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复

admin 2013-10-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日前,《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标志着我市打造黄土高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日前,《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标志着我市打造黄土高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源头位于我市中南部,是渭河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和生态屏障。受历史、自然及人为等因素影响,渭河源区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下降、草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滞后,成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渭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在加大保护与治理力度的同时,一方面,从不同层面多方呼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紧抓渭河源区综合治理被列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机遇,积极启动了《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的编制和申报工作。在省发改委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获得国家正式批复。该规划的批复实施,对于改善渭河源区生态环境,提升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非常重大。

  《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范围涉及我市陇西县、通渭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安定区等共65个乡镇,总面积9968.79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地保护、植被保护与建设、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中小河流治理等五大工程。其中,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防护林2.12万公顷、保护围栏113公里、生态滚水堰45处及水生植物种植,拦截入河入库泥沙及各种污染物,改善水生生态环境;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包括人工造林14.38万公顷、封山育林育草11.79万公顷及配套农村能源、设施养畜、居民搬迁等建设,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坡耕地及低产田改造、淤地坝等沟道治理,沟头防护、谷坊、集雨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等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防灾减灾工程包括易灾地区避险搬迁及后续产业发展,避灾避险场所和气象、山洪、地震、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泥石流治理等建设,区域内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包括新建堤防346.55公里,对现有堤防进行加固,修建排涝涵闸、涵管等穿堤建筑物,河道治理清淤等建设。

  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通过该规划的实施,到2020年,我市渭河源区将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和群测群防体系,区域内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6%,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草食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