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北京时间2019年7月5日下午3:30,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4处世界遗产,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这也是江苏省入选的第1处世界自然遗产。
至此,这块位于盐城的自然湿地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盐城东临黄海,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涵盖了盐城境内的湿地珍禽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这一区域是全球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每年约有几百万只鸟类从澳大利亚、新西兰途经这里,也是它们迁徙途中唯一停靠的“加油站”。
盐城申遗办公室主任吴其江说:“世界自然遗产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价值的生态旅游名片。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对提高盐城生态旅游,推动盐城海滨湿地发展,建立国际性旅游目的地都是非常有益的。”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也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作为我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申遗成功体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全球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的大国担当。
鉴于黄海湿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面临的威胁,世界保护大会分别于2012年和2016年达成了“加强黄海生态区湿地保护”的决议。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大会决议,于2016年启动了申遗的相关工作,并于2018年提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报材料。
据IUCN“黄海潮间带栖息地”的评估报告表明,在整个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16处潮间带水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中,有7处位于黄渤海区域。其中盐城黄海湿地是面积最大、重要性最高的一块,对整个迁飞路线的贡献位列全部1030个重要候鸟栖息地第三名。“第一期提名地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标准,通过努力,能够成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保护世界遗产的成功典范。”
“盐城黄海湿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得到认可,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湿地保护管理的信心。今后,盐城将继续加强国际对话、交流与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生态系统治理,共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起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世界遗产地提名表决后的发言中,盐城市市长曹路宝向世界发出邀请:来大美盐城,感受奇妙的辐射沙脊群、百万只候鸟的幸福天堂、滩涂湿地“鹤舞鹿鸣”的独特魅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为区域生态旅游提供核心竞争力,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表示:“我们还制定了很多保护管理的条例,开展了很多保护的实践,这个对我们国家的生态资源,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我觉得世界遗产不仅仅是盐城的,中国的,这是全世界的遗产。”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