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将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admin
2013-11-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杭州的灰霾天气,引起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鸿铭的重视。近日,他到市规划局调研城市规划工作时说:“杭州现在灰霾天比较多,最近规划、环保、气象等部门联合起来,在做一个‘城市风道’的研究,这很好,要好好研究,做下去。”
杭州的灰霾天气,引起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鸿铭的重视。
昨天,他到市规划局调研城市规划工作时说:“杭州现在灰霾天比较多,最近规划、环保、气象等部门联合起来,在做一个‘城市风道’的研究,这很好,要好好研究,做下去。”
城市风道研究,提倡的理念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城市主风向留一条“风道”,引风进城,便于更快吹散主城区的灰霾。
张鸿铭说,城市规划水平如何,既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定位,决定了城市往哪个方
向发展,还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低。
前瞻、科学、精准、系统、权威,具有大视野和鲜明的特点——昨天,张鸿铭全面阐述了他对杭州城市规划的理解和要求。
交通拥堵城市内涝
需要规划综合考虑解决
张鸿铭以三个“关系到”,来阐述规划对杭州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关系到杭州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核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区域的发展,比较多的表现为核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潜力。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这座城市的产业文化、发展环境等要素上,这些都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因素,要靠规划来布局。”
城市规划关系到杭州的发展动力。
“杭州要发展,要赶快从原来依靠城市资源要素发展的模式中转变过来,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型发展,从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这也需要城市规划来引导。”
城市规划关系到杭州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临界点,交通拥堵、内涝等,就是各种城市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规划来综合考虑。”
杭州将启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10月底,省人大常委会调研杭州治堵情况座谈会上,杭州副市长袁野说:“国务院同意对杭州的整体规划进行修改,对杭州来说是个好机会。上一次规划是十年前。城市发展很快,通过这次修改要把城市功能进行优化。”
如何修改?在哪些方面进行优化?昨天,张鸿铭提出4点要求——
1.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原来城市总规考虑到的范围是“一主三副六组团”,今后的行政区划可能会进一步调整,所以要以更大的视野,拉大产业框架;
2.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分布。要结合大江东等产业集聚区和6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等产业空间布局来考虑。
3.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修改人员要前瞻性地预测各种城市病,提出预防措施,比如通过各种微循环、中循环、大循环,让道路交通快速起来、便捷起来;保障城市的供电、供水、供气,以保障城市运行;做好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贸设施的布局,以及医疗、学校、体育设施的布局等。
4.做好城市的生态保护。
张鸿铭同时要求做好杭州滨水沿岸景观规划、快速路网、公交和地铁衔接、山体开发等专项规划的研究。
一年遭受四次内涝
杭州编制防涝新规划
上个月,超强台风“菲特”给杭州主城区带来一场“涝灾”,留下、学院路等多地遭淹。事实上,今年杭州已连续4次遭遇暴雨带来的内涝威胁。全国其他不少地方内涝也很严峻。
为此,国家住建部要求各地开展城市排水防涝普查及规划编制工作。
昨天,杭州市规划局专门汇报了杭州市的防涝综合规划工作。
他们说,杭州目前已编制完成《防洪减灾规划》《水系综保开发规划》《雨水工程规划》
等专业规划,但标准多样,没有统一,亟须编制一个从降水-排水-泄水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和安排的综合性防涝规划。
杭州市综合防涝规划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
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
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重要设施和主要交通通道不受影响,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菲特”台风后,一位规划设计人员曾谈过他的个人想法,希望借鉴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在杭州地下深处打造一套独立于目前雨水管网系统之外的大型下水道系统。
