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池子文化保护区改建工程左右为难
admin
2002-08-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愿意搬呀,怎么不搬呢?我们一家三代20多口人挤在这不到100平方米的平房里,拥挤不说,生活上也不方便呀。”最后一批迁出南池子的一位老人对我们这样说。北京南池子改建工程
“愿意搬呀,怎么不搬呢?我们一家三代20多口人挤在这不到100平方米的平房里,拥挤不说,生活上也不方便呀。”最后一批迁出南池子的一位老人对我们这样说。北京南池子改建工程是从今年5月开始的,很快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南池子作为北京市市政府确立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其拆迁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一些专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南池子代表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拆迁,是对其人文环境的严重破坏。
此次南池子危改工程,拆迁面积为5.4万平方米,占南池子整个面积近一半。1999年,北京市市政府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城建筑文化,确立了包括南池子在内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从2000年开始编制这25片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此次南池子改建工程作为一个试点,在25片保护区中首当其冲,引起的争论超乎人们想像。
笔者从南池子拆迁指挥部了解到,经过东城区房管局的鉴定,南池子危房数为92%。此次拆迁,由专家鉴定的22个结构完善,质量相对较好的院落得以保留。同时,南池子的人口密度很大,5.4万平方米的面积除掉大街胡同,住了近1000户人家,人均居住面积仅为4至6平方米。“我们一家三口挤在10多平米的房里,孩子大了,本来就拥挤的屋子只能在中间扯一布帘。屋里放了两张床,家具简直就没地方搁。”住在南池子的一位中年妇女这样对笔者说。
笔者看到,私搭乱建的厨房、厕所、杂物间已使原来的四合院面目全非。有的四合院墙根处的青砖已有近三分之一被腐蚀脱落。
拆迁指挥部总指挥刘霜林告诉笔者,重新规划后的南池子,院落将由原来的192个减少到33个。新设计的院落均采用围和式的“四合楼”形式。“四合楼”为两层的居住楼(檐高不超过6米),保留传统四合院青砖灰瓦的格调。同时,改造后的居民楼还将铺进7根管线,包括网络、电信等,将建立起1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地带。40%的土地(原有的四合院、街道)将得到保存。另外,人口回迁率保持在40%以内也是这次改建后的规定。
尽管拆迁方认为,“改建后的南池子将会保留原有风貌的96%”,但还是有不少专家对此提出质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说,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只占到北京旧城的17%,已经是很少了,难道就不能把仅有的17%划出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保护示范,认认真真地对它进行研究,为什么还要再动它,真是让人费解。
吕教授认为,北京的这类改造已经有许多教训了。北京平安大道拓宽后与两边的四合院就很不协调,尺度不对称,而且文化底蕴也不浓了。改造后的南池子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很令人怀疑。在西方,人们会为自己拥有一间有历史价值的老房而感到自豪,将它视为一笔财富,而中国老百姓在这方面的感情似乎就淡薄了些。
但曾经参与了南池子鉴定工作的古建筑研究专家王世仁则认为:“南池子这样做是可以的。我们应该先谈物质,再谈文化。绝不能以牺牲居住质量来保存历史风貌。”
“居民上个厕所都要走上300多米,寒冬腊月怎么办?夏天端着尿盆走来走去又像什么样。”王世仁说,不能说一拆就错了,要看拆的目的是什么,拆掉那些老房,违章建筑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老百姓凭什么要付出代价?如果哪个院子胡同发生火灾,几尺宽的胡同,连消防车也进不来,后果由谁负责?”
“我们住在高楼里,可以拿南池子作为一种文化来欣赏。但这些居民是每天要忍受这样拥挤不便的环境。假如让我们在这里住三四个月,我们是不是还能轻松地高喊保护?”
