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卢铿谈居住文:百姓居住反映国家政治

admin 2002-07-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当联合国人居大会把“居者有其屋”设为大会口号进而演变成为全球人类共同奋斗的理想时,居住就有了它确切的政治背景和神圣的政治使命。 当初农民起义“打土豪、分田
当联合国人居大会把“居者有其屋”设为大会口号进而演变成为全球人类共同奋斗的理想时,居住就有了它确切的政治背景和神圣的政治使命。

当初农民起义“打土豪、分田地”的目的,一定也包括了地主们的宅第,起义的农民不可能只需要口粮而无遮盖。在过往的“文革”期间,人们生活在一种尴尬的“理想”中,“不建集中的城市”,“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是那些年代的政治口号。居住有时也成了政治时期的标志,成了社会竞争的表征。

邓小平在1980年4月25日提出了关乎中国当今住宅开发的624个字,揭开了中国当代住宅史的“春天的故事”。其后至今,中国的大地上几乎最为热烈的投资就是住宅产业,只有伟大的政治战略家才能看到这个产业的宏伟蓝图。

住宅业正在向支柱产业前进,一旦成为支柱,它支撑的就已不只是经济基础,也包括了上层建筑。本来,住宅产业这么一个特别包容文化和特别贡献经济的行业,就应当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政策的晴雨表,政治背景之下的宏观经济兴则房地产业兴,反之则衰。在许多经济指数之中,这个行业的参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家庭精神”(黑格尔)。“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释名》)。社会的秩序从居住开始,以家庭为中心的中国人,稳定了家庭就稳定了社区,稳定了社区就稳定了国家。中国更需要良好的居住,因为这个国家更需要民族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式的社区精神,有可能成为安定团结的真正灵魂所在。政府和政策对于住宅业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为政策的改变,才导致了今天这个令世人瞩目的中国住宅市场。同时也因为一些地方局部政策的差异,才有了各地房地产市场的高低。

在江泽民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无论是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还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居住——都毫无疑问地对它们有所表现,并且是充分的表现。

今天的中国,最大的政治道理是发展。发展中的中国,把百姓从温饱引向小康自然早已成了一个政治问题。所以,前建设部长侯捷先生曾有名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居住,表现着时代精神。住宅,有重要的时代和民族的意义。

才几年功夫,中国的住宅产业和住宅市场在规模上,在进步速度上,在文化理念上,已经跃升第一。中国的住宅业已享有显著的国际地位,中国的开发商也在学会和具有比外国的同行更加高超的开发技能。当人们惊闻今天一个上海每年的新建住宅量竟可与欧盟12国相当时,不得不对这个国家肃然起敬。居住,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地位。

进入新的世纪,中华民族已到了复兴之日,民族的复兴最终将表现在文化的复兴,表现在百姓生活素质的整体提高。于是,居住就有了她特别的历史使命。

居住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内容。每当以住宅为主流的建筑处于新与旧的突变的时期,就会引发社会上有关传统与革新的争论,从而推动审美文化的发展。住宅一旦被赋予了文化和社会的内涵,就不再只是凝固的音乐,进而成为无声的史诗,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

我们在感受着这个伟大的住宅产业。我们更为自己投身于这个伟大的产业而倍感骄傲。诚然,今天中国的住宅业还十分稚嫩,问题也不少,但当我们认识到她在那么强有力地改变着中国的现实和未来时,就必须积极地关爱她和保护她。住宅产业的功与过自有历史评说。

两年前“新住宅运动”的发起,正是由于人们洞悉了住宅产业巨大的潜能和生命力,同时又面对着与这个行业相关的众多问题。两年来我们目睹了中国住宅产业翻天覆地的巨变。“新住宅运动”希冀行业的跨越式进步,希冀文化的跨时代创新。新住宅运动绝不仅是探讨住宅本身的创新。倘若业内业外的人们都一起来反省、审视和促进这个重要的行业,并且引发对文化创新发展的全面思考,21世纪的中华民族复兴必定会早日实现。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