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十年论坛——建筑·多元·宽容
admin
2002-09-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8月26日、27日,本报联合中城房网、中住联共同主办的“中国地产十年论坛”中,建筑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开彦(主持人):
今天的主题是建筑与市场、建筑与城市。回首这
8月26日、27日,本报联合中城房网、中住联共同主办的“中国地产十年论坛”中,建筑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开彦(主持人):
今天的主题是建筑与市场、建筑与城市。回首这十年,我想中国的建筑师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这样一个大建设的年代,到处都在盖房子。但建筑产品与彩电、冰箱的差异是,我们的房子放在这里可能是一百年,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持续的,而且它的影响面很大,一个精彩的建筑会使整个城市的居民都为它自豪!我们这个论坛的嘉宾有建筑师和规划师,还有几位房地产商,现在就请他们发表高见。
柯焕章(城市规划师):
说十年的变化,从北京看,我想不仅是在建设的规模上,城市的布局发展上,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它的功能,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十年,北京市区的建设区面积扩大将近100平方公里,十年的时间,这个数字确实是相当惊人的。
吴焕加(教授):
我谈几个观点。第一,我们讨论建筑十年的问题不能离开中国的过去一百年,这十年是在一百年当中截断出来,而一百年当中中国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个巨大的转型、转制、转轨。我们现在的建筑从哪儿来?它不是从我们老根上传过来,是由转型、转轨所取得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原因。
第二,我们看事情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新建筑在中国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外国是一直继承下来的,我们从木构建筑变成现在的新结构建筑,新的功能,新的结构,新的艺术都需要慢慢地解决。
第三,我们中国的建筑要走综合创新的道路,我们的建筑既然处在新建筑时代,又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要有创新。怎么创新呢?今天的世界是信息和交流的世界,建筑有很多的东西并不是说只有中国的才好,民族的才好,很多好的东西像贝多芬音乐,它不是个独立的东西,是一个综合的,所以我们要按照今天的时代要求,中外古今综合创新。
我再说一下关于北京城。北京城说来话长,1986年提出要古城风貌,我不赞成这个说法。我说古城要有新貌,不能够把古城当做一个整个的文物,整体保护是不可能的,我当时就这个意见。
人家说巴黎怎么保护得好,巴黎在十九世纪经过大量的改建。伦敦呢,原来的伦敦你去看看,相当于明朝、清初的时候都是木头的房子,后来是一次大火以后,随着工业化变成今天的伦敦,也不是一直那么好。罗马我住过半年,罗马是又有古又有新,走着走着就走到罗马帝国时期,但是它的边上就有新房子。所以,古城要有新貌。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林少洲(开发商代表):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一代的人在这方面确实碰上了好时候,中国的建筑师是最幸福的,也是最忙不过来的。目前建筑方面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最早的20世纪80年代是启蒙式改革,到90年代我觉得是一个学习模仿和普遍流行的时代,现在进入一个多元创造的时代,就是说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城市之间差异很大,城市里面不同阶层先富起来,后富起来,没有富起来。不同的阶层它的需求不一样,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市场。
现在大家对自然生态都有要求,买房子要有绿化,要有花园,然后花园尽量私有化。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个是社会生态的问题,现在人与人有一种疏离感,孤独感,包括产生一种不安全感,所以防人甚于防狗。在国外,我看到阳台一脚可以踹开,为了一旦失火可以跑到隔壁家去。但是我们肯定要把阳台做得很牢固,甚至有些还要做栏杆,我可以被火烧死,但是不能让旁边的人进到我家里来,我觉得这属于社会生态系统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导致社会交易成本特别高,这些问题其实我觉得也可以从建筑、从邻里之间的关系里面处理,如果你对邻居都不能够信任,那你能信任的人就很少。所以我觉得这个我们要作为一个建筑理念去谈,做一种包括中国传统好的一些理念,比如一种围合等利于邻里交流的建筑形式。
第二个是关于文化生态的问题。我觉得最近十几年,包括未来的十几年,中国的主旋律还是向西方学习,还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条件的地区、城市和社区可以开始进入文化生态方面的考虑,就是构建一个真正适合于中国人的居住环境。比如我们建的洋房是否真正适合于中国人?我觉得未必,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所以我们的建筑、我们的社区,怎么跟我们的文化环境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既不是复古的又不是完全西洋的这样一个文化生长环境,我觉得这可能是值得大家探讨的。
