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松阳·乡村振兴论坛:文化与建筑是乡村发展的驱动力

Goddess 2019-03-27 来源:GOOOOD
2018年11月8日~10日,浙江松阳与德国Aedes国际建筑论坛合作,共同举办首届浙江松阳·乡村振兴论坛,以建筑与乡村复兴(生态、文化和经济)为主议题,邀请了德国Aedes国际建筑论坛馆长克里斯汀·费莱斯,联合国人居署区域和都市规划主管雷米·西斯平等17个国家近60名国际嘉宾,以及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汉声》杂志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其专业领域或所在机构对乡村发展作出的研
松阳有着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乡村散布着形态古朴、风貌依旧的众多古村,至今仍保留着百余个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过去几年,松阳提出“文化引领的乡村复兴”,遵循“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理念,系统推进生态修复、经济修复、文化修复、人心修复。在各个村庄以中医调理、针灸式点位介入,按照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原则,提炼每个村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产业,精准定位,建立以高品质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资源增长型经济发展体系,促进村村联系,城乡互动,融合发展,成为住建部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和国家文物局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

▼活动现场

其中,今年9月初,全国首个整县推进试点县——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一期项目142幢老屋全面完工验收,并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群众自发参与的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新路子。许多修复的老屋,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供村民公共活动空间、培育乡村新型业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有效提升了普通百姓对老屋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自觉,修缮项目还带动了乡土工匠的回归以及传统手艺的恢复。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专栏10第五点中,明确提出: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开展乡村遗产客栈示范项目,探索古村落古民居利用新途径,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和振兴。

▼松阳县环境概览

德国柏林Aedes建筑论坛创始人克里斯汀.费莱斯女士在开幕致辞中提到,“乡村振兴计划”的影响下,许多建筑师团队短短几年间在乡村做了很多建筑实践,采用建筑针灸疗法,振兴了当地乡村的经济。松阳便是这样一个有实质行动,改变振兴的地方。这也是本次论坛选择在松阳举办的原因。同时,中国乡村中新的建筑物也能够为国外提供非常好的典范。

松阳在乡村振兴中提倡“中医调理、针灸激活”,就是不希望对乡村进行大动干戈地建设,而是通过点位上的适度刺激,慢慢恢复其生命力。近几年的生动实践证明,在充分尊重当地传统、文化、产业和空间肌理的基础上,艺术建筑在乡村以微小的方式介入,提取和诠释各个村庄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形成一系列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文化空间、生产空间,重现文化的力量和乡村的价值,给松阳乡村振兴带来了深刻的意义。

▼DnA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徐甜甜演讲

DnA建筑事务所从2014年开始集中参与了松阳县的乡村建设,通过每个村庄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或产业元素,以村庄功能为载体的建筑针灸来激活整个地区。创始人徐甜甜表示,乡村建设有很多场地和观念的约束,建筑师要以让社会接受的方式介入,积极寻求互通和认同。过去五年间她在松阳的工作也是对传统意以上建筑师身份的一种调整转换,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也要参与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工作内容的确立,组织一些教学文化交流,甚至包括拓展商业运营等。在几年的实践中,他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采用低价低技建造。松阳的针灸策略也包括项目资金的控制,投入小量的建设资金,加强各方的参与度,影响村庄后续的持续发展,探讨一种可持续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限于松阳本地,它也可以广泛地推广到其他地区。

石仓契约博物馆

以石仓古契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契约精神”为灵感,以当地石材为主材,以传统技术建造的石仓契约博物馆,激发了人们对规则的尊重和敬畏,也为当地建筑遗产的修复创造了契机:三个砌石建筑专家把十几个年轻工人训练成了技艺娴熟的石工。如今,博物馆作为一个热门旅游景点,促进了附近村居的翻修,也吸引了外来资本投资,附近修建了鸣柯里文化民宿,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石仓契约博物馆

 白老酒工坊,豆腐工坊

除了契约博物馆,石仓周边的山头村新建了白老酒工坊,蔡宅村新建了豆腐工坊,更是带动了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山头村优质的水源孕育了优质的白老酒,村中近半数人口酿造销售,但存在着生产环境低散的现状。由建筑设计师徐甜甜设计的白老酒工坊,主体为现浇式清水混凝土拱顶式框架结构,承载着生产酿造区、品味交流区、窖藏鉴赏区三个不同的功能。现如今该工坊不仅成为白老酒生产的标准化示范工坊,也成了乡村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点。

同样由徐甜甜老师设计的豆腐工坊,汲取了当地土木结构民居的特点,采用木桁架拼装结构,阶梯式空间布局,并采用了传统的斜屋面、小青瓦屋顶设计。占地面积

1234平方米的豆腐工坊,已成为集油豆腐加工、参观、体验于一体的豆腐产业发展项目。并且改变了家家户户单纯制作油豆腐的单一产业,豆腐生产过程中的豆腐水将会加工成护肤品等,豆腐渣则成为猪的饲料,猪粪成为种黄豆的养料。

▼豆腐工坊游学照片

而随着白老酒和豆腐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自发种植水稻和黄豆,推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至此,通过富有生命力且带有地区特色的建筑针对性把脉针灸,赋予不同地域不同功能属性,进而带动了整个石仓片区系统性可持续性的乡村循环式发展,激活了片区活力。

