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朴设计(SPD)总裁李凤禹先生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并发言
11月5日-7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召开, 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是经商务部批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的反映城市建设成果的综合性展会,由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建设展览活动。今年,为期三天的城博会将紧紧围绕城市的管理和建设展示新成就、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及城市建设发展趋势,交流国内外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和最新理念。
展会现场参观人群纷至沓来
11月6日展会第二天,观展的人流络绎不绝,着眼于未来建筑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从超级工程看城市发展”学术论坛正式召开,现场人气火爆座无虚席,吸引超51万观众同期线上观看,北京电视台《都市晚高峰》栏目对论坛进行了采访播报。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思朴设计(SPD)总裁李凤禹先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郭建祥先生,TFP FARRELLS 董事STEFAN KRUMMECK先生,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邱小勇先生以及南京江北新区公建中心陈永战副主任等全国各领域顶级大师和政府官员出席了此次论坛,大师学者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解析超级工程及超级工程背后的艺术设计、智慧建造和创新科技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助力和影响。
李凤禹先生以《重器设计 启迪未来》为主题,描绘了以艺术设计为导向,以智慧科技为动力的城市发展趋势,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将成为国之重器,助推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
思朴设计(SPD)总裁李凤禹先生发表演讲
回望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长河,重器的定义和具象表征在今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重器对于城市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和作用内在属性没有丝毫改变。历史和当代中国大国重器是以基建—互联网—智造—高铁—海洋经济为国家战略和实施路径。今天,从新的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和双循环的市场需求及综合效益来审视,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的三驾马车亟待更新迭代,大国重器需要破茧重生。洞察当下,把握未来,破解壁垒化国际经济社会环境,以文化复兴和科技创新为主线,实现自主创新发展,争夺世界话语权成为时代的历史使命。因此,科技重器和文化艺术重器是关系到民族安危、发展和强盛的重大课题。
[ 培育科技重器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已经进入到大科学时代,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国家新命脉。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加速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科技重器的设计和建造需要采取渐进生长型科学规划、营造科学家工作生活的高品质环境,构建便于非正式交往的科技创新生态圈。
世界大科学装置及科学城分布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 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民生等限制条件已经不可能再出现过去那种不计代价的理想蓝图式规划,需要因地制宜,规划融合统筹。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首先,规划以科技产业规划发展为宗旨,从国家和区域战略确定宏观目标,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的投资巨大,精英荟萃,因此规划需要通过系统叠加的方式,落实科学装置和核心国家实验室的位置和规模,形成以点带面、尊重科学规律、稳健有机的生长规划。
其次,以科学家为核心,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营造最适宜科技创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氛围。
未来,利用后发优势和政府主导的巨大的基础投资,实现能够动静相宜、弹性生长的科学创新场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科技交流,科技重器的动力必将推动国家和城市进步发展。
[ 营造文化艺术重器 ]
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 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力”。艺术作为文化的外化载体,将铸就城市和国家文明不动产的基石。正如全球正在发生的艺术都市建设,将破解后工业时代人文精神缺失,空间品质低下等难题。
文化艺术特色城镇
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背景下的艺术都市计划,强调通过艺术化思维和艺术导向的城市设计(AUD)对城市现有空间进行解构和重建,通过多元化公共艺术,激活消极和低效的城市空间,创造为人服务的、包容性的、有温度、有情感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和场所,彰显城市品格和文化魅力,激发城市的创新性思维。通过公共艺术与传统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景观等专业的横向专业协作,创建美丽雅致、幸福宜居、充满人文品味的城市愿景。
艺术空间营造品质场所
艺术都市关注人、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未来更好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基石。
展望未来,科技重器和文化艺术重器建设需要群策群力,协同创新;需要跳出因袭式的发展思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需要从目标导向、核心导向和实效导向综合统筹。通过高品质的硬件设施和软环境营造,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和文化价值,助力城市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李先生的演讲精彩纷呈,详细诠释了时代背景下科技重器和文化艺术重器对于城市发展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可实现的创新路径,激发了线上线下听众的热烈讨论,得到与会大师和学者们的一致赞同和好评,并引发了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更深层次的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