比如,一般的雨水管网,建在地下3到5米处,只能应对较小的降雨量,当雨量大到一定程度,管网来不及排水,城市道路和小区就会产生积水。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大排水系统一般建在地下10米以下,有些地方为了避开地铁,会建到15米以下。在积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地下挖出一条条排水走廊和蓄水池,地面上的雨水在走廊和蓄水池积蓄起来,等到河水水位下去之后,再排到河道中,这样起到一个调蓄的功能。
当然,这个想法,能否采用,还需要进一步商讨。
昨天,他到市规划局调研城市规划工作时说:“杭州现在灰霾天比较多,最近规划、环保、气象等部门联合起来,在做一个‘城市风道’的研究,这很好,要好好研究,做下去。”
城市风道研究,提倡的理念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城市主风向留一条“风道”,引风进城,便于更快吹散主城区的灰霾。
张鸿铭说,城市规划水平如何,既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定位,决定了城市往哪个方
向发展,还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低。
前瞻、科学、精准、系统、权威,具有大视野和鲜明的特点——昨天,张鸿铭全面阐述了他对杭州城市规划的理解和要求。
交通拥堵城市内涝
需要规划综合考虑解决
张鸿铭以三个“关系到”,来阐述规划对杭州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关系到杭州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核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区域的发展,比较多的表现为核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潜力。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这座城市的产业文化、发展环境等要素上,这些都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因素,要靠规划来布局。”
城市规划关系到杭州的发展动力。
“杭州要发展,要赶快从原来依靠城市资源要素发展的模式中转变过来,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型发展,从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这也需要城市规划来引导。”
城市规划关系到杭州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临界点,交通拥堵、内涝等,就是各种城市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规划来综合考虑。”
杭州将启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10月底,省人大常委会调研杭州治堵情况座谈会上,杭州副市长袁野说:“国务院同意对杭州的整体规划进行修改,对杭州来说是个好机会。上一次规划是十年前。城市发展很快,通过这次修改要把城市功能进行优化。”
如何修改?在哪些方面进行优化?昨天,张鸿铭提出4点要求——
1.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原来城市总规考虑到的范围是“一主三副六组团”,今后的行政区划可能会进一步调整,所以要以更大的视野,拉大产业框架;
2.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分布。要结合大江东等产业集聚区和6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等产业空间布局来考虑。
3.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修改人员要前瞻性地预测各种城市病,提出预防措施,比如通过各种微循环、中循环、大循环,让道路交通快速起来、便捷起来;保障城市的供电、供水、供气,以保障城市运行;做好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贸设施的布局,以及医疗、学校、体育设施的布局等。
4.做好城市的生态保护。
张鸿铭同时要求做好杭州滨水沿岸景观规划、快速路网、公交和地铁衔接、山体开发等专项规划的研究。
一年遭受四次内涝
杭州编制防涝新规划
上个月,超强台风“菲特”给杭州主城区带来一场“涝灾”,留下、学院路等多地遭淹。事实上,今年杭州已连续4次遭遇暴雨带来的内涝威胁。全国其他不少地方内涝也很严峻。
为此,国家住建部要求各地开展城市排水防涝普查及规划编制工作。
昨天,杭州市规划局专门汇报了杭州市的防涝综合规划工作。
他们说,杭州目前已编制完成《防洪减灾规划》《水系综保开发规划》《雨水工程规划》
等专业规划,但标准多样,没有统一,亟须编制一个从降水-排水-泄水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和安排的综合性防涝规划。
杭州市综合防涝规划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
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
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重要设施和主要交通通道不受影响,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菲特”台风后,一位规划设计人员曾谈过他的个人想法,希望借鉴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在杭州地下深处打造一套独立于目前雨水管网系统之外的大型下水道系统。
比如,一般的雨水管网,建在地下3到5米处,只能应对较小的降雨量,当雨量大到一定程度,管网来不及排水,城市道路和小区就会产生积水。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大排水系统一般建在地下10米以下,有些地方为了避开地铁,会建到15米以下。在积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地下挖出一条条排水走廊和蓄水池,地面上的雨水在走廊和蓄水池积蓄起来,等到河水水位下去之后,再排到河道中,这样起到一个调蓄的功能。
当然,这个想法,能否采用,还需要进一步商讨。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