不仅契约博物馆、白老酒和豆腐工坊,在松阳乡村,围绕松阴溪和8条艺术创造路线,分布着平田农耕馆、大木山竹亭、大木山茶室、红糖工坊、王景纪念馆、以及松阴溪沿途休闲驿站、水文公园、独山驿站等不同大小和功能的建筑,它们成为符合现代需求的多功能空间,是当地人文特色、生产生活形态的展示空间,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开展社交娱乐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当地传统农特产品、传统手工展示售卖的发展空间,这些集功能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建筑,成为引导一种业态发展、激活一个片区复兴的很好载体。

红糖工坊

樟溪乡兴村是远近闻名的产糖区,种甘蔗、制红糖的历史已有百年,古法熬制的红糖虽然美味,但存在价格低,以及加工环境低散乱的现状。为传承和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业态,徐甜甜设计建造了以古老传承为内核,以现代风貌为外形的兴村红糖工坊。流水线古法加工大大提高了红糖的品质和产量,大批游客的到访提高了红糖的价格,红糖价格从2011年的每斤8元提高到2017年的每斤22元,兴村的60亩甘蔗地亩均产值达2万元,远超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的产值。除了生产加工,红糖工坊也是一个文化体验、建筑艺术、文化公共空间、产品展卖等功能的综合文旅项目,成为区域内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如今,依托红糖工坊,该村也在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村民的收入。

▼红糖工坊

王景纪念馆

王景是松阳历史名人。王景纪念馆的落成,给这一自然景观资源贫乏村带来了希望,它既用作文化展示,重建了人文自信,也是村里公共文化活动和休闲场所,用于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传承耕读文化和慈孝文化。此外,发挥名人效应,创立了玉林常斋品牌,并着手推进以王景名人文化为特色的王景状元饼、王景状元酒等文创产品。目前,作为松阳县城郊结合部区块有机更新和活态保护利用的典范,把王村纳入全县文化旅游发展系统,形成“延庆寺塔—黄家大院—石门廊桥—松阴溪—王村”这一主要线路,文旅融合推进产业了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王景纪念馆

利用建筑凝聚人心,让百姓树立了文化自信、经济自信、产业自信,也让乡村建立了新自信。年轻一代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开始从城市回流乡村,并通过他们的创意创新思维,对乡村的各类资源进行改造和利用,也带动了具有乡村特点的新型经济发展。

“今天的乡村振兴之路,理应是一条让乡村留住‘形’守住‘魂’吸引‘人’的生态文明之路、美丽宜居之路。”松阳正在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的路径。在经济学家刘守英看来,“松阳征途”正在路上。“松阳是以乡土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建筑师等介入,在保持村落肌理基础上活化乡村,同时和乡村特色产业互动。这条路如果能走通,那就闯出一条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子。能否持续,取决于几点:这些试点村能否带动其他村一起发展、通过村落激活的传统产业能否真正复兴、作为主导产业的茶产业和旅游业与村落之间能否良性互动——如果这些都能做到,松阳就走通了一条以乡村和农业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现代化的新路。”

来自松阳的手工艺人叶科创新了古老的扎染技术,与云上平田民宿合作,在徐甜甜设计的艺术家工作坊建立了云缬坊,利用周围山上的植物和茶叶做染料,把丝绸和扎染手艺结合起来,做成文创产品,提升价值。叶科还把这门手艺带到了法兰克福书画展上,引来了众多体验者,国际出版商协会前主席赫曼Herman Spruijt参观时就被松阳手工坊的茶扎染吸引,倍感神奇。如今,他的云缬坊染织业务拓展到扎染蜡染、传统刺绣、竹编草编、端午香包、发簪女饰、年画年俗、服饰拼布等。今年他在扩大团队,增加创意体验项目的同时,也让村民参与进来:找村里的阿姨做一些手工产品的针线活,找村里的大叔种植板蓝根等植物染料,给他们带来收入。

此外,大木山茶室的孟小雪,在传统茶产业中融进了文化、培训等业态,拓展了发展的空间;云上平田民宿综合体的叶大宝,在民宿中导入精品农业、民俗文化,使传统与现代有机融为一体;蔡宅村的李晓英承包村里闲置用地,与村里低收入农户签订种植、采购大豆协议,生态化种植黄豆得到了品质保障,也带动了农户增收……这些人的回归创业也为其他年轻人作了很好的示范,让他们意识到乡村的希望和价值所在。

▼各种被激活的传统手工创意活动

“德国和中国在农村问题上存在共性。松阳用文化引领乡村发展,把离开家乡的年轻人吸引回来,这对中国其他地区、对其他国家都是很好的借鉴。”今年3月,德国柏林Aedes建筑论坛以“乡村变迁”为主题,举办“乡村变迁——松阳故事”展,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陈平在看到、听到松阳故事后称赞道,“松阳故事展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中国的农村通过保留重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同时又引入了新的建筑理念,来振兴农村,使得农村的建设在整个文化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松阳故事”已经或者将会陆续在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巴塞尔瑞士建筑博物馆、维也纳奥地利建筑中心等地续展。

“农村的发展关乎人类未来,松阳以文化建筑为切入点进行建设,松阳实践不仅对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借鉴意义。能够‘寻找’到松阳故事,我们由衷地高兴和骄傲。”伊达斯建筑论坛总监汉斯—尤尔根•科莫瑞尔说。Aedes建筑论坛创办于1980年,现已发展成为建筑文化领域的一个国际性平台,先后举办了超过300个知名建筑师以及处于前沿的实验性建筑的展览。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