谈到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保护,王说,要力图寻找到保护人文环境和改善居住环境的结合点。重新规划的南池子延续了历史风貌,突出了重点文物普渡寺,同时又使老百姓拥挤,破旧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这种模式是合理的。当然推及到25片,每片都有特殊情况,例如东四北、西四北、锣鼓巷,就不应该走南池子这样的路。他们这几片的院落保存完好,应尽量保护。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学教授林彬则认为,百姓的生存发展权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南池子改造工程,从社会发展学角度来看,是对人的生存环境进行改善,但在改造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区的内涵能不能保存下来,会不会只形似而神不似,这就要取决于历史文化与工程规划实施的沟通程度了。
林教授说,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不仅是几处文物和几个四合院,更应是保留氛围,像上海、扬州的几处文化遗址,夹杂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一两间古房与周围的商业区混在一起,历史文化风貌也荡然无存了。改造后的南池子可以开发为参观区。那种既保存又居住的方式是不合适的。人口密度的增大,本身就是对传统四合院的破坏。四合院以普通住宅的形式很难保存。
7月28日,笔者在南池子看到,拆迁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专家们的争论还在继续,但这并未影响到工程的进展。处在争论漩涡中的南池子居民,更关心的是能以什么样的补偿价格住上梦寐以求的大房子。
此次南池子危改工程,拆迁面积为5.4万平方米,占南池子整个面积近一半。1999年,北京市市政府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城建筑文化,确立了包括南池子在内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从2000年开始编制这25片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此次南池子改建工程作为一个试点,在25片保护区中首当其冲,引起的争论超乎人们想像。
笔者从南池子拆迁指挥部了解到,经过东城区房管局的鉴定,南池子危房数为92%。此次拆迁,由专家鉴定的22个结构完善,质量相对较好的院落得以保留。同时,南池子的人口密度很大,5.4万平方米的面积除掉大街胡同,住了近1000户人家,人均居住面积仅为4至6平方米。“我们一家三口挤在10多平米的房里,孩子大了,本来就拥挤的屋子只能在中间扯一布帘。屋里放了两张床,家具简直就没地方搁。”住在南池子的一位中年妇女这样对笔者说。
笔者看到,私搭乱建的厨房、厕所、杂物间已使原来的四合院面目全非。有的四合院墙根处的青砖已有近三分之一被腐蚀脱落。
拆迁指挥部总指挥刘霜林告诉笔者,重新规划后的南池子,院落将由原来的192个减少到33个。新设计的院落均采用围和式的“四合楼”形式。“四合楼”为两层的居住楼(檐高不超过6米),保留传统四合院青砖灰瓦的格调。同时,改造后的居民楼还将铺进7根管线,包括网络、电信等,将建立起1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地带。40%的土地(原有的四合院、街道)将得到保存。另外,人口回迁率保持在40%以内也是这次改建后的规定。
尽管拆迁方认为,“改建后的南池子将会保留原有风貌的96%”,但还是有不少专家对此提出质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说,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只占到北京旧城的17%,已经是很少了,难道就不能把仅有的17%划出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保护示范,认认真真地对它进行研究,为什么还要再动它,真是让人费解。
吕教授认为,北京的这类改造已经有许多教训了。北京平安大道拓宽后与两边的四合院就很不协调,尺度不对称,而且文化底蕴也不浓了。改造后的南池子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很令人怀疑。在西方,人们会为自己拥有一间有历史价值的老房而感到自豪,将它视为一笔财富,而中国老百姓在这方面的感情似乎就淡薄了些。
但曾经参与了南池子鉴定工作的古建筑研究专家王世仁则认为:“南池子这样做是可以的。我们应该先谈物质,再谈文化。绝不能以牺牲居住质量来保存历史风貌。”
“居民上个厕所都要走上300多米,寒冬腊月怎么办?夏天端着尿盆走来走去又像什么样。”王世仁说,不能说一拆就错了,要看拆的目的是什么,拆掉那些老房,违章建筑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老百姓凭什么要付出代价?如果哪个院子胡同发生火灾,几尺宽的胡同,连消防车也进不来,后果由谁负责?”
“我们住在高楼里,可以拿南池子作为一种文化来欣赏。但这些居民是每天要忍受这样拥挤不便的环境。假如让我们在这里住三四个月,我们是不是还能轻松地高喊保护?”
谈到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保护,王说,要力图寻找到保护人文环境和改善居住环境的结合点。重新规划的南池子延续了历史风貌,突出了重点文物普渡寺,同时又使老百姓拥挤,破旧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这种模式是合理的。当然推及到25片,每片都有特殊情况,例如东四北、西四北、锣鼓巷,就不应该走南池子这样的路。他们这几片的院落保存完好,应尽量保护。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学教授林彬则认为,百姓的生存发展权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南池子改造工程,从社会发展学角度来看,是对人的生存环境进行改善,但在改造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区的内涵能不能保存下来,会不会只形似而神不似,这就要取决于历史文化与工程规划实施的沟通程度了。
林教授说,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不仅是几处文物和几个四合院,更应是保留氛围,像上海、扬州的几处文化遗址,夹杂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一两间古房与周围的商业区混在一起,历史文化风貌也荡然无存了。改造后的南池子可以开发为参观区。那种既保存又居住的方式是不合适的。人口密度的增大,本身就是对传统四合院的破坏。四合院以普通住宅的形式很难保存。
7月28日,笔者在南池子看到,拆迁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专家们的争论还在继续,但这并未影响到工程的进展。处在争论漩涡中的南池子居民,更关心的是能以什么样的补偿价格住上梦寐以求的大房子。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