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 蓟县建64万多亩防护林

admin 2012-11-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作为保护市民肺部健康的一道“绿色防线”,这项紧贴京津民生的工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作为保护市民肺部健康的一道“绿色防线”,这项紧贴京津民生的工程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通过实地走访一期工程中本市唯一实施该工程的蓟县区域工程了解到,自2001年开始,蓟县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64万多亩,建成了一道“绿色防线”有效阻挡了风沙威胁。同时,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提到,二期工程相关建设目标目前正在上报审批,二期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环境,风沙危害进一步缓解,本市的绿色屏障经过二期工程建设,将更加牢固。

  一期工程11年打造绿色屏障

  蓟县是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中本市唯一实施京津工程的县,来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的蓟县“三大”重点治理区域之一,引滦入津的重要调蓄水库,本市市区、郊区和部分郊县饮用水基地于桥水库附近的山坡上一眼望去,深秋时节绵延40多公里的山体挂满红叶,成片的一人多高的针叶树迎风傲立十分精神,不远处的山下水库绿波荡漾,湖光山色分外迷人。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2001年以来,蓟县累计承接国家风沙源治理工程11个年度(2000-2010年)的建设计划。其中完成治理总面积73.14万亩,完成投资总额16188万元。其中林业项目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64万多亩,具体建设内容为封山育林30.02万亩,飞播造林13万亩,人工造林7.12万亩,退耕还林14万亩(含配套封山育林7万亩)。其中水利项目自2003年开始实施,累计完成小型节水灌溉设施4898处,其中水源工程2948处,节水灌溉工程1950处,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60平方公里,占规划任务的100%。

  空气质量、大水缸水质都变好了

  从目前看,工程区区域性的生态防护体系已具雏形,并与北京市的平谷、密云、顺义、延庆等地区形成一道京津近郊“绿色防线”,有效地阻挡了来自于西北主要沙尘源区的风沙威胁。据气象部门提供资料显示,蓟县气候干旱程度呈逐渐减弱趋势,沙尘天气由2002年的15次减少到2009年的2次,近两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气达到300多天,占全年的88 %以上。

  其中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区饮用水源基地,通过一期工程治理,栽植松柏、黄栌火炬等常绿和彩叶树种,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不仅改善了水库周边的生态和景观效果,而且使水库的水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监测,水样中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降低,综合污染指数明显下降。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年拦蓄泥沙0.28万吨,收到了明显的治理效果。不仅使2.87万亩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同时也使农田林网网格面积由2000年前的近千亩缩减到了目前的400亩左右,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已成雏形, 50多万亩的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农田保护率达到了60%以上。

  “护肺使者”任务重 早出晚归守“防线”

  蓟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60多万亩,但有关人员指出,虽已基本形成了生态保护体系,但目前来看,京津绿色防线还处在雏形和脆弱阶段,需及时加以巩固和保护。在蓟县,护林员们则是绿色屏障的坚实守护者,用他们的工作保护着一期工程成果。老张是蓟县120多名护林员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护林员日常的工作就是每天到自己所负责的防护区域查看各种情况,如是否有违禁开采矿石、盗伐林木等破坏林地的行为,以及放牧、野外生火的违禁行为,一旦发现立即阻止,如果发现火情,则立即报警并救火。谈到曾经的护林经历,老张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山里着火后,他和其他人从当天晚上7点一直扑到第二天早上8点。平常老张每天早上7点出门在山上来回巡视,下午再巡视一圈,山里黑得早,下午5点前得赶回家,而他一个人负责的区域面积就达2000多亩。他的这些工作,枯燥、辛苦,但是必须每天都做,很多护林员一做就是10多年。

  结合一期工程及护林现状,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加大对一期工程的保护力度,将其列入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安排一定的资金对以下内容予以投入,首先是建立稳定的护林队伍,继续落实“三禁”措施,对工程区进行长年看护,根据工程区所处自然条件和林木生长特性,建议连续看护年限为8-10年。其次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是巩固成果的关键,应着重加强扑救指挥系统、扑火队伍及装备、通讯系统、现代化瞭望监测网络建设和工程区防火基础设施的维护等。最后是有害生物防治。有害生物防治是巩固和保护成果的重要措施。重点应在林木检疫、林木主要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投入。

  二期工程进一步坚固“绿色屏障”

  据介绍,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期为2012年至2021年,建设目标包括:到工程完工,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工程区内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总体上工程规划区内乃至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田林网化率进一步提高,沙化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京津及周边地区风沙危害进一步缓解。工程的实施在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良好保障的同时,在涵养水源、保护农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市林业局营林处高级农艺师潘学东介绍,工程规划涉及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提高现有植被质量和覆盖率,加强重点区域沙化土地治理,遏制局部区域流沙侵蚀,降低区域生态压力等。其中,本市涉及的治理区域有蓟县、宝坻和武清,共涉及81个乡镇、街。“这三个地方相对是本市沙化土地量比较大的区域,二期工程中将在蓟县重点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宝坻和武清实施人工造林,节水灌溉项目。”潘学东说道。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