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设立康巴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实验区
admin
2012-01-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1月14日,四川省“两会”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文体广局局长龚建忠提交了“请求设立康巴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实验区”的建议。
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丰富多彩这四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甘孜州文化特色。全州文物保护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任务繁重,文化工作责任紧迫。”1月14日,四川省“两会”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文体广局局长龚建忠提交了“请求设立康巴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实验区”的建议。
甘孜州康巴藏文化历史悠久,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发展中心。境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甘孜州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1个,国保单位达6处,省保单位55处,州保单位267处,不可移动文物点3854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1个,省级非遗项目56个、州级非遗项目86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68名,州级传承人128名。
康巴文化不仅是甘孜州历史衍进铸就的民族血脉,也是全藏区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智慧结晶,其独特性、多元性、完整性、包容性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生态群,具有较强的保护价值和示范价值,亟需进行整体性保护。
龚建忠代表说:甘孜州作为文化大州,文化底蕴厚重。甘孜州系康巴的主体,俗称康区,地处川、滇、藏、青四省六地交界处,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丰富多彩这四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甘孜州文化特色。
龚建忠代表向记者介绍:“甘孜州的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香格里拉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全州文物保护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任务繁重,文化工作责任紧迫。由于经费、设备、手段所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履维艰,一些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消失。”
因此,龚建忠代表请求:“帮助设立国家级或省级康巴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实验区,分别设立州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乡村文化遗产传习点,对康巴文化进行有形生态保护,引导扶持传承体系、传承环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时,对康巴文化进行无形数据记录,建立康巴文化经典作品抢救保护数据库,逐项收集、整理、记录康巴文化经典作品,以数据形态永久保存,留存后世。
甘孜州康巴藏文化历史悠久,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发展中心。境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甘孜州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1个,国保单位达6处,省保单位55处,州保单位267处,不可移动文物点3854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1个,省级非遗项目56个、州级非遗项目86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68名,州级传承人128名。
康巴文化不仅是甘孜州历史衍进铸就的民族血脉,也是全藏区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智慧结晶,其独特性、多元性、完整性、包容性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生态群,具有较强的保护价值和示范价值,亟需进行整体性保护。
龚建忠代表说:甘孜州作为文化大州,文化底蕴厚重。甘孜州系康巴的主体,俗称康区,地处川、滇、藏、青四省六地交界处,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丰富多彩这四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甘孜州文化特色。
龚建忠代表向记者介绍:“甘孜州的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香格里拉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全州文物保护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任务繁重,文化工作责任紧迫。由于经费、设备、手段所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履维艰,一些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消失。”
因此,龚建忠代表请求:“帮助设立国家级或省级康巴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实验区,分别设立州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乡村文化遗产传习点,对康巴文化进行有形生态保护,引导扶持传承体系、传承环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时,对康巴文化进行无形数据记录,建立康巴文化经典作品抢救保护数据库,逐项收集、整理、记录康巴文化经典作品,以数据形态永久保存,留存后世。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