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博会创多项纪录
2014年4月重新向市民开放
半年前,一座相当于两个颐和园大小的北京园博园向游人敞开大门。11月18日,已成为北京最受欢迎新景点的园博园暂时画上了句点。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落幕,615万人次游览园博的数字创造了历届园博会的新纪录。在园博会闭幕之后,园博园将于11月19日开始闭园整修,进行设备维护和花草养护,明年4月,作为城市公园的园博园将会重新向市民开放,园内主要景园将永久保留。
日均接待3.3万余人次
“建这么一个大园子真不容易啊。”昨天是园博会开放的最后一天,不少游人来赶最后一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妈带着遗憾说,“一个下午的时间估计是不能逛完整个园子了。”
北京园博会自5月18日开幕至11月18日闭幕,历时半年时间。北京园博园已成为北京假日旅游的新热点和市民休闲旅游的新去处。
自开幕以来,北京园博会共接待游客615万人次,日均接待3.3万余人次,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10.6万人次,均创历届园博会之首,端午、中秋等节日迎来游客高峰,园博会成为继北京奥运会后,成功举办的又一届国家级、国际性的盛会。
园林博物馆今起免费开放
园博会闭幕后,作为公益性的永久文化机构,园内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将于11月19日继续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无需预约,还将增设便民服务。周一为闭馆维护日期。
志愿服务26万个班次
园内14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轮椅和童车租赁、物品寄存、信息咨询、医疗救护等服务。25家固定餐饮点有效满足了游客餐饮需求。运行期间,累计向游客提供志愿服务26万个班次、140余万小时,电瓶车累计服务游客160余万人次。
近七成游客公共交通出行
地铁14号线、4条园博公交专线和3条常规公交线路直达园博园。园外设有7个停车场,可停车约1.2万辆。特别是通过制定周末、节假日和高温、阴雨天气交通保障措施,启用停车场信息共享方案,有效保障了园博会交通秩序。
初步统计,近七成游客选择了地铁、公交、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成功践行了园博会倡导的绿色出行理念。
生态修复首开先河
园博园,将30米深大沙坑建设成为了国内最大下沉式花园——锦绣谷,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在园区景观、建筑和市政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了新材料、新科技创新节能成果,高承载植草地坪、木塑平台、雨水花园、节水浇灌技术、垂直绿化、园区雨洪利用系统等,突出展示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绿色循环、永续利用的园林建设理念。
建设首座园林国家级博物馆
馆藏融“园林植物、园林置石、园林奇珍”于一体,其中“前程似锦”植物生态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应用展示作品,《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气势磅礴、举世无双,38米长巨型硅化木是当今罕见的木石奇观。园博馆以其独有的内涵和神韵被世界园林组织赞叹为“东方园林的代表”。
首次完整展示经典园林流派
北京园博会共建有128个展园,数量居历届园博之首,且展园建设工艺精湛,水平高超。园内建有代表当代园林设计最高水平的3个大师展园,体现了展园水平之上乘。并首次实现以省建园,北京园是清代以来唯一 一个按照中国古典皇家园林模式和元素建造的仿皇家园林;江苏园荟萃江南名园经典景观和造园技法,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最大的江南园林;岭南园林、闽南园林、巴渝园林重庆园等各尽其妙,各领风骚。
园林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
北京园博会以生态、节俭、新颖为特色,共举办5大类21项文化活动,累计演出1200余场次,28个国家、48个城市派出演出团队参加活动,直接参与表演人员4.5万人次,演出文艺节目7400个。文化活动呈现天天有演出,周周有特色,月月有亮点,深受游客欢迎。花车巡游、区县文化日、城市周等常规活动贯穿园博会始终,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庆活动各具特色,全国科普日、北京国际旅游节等大型主题活动亮点纷呈。特别是成功举办亚洲首次“彩色跑”活动,大黄鸭首秀北京落户园博园,首次开设园博会夜场等,使园博园成为游客体验园林文化与多元文化魅力的场所。
成为一片新的“京城绿肺”
园博园绿化面积达349公顷,有效减轻了噪声污染、降低了地表温度,每年吸收烟尘10.37万吨、释放氧气8.9万吨。与之前相比,该地区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60%以上,园博园成为一片新的“京城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