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视角在理想的城市里享受昔日的空间
admin
2002-02-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其所实行的大规模危旧房改造模式对于国内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将起着示范作用。近来,北京在保护旧城方面的意识有所加强,北京旧城保护和规划上升到更高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其所实行的大规模危旧房改造模式对于国内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将起着示范作用。近来,北京在保护旧城方面的意识有所加强,北京旧城保护和规划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今年年初,《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总体保护规划》已制定完成,按规划要求,北京皇城等14片保护区将被纳入保护范围之中。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此次保护分为文物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旧城整体格局保护三个层次。1999年,北京市规委、北京市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包括了南长街、北长街等地区,占地面积957公顷,加上旧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总占地面积2300公顷,占旧城总面积的37%。此次规划将在原有基础上,在旧城内增加4片保护区,并对第一批公布的4个保护区加以扩展,同时在旧城外新开辟10处文化保护区,届时北京旧城的四分之一将受到保护。
旧城改造带来某些负效应
北京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是地球上仅有的几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作家的笔下,北京曾是一个理想的城市,“那里有空旷的地方使每个人得到新鲜的空气,那里虽是城市却调和着乡村的清静,街道、狭胡同、运河,这样适当的配合着。”“每一个院子里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棵石榴树……”(林语堂《迷人的北平》)
而今,郊区化的人口外迁和工业外迁,为北京旧城改造创造了条件,使北京市的旧城改造工作能够从分散的点、片改造发展到连点成片、连街成片的大规模改造的阶段,并且逐渐由城市中心区外围向中心区腹地推进。然而旧城改造带来某些负效应,不少高层楼房毁坏了众多的王府和古园林,并已逐步形成高层建筑包围四合院的态势;有的高层建筑已深入到旧城中心部位或重要景观线上,造成了对城市景观的严重破坏。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进行,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正在成片成片地消失,旧城保护问题已迫在眉睫。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谈到旧城保护时说:“四合院不但是北京的代表建筑,还是中国的代表建筑。保留要一片一片地保留,不要这儿一个王府,那儿一个王府,孤零零地保,这个是不行的。”
旧城保护意识需要社会化
谈到旧城保护的长远意义,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讲师、城市规划学博士方可强调:北京正在向国际性城市迈进,历史文化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基本条件,更是特色与优势之所在。北京理应将历经元、明、清三朝700余年都城建设留存下来的旧城保护得更好,努力成为东方文化和历史积淀最丰富的另一个国际文化中心。从另一个角度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们到北京浏览的主要是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特色。如果旧城面目皆非,北京将无从面对中外游客。
城市的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城市建筑面貌的改变应该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演进。城市规划的作用就是要规划、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向有利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前进,不久前,开发区、豪华别墅、高档商厦的“建设浪潮”,使许多城市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北京二环路以内对旧城的超强度开发,致使人流、物流、车流向内城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住房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这被学界定名为“破坏性建设”。原兵器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刘德华先生指出,城市危房改造就像一个大浪冲到堤边上,如果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势必对城市造成比较大的破坏。
民盟北京市委副主任、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唐克美认为,在旧城改造的工作中,领导的认识水平是关键,只要领导认识到位,规划就会落实,管理就会得力,才能避免类似浙江舟山古街和名宅被整体拆毁的惨剧。
保护旧城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可以调和
北京旧城居民生活条件差是不争的事实。旧城改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焕然一新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往往是一种单调乏味、缺乏历史感和人性的城市环境。据统计,目前旧城“改造”的部分,已经占原来北京旧城面积的三分之一,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又有一半是故宫、北海、中南海等重要建筑和水面,没有改造的只剩下三分之一,只有9平方公里的面积。那么,了解旧城居民对住房的实际需求,以及在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如何满足居民的住房需要是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目前旧城居民对住房的主要需求依次是住房地点、面积、厨房卫生间等现代化设施、通双气等。由此可见,住房地点是居民们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为此有专家呼吁:改造一定要强调社会效益,必须要求开发商建设一定数量的低造价住房,允许居民自愿搬走与搬回,同时限制商业开发的力度,限制开发商的利润。专家强调:保护旧城,并不意味着阻碍城市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的改善。很多四合院因为人口膨胀私搭私建成了大杂院,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如果北京的四合院内迁出二分之一的人口,再加上改建翻新,剩下的居住者就能生活得相当舒适。有人建议,大规模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就应安排在旧城外的新区进行,旧城内只进行规模较小的住房的改造与整治,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将新区开发的利润补贴旧城改造。然而,小规模改造目前还缺乏社会的积极关注和有力支持,在政策上,也缺乏积极指导和有效管理。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小规模改造因为房屋的归属权和规划的不明朗,在权益上缺乏保障,影响居民的积极性。