易小迪(开发商代表):
我们最开始想到引入国外建筑师是在1998年。当时高档住宅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苗头,随着我们公司的不断扩张,项目越来越多,销售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过,我始终认为,供过于求的压力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最好的催化剂,所以我们就想到如何从设计规划来创造效益。那个时候你只要有一个突出的卖点,就容易把这个市场做活,因为大家都还没有想到在这个方面再进一步。
但是到2000年以后,我发现仅仅是通过一些独立的卖点来占领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市场在细分,与产品多元化并存的是产品趋同化。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觉得越来越需要聚焦到一个客户群,或者一个点上才可能做得更精,更有市场。我们自己的开发思路是与其在一个城市同时多样化地造很多房子,不如在多个城市造同样的房子,或者做同样的客户。比如说,我现在在南宁、济南、天津、北京这4个城市同时开发一种公寓,都是针对30岁左右的白领。
林涧(开发商代表):
我就说一件事儿,其实什么事情做好了,大部分的劳动都是体力活,不是脑力活。
从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就是关注建筑工人,而不是关注设计师。在底下我们开个玩笑聊过天,现在已经一大堆洋大师,但是其实更有必要是引进洋工头,因为建筑主要是体力活,中国人不缺脑袋,中国人缺的是手。我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呼吁一下,现在因为设计费少,所以中国建筑师只干了他应该干的一件事儿。他其实应该干三件事儿。比如他前期应该帮发展商策划,中间应该把图画好,后期应该做设计监督,应该做工地建筑师,提高建筑费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好好干活。
刘嘉峰(建筑师):
关于建筑城市,现在很多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靠房地产的发展,所以必须关注城市化过程中的“三有”:有效,有序,有机。
从建筑市场的转变来看,基本上可以总结出三个规律。一是从所谓的细分中找规律,房地产商过去只会做住宅,后来做办公楼,又去做不同的商业物业,每一类建筑的规律和特点都不一样;二是建筑师怎么能找到所谓“客户的客户的客户”,房地产商是建筑师的客户,购房人又是房地产商的客户,所以,怎么能找到“客户的客户的客户”是极其重要的;三是在房地产的建筑关系当中,不仅是房子本身的卖点,还要能够促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系统问题。
开彦(主持人):
今天的主题是建筑与市场、建筑与城市。回首这十年,我想中国的建筑师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这样一个大建设的年代,到处都在盖房子。但建筑产品与彩电、冰箱的差异是,我们的房子放在这里可能是一百年,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持续的,而且它的影响面很大,一个精彩的建筑会使整个城市的居民都为它自豪!我们这个论坛的嘉宾有建筑师和规划师,还有几位房地产商,现在就请他们发表高见。
柯焕章(城市规划师):
说十年的变化,从北京看,我想不仅是在建设的规模上,城市的布局发展上,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它的功能,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十年,北京市区的建设区面积扩大将近100平方公里,十年的时间,这个数字确实是相当惊人的。
吴焕加(教授):
我谈几个观点。第一,我们讨论建筑十年的问题不能离开中国的过去一百年,这十年是在一百年当中截断出来,而一百年当中中国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个巨大的转型、转制、转轨。我们现在的建筑从哪儿来?它不是从我们老根上传过来,是由转型、转轨所取得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原因。
第二,我们看事情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新建筑在中国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外国是一直继承下来的,我们从木构建筑变成现在的新结构建筑,新的功能,新的结构,新的艺术都需要慢慢地解决。
第三,我们中国的建筑要走综合创新的道路,我们的建筑既然处在新建筑时代,又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要有创新。怎么创新呢?今天的世界是信息和交流的世界,建筑有很多的东西并不是说只有中国的才好,民族的才好,很多好的东西像贝多芬音乐,它不是个独立的东西,是一个综合的,所以我们要按照今天的时代要求,中外古今综合创新。
我再说一下关于北京城。北京城说来话长,1986年提出要古城风貌,我不赞成这个说法。我说古城要有新貌,不能够把古城当做一个整个的文物,整体保护是不可能的,我当时就这个意见。
