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俞孔坚 倡导城市生态基础建设十大战略
admin
2002-08-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教授前瞻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战略。其中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
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教授前瞻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战略。其中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无汽车绿色通道;开放专用绿地;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通过这些景观战略,建立大地绿脉,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
规划要为百年之后人们常为伦敦百年不落后的市政基础设施而惊叹不已。俞孔坚教授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外,还有另一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即生态基础设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建设生态城市不能急功近利对异常快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忙于应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对此,俞教授不以为然。他认为,应把眼光放在区域和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的或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因为只有这样,规划师才有他的尊严,城市建设和管理者才有其从容不迫,城市的使用者才有其长久的安宁和健康。俞教授说,对战略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本身和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是建立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提。所以,规划师认识水平的提高,决策者非凡的眼光和胸怀,以及对现行城市规划及管理法规的改进。是实现战略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基础。
战略之一: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在俞教授眼里,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是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俞教授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战略之二: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毁掉了太多独具特色、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俞教授指出,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大熊猫和红树林。俞教授说,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及省市级的具有良好森林生态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固然需要保护,但这些只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几或十几的面积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而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与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的生物与环境已形成良好关系的乡土栖息地。在推土机未能开入之前,这些免于农业耕作和农药的自然地是均相农业景观中难得的异质斑块,而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之三:维护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俞教授强调,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于是治理城市的河流水系往往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来对待。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俞教授认为,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与河道本身无干。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几乎没有幸免。光洁的水泥护岸,就连蚂蚁也不敢光顾,许多生物无处安身。裁弯取直,事实上,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可减低河水流速,削弱洪水的破坏力,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高坝蓄水,河流是地球上惟一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同时,也是大地上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通过大小河流,使高山、丛林、湖泊、平原直至海洋成为一个有机体。大江、大河上的拦腰水坝已经给这一连续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并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反思。其他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决不在于改造河道。
战略之四: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俞教授十分看中湿地的作用。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境教育和公众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同时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因不合理的规划,城市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他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战略之五: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是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京津周围的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及最近的全国绿色通道计划相继启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干旱风沙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林体系和环境保护林体系,到目前为止,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工程。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堪与中国如此大型国土生态系统相媲美的也不多见。俞教授指出,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俞教授认为,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原有防护林网的保留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如对沿河林带的保护,对沿路林带的保护,改造原有防护林带的结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上)
本报特约记者 铁铮
规划要为百年之后人们常为伦敦百年不落后的市政基础设施而惊叹不已。俞孔坚教授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外,还有另一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即生态基础设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建设生态城市不能急功近利对异常快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忙于应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对此,俞教授不以为然。他认为,应把眼光放在区域和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的或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因为只有这样,规划师才有他的尊严,城市建设和管理者才有其从容不迫,城市的使用者才有其长久的安宁和健康。俞教授说,对战略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本身和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是建立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提。所以,规划师认识水平的提高,决策者非凡的眼光和胸怀,以及对现行城市规划及管理法规的改进。是实现战略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基础。
战略之一: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在俞教授眼里,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是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俞教授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战略之二: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毁掉了太多独具特色、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俞教授指出,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大熊猫和红树林。俞教授说,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及省市级的具有良好森林生态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固然需要保护,但这些只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几或十几的面积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而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与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的生物与环境已形成良好关系的乡土栖息地。在推土机未能开入之前,这些免于农业耕作和农药的自然地是均相农业景观中难得的异质斑块,而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之三:维护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俞教授强调,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于是治理城市的河流水系往往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来对待。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俞教授认为,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与河道本身无干。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几乎没有幸免。光洁的水泥护岸,就连蚂蚁也不敢光顾,许多生物无处安身。裁弯取直,事实上,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可减低河水流速,削弱洪水的破坏力,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高坝蓄水,河流是地球上惟一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同时,也是大地上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通过大小河流,使高山、丛林、湖泊、平原直至海洋成为一个有机体。大江、大河上的拦腰水坝已经给这一连续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并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反思。其他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决不在于改造河道。
战略之四: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俞教授十分看中湿地的作用。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境教育和公众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同时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因不合理的规划,城市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他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战略之五: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是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京津周围的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及最近的全国绿色通道计划相继启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干旱风沙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林体系和环境保护林体系,到目前为止,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工程。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堪与中国如此大型国土生态系统相媲美的也不多见。俞教授指出,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俞教授认为,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原有防护林网的保留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如对沿河林带的保护,对沿路林带的保护,改造原有防护林带的结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上)
本报特约记者 铁铮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