北京的旧城改造也有成功的范例。199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吴良镛教授主持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是北京旧城更新的代表,受到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居民的普遍好评,迄今已经荣获国内建筑界的六项大奖,并获亚洲建协的优质建筑金奖和联合国的世界人居奖。菊儿胡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段,也是危旧房较为集中的街区。吴良镛教授用“有机更新”的理论成功指导了这次胡同改造。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2—3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事实说明,保护旧城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此次保护分为文物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旧城整体格局保护三个层次。1999年,北京市规委、北京市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包括了南长街、北长街等地区,占地面积957公顷,加上旧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总占地面积2300公顷,占旧城总面积的37%。此次规划将在原有基础上,在旧城内增加4片保护区,并对第一批公布的4个保护区加以扩展,同时在旧城外新开辟10处文化保护区,届时北京旧城的四分之一将受到保护。
旧城改造带来某些负效应
北京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是地球上仅有的几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作家的笔下,北京曾是一个理想的城市,“那里有空旷的地方使每个人得到新鲜的空气,那里虽是城市却调和着乡村的清静,街道、狭胡同、运河,这样适当的配合着。”“每一个院子里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棵石榴树……”(林语堂《迷人的北平》)
而今,郊区化的人口外迁和工业外迁,为北京旧城改造创造了条件,使北京市的旧城改造工作能够从分散的点、片改造发展到连点成片、连街成片的大规模改造的阶段,并且逐渐由城市中心区外围向中心区腹地推进。然而旧城改造带来某些负效应,不少高层楼房毁坏了众多的王府和古园林,并已逐步形成高层建筑包围四合院的态势;有的高层建筑已深入到旧城中心部位或重要景观线上,造成了对城市景观的严重破坏。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进行,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正在成片成片地消失,旧城保护问题已迫在眉睫。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谈到旧城保护时说:“四合院不但是北京的代表建筑,还是中国的代表建筑。保留要一片一片地保留,不要这儿一个王府,那儿一个王府,孤零零地保,这个是不行的。”
旧城保护意识需要社会化
谈到旧城保护的长远意义,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讲师、城市规划学博士方可强调:北京正在向国际性城市迈进,历史文化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基本条件,更是特色与优势之所在。北京理应将历经元、明、清三朝700余年都城建设留存下来的旧城保护得更好,努力成为东方文化和历史积淀最丰富的另一个国际文化中心。从另一个角度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们到北京浏览的主要是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特色。如果旧城面目皆非,北京将无从面对中外游客。
城市的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城市建筑面貌的改变应该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演进。城市规划的作用就是要规划、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向有利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前进,不久前,开发区、豪华别墅、高档商厦的“建设浪潮”,使许多城市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北京二环路以内对旧城的超强度开发,致使人流、物流、车流向内城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住房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这被学界定名为“破坏性建设”。原兵器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刘德华先生指出,城市危房改造就像一个大浪冲到堤边上,如果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势必对城市造成比较大的破坏。
民盟北京市委副主任、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唐克美认为,在旧城改造的工作中,领导的认识水平是关键,只要领导认识到位,规划就会落实,管理就会得力,才能避免类似浙江舟山古街和名宅被整体拆毁的惨剧。
保护旧城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可以调和
北京旧城居民生活条件差是不争的事实。旧城改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焕然一新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往往是一种单调乏味、缺乏历史感和人性的城市环境。据统计,目前旧城“改造”的部分,已经占原来北京旧城面积的三分之一,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又有一半是故宫、北海、中南海等重要建筑和水面,没有改造的只剩下三分之一,只有9平方公里的面积。那么,了解旧城居民对住房的实际需求,以及在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如何满足居民的住房需要是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目前旧城居民对住房的主要需求依次是住房地点、面积、厨房卫生间等现代化设施、通双气等。由此可见,住房地点是居民们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为此有专家呼吁:改造一定要强调社会效益,必须要求开发商建设一定数量的低造价住房,允许居民自愿搬走与搬回,同时限制商业开发的力度,限制开发商的利润。专家强调:保护旧城,并不意味着阻碍城市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的改善。很多四合院因为人口膨胀私搭私建成了大杂院,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如果北京的四合院内迁出二分之一的人口,再加上改建翻新,剩下的居住者就能生活得相当舒适。有人建议,大规模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就应安排在旧城外的新区进行,旧城内只进行规模较小的住房的改造与整治,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将新区开发的利润补贴旧城改造。然而,小规模改造目前还缺乏社会的积极关注和有力支持,在政策上,也缺乏积极指导和有效管理。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小规模改造因为房屋的归属权和规划的不明朗,在权益上缺乏保障,影响居民的积极性。
北京的旧城改造也有成功的范例。199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吴良镛教授主持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是北京旧城更新的代表,受到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居民的普遍好评,迄今已经荣获国内建筑界的六项大奖,并获亚洲建协的优质建筑金奖和联合国的世界人居奖。菊儿胡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段,也是危旧房较为集中的街区。吴良镛教授用“有机更新”的理论成功指导了这次胡同改造。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2—3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事实说明,保护旧城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