业园、校园、居住区,以及儿童、老人与体育健身等专类园区)。
景观规划
包括城市、城郊、乡村或区域景观规划与空间规划作品,涵盖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地空间布局与利用规划,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规划、城镇规划、旧区更新与复兴规划、与法规政策实施和维护管理相关的环境规划、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维护、历史性保留区的规划等。
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
案例有效推进城市功能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在物质空间更新改造的同时,通过共同缔造、精细化治理等手段重塑新的居民生活方式,涵盖具有探索价值、审美价值、环境效益的各类户外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土地设计、城市设计等作品。申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景观、商业景观、住宅景观等。
生态修复与景观工程
案例着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先进技术、成熟工艺实现创新突破,解决污染治理、管理、运行等难题,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并贯穿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等全过程,在行业内具有示范意义。申报项目应为自然生态系统(水域、陆地、湿地、城市和农村)中的典型生态修复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规划、流域规划、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湿地修复设计、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绿道碧道古驿道等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研究创新
案例包含对景观设计实践和教育相关理论、技术和材料的调研;对景观设计之于社会、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的评估;对景观设计与法律、教育、公共健康和安全、公共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等。申报项目需具备研究性,突破传统观念,在理念、技术、材料应用、设计形式、设计表达等方面有跨越性思考。
住区设计
案例着重关注居住空间的美学与实用性,深入挖掘居民的外在生活需求与内在情感需要,创造出既能满足功能实用性又能提升发情绪体验的理想家园。申报项目包含但不限于私人住宅、商品住宅、政府福利住宅、住区配套、住宅景观等。
乡村振兴
案例呼应乡镇现状、场地环境与地域文化,并通过设计及运营显著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乡村产业的发展有所助力,传承村落文化,延续村落空间特色,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使传统村落良性循环发展。申报项目包含但不限于乡村空间改造、滨水空间设计、村镇规划、乡村河道改造等。
无障碍设计
案例着重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维管理等方面的优秀典型,能够代表新时代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先进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满足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求,为各地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以此转化推广实际应用。申报项目包含但不限于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等。
海绵城市建设
案例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建筑与小区(含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等)、城市道路、公园与绿地、城市水系(含排水走廊)等已完工建设项目,符合我市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及技术规范要求、技术经济合理,雨水径流路径清晰,景观搭配协调;社会反响较好,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应主题明确、主旨清晰、层次分明,资料翔实可靠,有数据、有事实,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突出美丽中国建设实际成效。
(二)申报项目应兼具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适于向国内外公开推广。
(三)申报项目须为2019年至2024年内已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项目。
(四)应采用记叙性语言撰写,可附带有关数据、图表、图片等,说明翔实,图片清晰,符合印刷出版要求。
(五)以电子版材料为主,包括“优秀实践案例提名表”、“案例总结报告”、代表性图片或视频以及相关文件资料或书面材料等佐证材料。
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ITSfdiOC4-crrpiaM35Fw?pwd=0000
(六)申报的案例无知识产权权属争议
1)申报项目必须各项审批手续完备,设计单位符合设计资质要求且完成交付,设计过程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规范和标准,无质量安全事故。
2) 申报材料一经提交不得更改。提供的信息需准确无误,入围后该名称将会在宣传文章中被使用,如因提供错误而出现问题,将由申报单位负全部责任。
五、项目文件基本要求
1、项目基本信息(限300字):
项目中文名称、业主单位、相关设计单位、建成时间、项目规模、项目地点、项目类别、设计团队、摄影师/机构。
2、项目简介(限500字):
项目详细内容(设计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重点强调项目难点、创新点及特色);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情况等)。
3、评审用图:
每个申报项目提交2张90cm×120cm、150DPI的评审专用图纸,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分析图等,评审用图可能不够展示项目全部内容,要求申报单位提炼表达项目的核心内容,同时要求兼顾项目表达的完整性。图纸中不得出现单位和姓名等信息。
4、实景照片:建议精选10-15张左右可以展示项目全貌或细部的实景照片(大小:每张5M以内,300DPI;格式:jpg/png )。
(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ITSfdiOC4-crrpiaM35Fw?pwd=0000 )
六、提交方式
1. 各项目资料整理好后,请打包资料发送至674221088@qq.com;邮件标题为【景观实践+“类别”+“项目名称”】 ,正文内同时请说明各提交项目所属类别。
2. 如文件过大,请将各项目资料整理好后,打包上传至百度网盘,并将链接发送至674221088@qq.com;邮件标题为【景观实践+“类别”+“项目名称”】 ,正文内请说明各提交项目所属类别。
七、其他事项
(一)成立范例评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初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和办公室。初审委员会负责对上报的参评项目进行筛选,确定入围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范例具体评选。办公室设在景观学专委会秘书处,负责落实评选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范例评选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安排专人负责跟踪评选工作,做好候选案例的发掘、推荐、选拔等,确保评选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强评选监督
各单位要严格评选标准,坚持公开透明、优中选优的原则,充分挖掘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案例亮点和特点,侧重案例在相关领域内开展的科学性和社会影响力,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所提交材料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依据充分。
(四)申报、评选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入选项目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整理编辑出版,相关费用另行通知。
八、联系方式
CSUS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
联系人:周明波
电 话: 13426114552
第一届《中国景观实践》已出版,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隶属中国科协,挂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The Committe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breviated as CSUS-CLA, was founded in 2016, and is a branch under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CSUS).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CSUS) is affiliated to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ttached to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SUS-CLA was co-founded by a number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the fields of ecology, geography,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t has more than 200 individual members from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and more than 30 corporate members, until the end of 2021.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