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室内设计功能的讲究

admin 2002-08-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最近,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的一次北京室内设计师沙龙上,在京的室内设计师40余人和来自意大利、德国的同行,就室内设计的功能和形式展开了讨论。 用点功夫在功
最近,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的一次北京室内设计师沙龙上,在京的室内设计师40余人和来自意大利、德国的同行,就室内设计的功能和形式展开了讨论。
用点功夫在功能上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理事长曾坚认为,室内设计的作用首先是为了使用,也就是功能。设计人从功能入手研究每一个项目,这就等于掌握设计的核心,可使设计千变万化,不断创新,展现出设计的魅力。拥有设计的本事,犹如孙悟空得到了金箍棒。如果仅仅看到金箍棒的金光铮亮、闪闪发光多么漂亮,看不到或小看了金箍棒的变化多端、镇除妖魔的作用,就枉为有了金箍棒。
室内设计是一个设计产品的过程,形式和功能都客观存在,不能偏废其中一个。室内设计的作用不仅仅是美化环境,解决美观问题。当前的设计作品,在形式上下功夫比较多一点,在功能上下功夫相对少了一点。这是由于设计人员受周围舆论的影响,大多以形式是否美观来衡量室内的好坏的结果。室内设计在形式上下功夫没有什么不好,怕的是脱离了功能去追求形式,后果是浪费了资金而得不到实惠,必然造成追求形式的道路越走越窄。室内设计师在形式上下功夫的同时,也应该在功能上用点功夫。
强烈的新旧形式对比产生认同感
来自意大利的法布里奥·德·来瓦向大家展示了一些本已不再有功能,但通过翻新焕发出生命力的老建筑图片。
他首先展示了17世纪在意大利北部的老建筑,设计师通过翻新,把它改造成为现代艺术的展览馆。观众从外观上很容易辨别出它是老建筑。翻新的理念在此体现为:不要动旧的结构,重要的是在其中加入现代的工业元素,使之焕发出生机。这里没有用以前的东西,只是增加新的构件。新旧事物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加入什么到老建筑中去。
在展示加拿大的一幢旧建筑时,观众看出设计师没有动外部,只在内部做了新的装修。设计师把保存很好的老墙和混凝土的新墙加以利用,在对比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力量感。在这里设计师想强调的是:什么是新,什么是旧。
还有一张柏林的建筑照片,上方是旧的厂房建筑,下方是翻新而成的办公楼。在这里,设计师所要表现的理念是:不要掩盖,让它们清楚地表现自己。设计师选择新材料的颜色和形式的目的,是用来与旧形式产生对比。
当一种形式成为美的时候,形式就是功能
清华大学的方晓风博士认为,方案的形成者(设计师)和方案使用者(甲方/业主)之间,对形式和功能很容易产生差异。
方晓风认为不妨把思路放开一点,功能不是狭隘的概念。对建筑和室内设计而言,固然有使用功能,它是物质存在;但同时它还有表意的功能,它在诉说着,传递着物质之外的某种含义。比如冰箱除了使用冷冻冷藏的功能之外,还在追求它的立面、造型、颜色等等。
尼迈耶曾说当一种形式成为美的时候,形式就是功能。解释这句话最好的例子就是悉尼歌剧院, 从功能上讲,就现代主义来看,悉尼歌剧院可能是个糟糕的作品,但不可否认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悉尼歌剧院的空间形式已经超越了歌剧院的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人造景观,一个旅游点,一个标志,人们来这里不一定是听歌剧,大多是看外观。
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做得越少越好
到场的一位德国设计师谈了两个感受。
第一,他认为建筑师应该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做得越少越好。比如在一个住宅的室内设计中,应该留充分的余地(空间)给业主,因为只有业主才有生活,才是最丰富的,生活是最个人化的设计。
第二,他说第一次来北京之前,以为可以看到很多传统的建筑。但当他看到那么多现代建筑的时候,很吃惊。大部分的建筑花许多钱建一些没有意义的体块、形状和构件,却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什么在那里。因为他们(业主和设计者)对文脉没有认识,只是把在别处看到的一些东西简单地复制。设计要留下余地,以备以后的发展,同时,设计师要知道为什么做,如何做,设计不是简单的剽窃,不应该只限于满足业主。设计要提供比业主需要更多的东西,这样才能把建筑往前推进。
功能有标准,形式没有标准
新形式带来了新功能,好设计带来了新的、意想不到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房地产商喜欢做飘窗,它的外立面好看,居室内可以坐,可以加靠垫,形成了新空间,而且是积极空间,和卧室的床等消极空间相比,更容易发挥。
功能有标准,形式没有标准。设计师从某种角度看像厨师,甲方要川菜就给做川菜,要粤菜就给做粤菜,菜系有标准,口味没有标准;所以说功能有标准,形式没有标准。
形式是个很复杂的话题,功能也很复杂。现代主义的教育讲:形式追随功能。在住房上讲满足使用功能不困难,因此形式上就大有文章可做,家装就是形式。但不可以为了显示给客人看什么,而去牺牲功能。应多想想储藏空间够不够,有没有方便晾衣服的地方。设计师应该一年以后再去自己的“作品”中欣赏一下,那时你的设计还在吗?恐怕大部分“形式”已经被业主改为“功能”了。
设计作品的形式是与业主容易沟通的地方,也是业主最有“主见”的,业主和设计者之间存在距离,迎合业主的口味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东西,但可能增加中标的机率。
解释是设计的“外衣”,我们常常从很多不同的角度解释建筑,包括政治的解释、经济的解释、技术的解释等等,还有像布鲁诺的空间论、陈伯冲的形式论等超越所有解释的解释,设计师同样希望给自己的设计作品一个最恰当解释。解释是设计的“外衣”,打扮得漂亮一点,当然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同时“解释自己”会使作品的理论基因强壮一些。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