人家说巴黎怎么保护得好,巴黎在十九世纪经过大量的改建。伦敦呢,原来的伦敦你去看看,相当于明朝、清初的时候都是木头的房子,后来是一次大火以后,随着工业化变成今天的伦敦,也不是一直那么好。罗马我住过半年,罗马是又有古又有新,走着走着就走到罗马帝国时期,但是它的边上就有新房子。所以,古城要有新貌。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林少洲(开发商代表):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一代的人在这方面确实碰上了好时候,中国的建筑师是最幸福的,也是最忙不过来的。目前建筑方面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最早的20世纪80年代是启蒙式改革,到90年代我觉得是一个学习模仿和普遍流行的时代,现在进入一个多元创造的时代,就是说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城市之间差异很大,城市里面不同阶层先富起来,后富起来,没有富起来。不同的阶层它的需求不一样,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市场。
现在大家对自然生态都有要求,买房子要有绿化,要有花园,然后花园尽量私有化。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个是社会生态的问题,现在人与人有一种疏离感,孤独感,包括产生一种不安全感,所以防人甚于防狗。在国外,我看到阳台一脚可以踹开,为了一旦失火可以跑到隔壁家去。但是我们肯定要把阳台做得很牢固,甚至有些还要做栏杆,我可以被火烧死,但是不能让旁边的人进到我家里来,我觉得这属于社会生态系统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导致社会交易成本特别高,这些问题其实我觉得也可以从建筑、从邻里之间的关系里面处理,如果你对邻居都不能够信任,那你能信任的人就很少。所以我觉得这个我们要作为一个建筑理念去谈,做一种包括中国传统好的一些理念,比如一种围合等利于邻里交流的建筑形式。
第二个是关于文化生态的问题。我觉得最近十几年,包括未来的十几年,中国的主旋律还是向西方学习,还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条件的地区、城市和社区可以开始进入文化生态方面的考虑,就是构建一个真正适合于中国人的居住环境。比如我们建的洋房是否真正适合于中国人?我觉得未必,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所以我们的建筑、我们的社区,怎么跟我们的文化环境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既不是复古的又不是完全西洋的这样一个文化生长环境,我觉得这可能是值得大家探讨的。
易小迪(开发商代表):
我们最开始想到引入国外建筑师是在1998年。当时高档住宅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苗头,随着我们公司的不断扩张,项目越来越多,销售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过,我始终认为,供过于求的压力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最好的催化剂,所以我们就想到如何从设计规划来创造效益。那个时候你只要有一个突出的卖点,就容易把这个市场做活,因为大家都还没有想到在这个方面再进一步。
但是到2000年以后,我发现仅仅是通过一些独立的卖点来占领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市场在细分,与产品多元化并存的是产品趋同化。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觉得越来越需要聚焦到一个客户群,或者一个点上才可能做得更精,更有市场。我们自己的开发思路是与其在一个城市同时多样化地造很多房子,不如在多个城市造同样的房子,或者做同样的客户。比如说,我现在在南宁、济南、天津、北京这4个城市同时开发一种公寓,都是针对30岁左右的白领。
林涧(开发商代表):
我就说一件事儿,其实什么事情做好了,大部分的劳动都是体力活,不是脑力活。
从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就是关注建筑工人,而不是关注设计师。在底下我们开个玩笑聊过天,现在已经一大堆洋大师,但是其实更有必要是引进洋工头,因为建筑主要是体力活,中国人不缺脑袋,中国人缺的是手。我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呼吁一下,现在因为设计费少,所以中国建筑师只干了他应该干的一件事儿。他其实应该干三件事儿。比如他前期应该帮发展商策划,中间应该把图画好,后期应该做设计监督,应该做工地建筑师,提高建筑费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好好干活。
刘嘉峰(建筑师):
关于建筑城市,现在很多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靠房地产的发展,所以必须关注城市化过程中的“三有”:有效,有序,有机。
从建筑市场的转变来看,基本上可以总结出三个规律。一是从所谓的细分中找规律,房地产商过去只会做住宅,后来做办公楼,又去做不同的商业物业,每一类建筑的规律和特点都不一样;二是建筑师怎么能找到所谓“客户的客户的客户”,房地产商是建筑师的客户,购房人又是房地产商的客户,所以,怎么能找到“客户的客户的客户”是极其重要的;三是在房地产的建筑关系当中,不仅是房子本身的卖点,还要能够促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系统问题。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