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产城融合 32个单元体宜居宜业
admin
2011-12-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提到“产城融合,三位一体”规划理念时,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布局融合、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强化配套、慢行交通来贯彻这一理念,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产城一体配套单元。”他介绍说,天府新区按照产业和居住的配套进行了不同分类,共规划了32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每个单元里产业和居住同时配备考虑,体现出“布局融合、功能复合”,“在单元里基本就是一个小城市,配套相对完整,内部交通是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
【书记点睛天府新区】
产城融合: 在天府新区的建设中,我们要坚持把“产城融合”作为城市规划的主导理念,推行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让市民能够在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就近购物和就近休闲。
可及化、人性化: 天府新区公共设施的布局,一定要按照“可及化、人性化”的原则来设计实施。每个片区设置多少张病床,每千人拥有多大面积的健身场地,配备多少停车位、自行车位才够用,步行几百米才能到达公交站,这些指标不仅要做好数据的测算、沙盘的推演,更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天府新区建设的实践中。
交通先行: 特别要坚持“交通先行”的建设理念,提前布局好高密度、大容量、多形态、无缝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尽快把天府新区的脉络理顺、骨架撑起来。
摘自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天府新区调研时的讲话
【规划师眼中的天府新区】
城市形态现代化 成就“人居之乐”
城市形态无论怎样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要宜人,要为人的安居乐业提供最大便利。在成都天府新区的规划中,这座新城的城市形态亮点蓬勃而出:产城一体配套单元实现职住平衡;交通、市政设施在公共廊道里“穿行”,避免“老给道路开拉链”……在这里,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成就“人居之乐”。
亮点一:
规划32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
实现职住平衡
在提到“产城融合,三位一体”规划理念时,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布局融合、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强化配套、慢行交通来贯彻这一理念,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产城一体配套单元"。”他介绍说,天府新区按照产业和居住的配套进行了不同分类,共规划了32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每个单元里产业和居住同时配备考虑,体现出“布局融合、功能复合”,“在单元里基本就是一个小城市,配套相对完整,内部交通是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
在此,王松涛还提到了一个新的名词“职住平衡”。他解释说,职住平衡就是居住和就业在一个空间范围里做到相对平衡。
亮点二:
交通、市政设施公共廊道里“穿行”
不用“老给道路开拉链”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规划提出了公共廊道与共同沟新鲜概念。“在大尺度、大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公共走廊,一个走廊来解决交通和市政设施。”王松涛举例说明。比如在第二绕城两侧,各规划1公里,集成了输水干管、常输气管、高压气管、500千伏的电力线、220千伏的电力线、航油输管和输油管,“就是在一个空间里,考虑安全的情况下,把重大干管尽可能集成在一个走廊里,最高效利用和节约空间资源。”王松涛说,“不排除在走廊里还会新增其他高速、快速或城市道路,也包括铁路、城铁。”
共同沟被使用在局部高强度地区。王松涛举例说,比如在已规划片区,区域使用的小管子可能在一个沟里全部建成,“水、电、气、通讯都在里面做。”就像大家经常看到国外电影里,一些下水道里有各种管线。他表示,这样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老是给道路开拉链。”
亮点三:
规划“留白”
每个产城单元预留1.5公顷用地
规划要像书法、美术“留白”一样,为未来形势变化和更大发展留下弹性空间。“我们整个新城的市政基础设施资源全部是留够了的。”王松涛自信地说,但“按照中国高速发展的经验,还是会有些新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的需求。”针对一些不可预见部分对用地的刚性需求,每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都预留了1.5公顷用地。
亮点四:
规划高速路快速路424公里
与浦东新区标准相当
“规划对既有的成都交通枢纽进行了优化,新设了天府新站和龙泉站。”王松涛介绍说,对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是,高速路110公里,快速路总长314公里,高速路和快速路共424公里。他比较说:“浦东新区幅员约1400平方公里,高速路和快速路共430公里,天府新区和浦东新区在一个规划标准上。”
【业界大家谈新区】
以人为本 打造富有活力的社区单元
“"产城融合、三位一体"是对天府新区规划图景的客观描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沈中伟院长表示,不论是城市还是新区的建设发展,都要在注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打造富有活力的社区单元。
沈中伟说,目前我们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摊大饼”式发展等诸多问题,实质上就是城市发展中“产城分离”的具体表现,从而导致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出现。而“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对策。“"产城一体"不是简单地将两者融合,而是要让产业要素依托城市功能,同时城市功能也要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沈中伟说,在这一体化的融合过程中,首先就要从规划和设计上更多考虑市民的感受,打造出一批富有活力的社区单元。
“这样的社区单元具有明显的特点:设施方便、环境优美、通勤效率高,同时,宜人的环境也能促进人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沈中伟看来,成都天府新区规划中的32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好的规划理念还需要彻底的贯彻实施。沈中伟说,城市建设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放到全新的天府新区建设中来看,要冲破固有理念和格局的桎梏,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在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统筹管理,同时,还要强调市民对城市建设工程的监督和参与,真正使规划落到实处。”
升级版“新成都” 要秉承“宜人”传统
市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成西认为,成都天府新区的建设既然是“白纸画图”,在上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一座产业新城,就必然呈现出与以往的城市建设截然不同的新特点。天府新区建设具有诸多先天优势,在利用好这些先天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成都在城市发展中一直保持的“宜人”、“宜居”传统。
“作为现代化的产业新区,天府新区的功能定位就决定了它可以摆脱以往城市发展中的一些弊端,实现真正的组团式发展。”林成西认为,因此,天府新区的建设不会是对成都中心城区的简单复制,而是脱胎于空间资源已近饱和的老城区,变成一个升级版的“新成都”。
“这些年不论是成都还是国内其他中心城市,在旧城改造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也有一些值得反省的地方,比如资源消耗过大、风貌上千城一面等。在天府新区建设中应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同时谋定而后动,真正进行符合区域实际、效率更高的建设。”林成西建议,天府新区建设要秉承和发扬成都一直以来的“宜人”、“宜居”传统,在市政建设上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很值得做的一篇大文章。”
憧憬新区·市民说
我们的新区生活 有自己的个性
在面积不大、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学习,不论是看电影、购物还是去健身,都能在家附近找到合适的场所……天府新区能为受够了“城市病”的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很多成都人未来生活的理想状态。
“成都现在已经是一座特大中心城市,国内其他地方在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成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现在天府新区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可能:不再是千城一面的发展格局,我们的新区生活有自己的个性!”网友“沉默默”说,虽然天府新区规划范围内有很多地方目前还是“白纸一张”,但在“宜人”的规划建设理念指导下,相信天府新区不久就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市民赵彤对天府新区的期待,则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的便利上。“现在中心城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堵得人"伤心",高峰期从城东到城西要两个多小时。看过天府新区的相关规划,这样的问题完全能够得到解决:不仅有更便捷的公交系统,还可选择国铁、轨道交通等多种出行方式,这才是真正符合实际的现代化交通!”赵彤还认为,在综合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地理上的距离也将不复存在,“反正去哪儿都是分分钟的事,这会是必然的融合方式。”
【新区建设雁群起飞】
产城一体 交通先行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既为涉及的区县带来了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提升的重大机遇,同时也为生活在这片区域里的人们,带来了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的契机。在这一方面,成都的4个区县又有哪些动作?
高新区:
产城一体 科文并重
成都晚报记者从高新区了解到,高新天府新城的规划建设将会突出“产城一体、科文并重”的理念,着力引领天府新区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和建筑,都将在高新天府新城一一亮相。据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局长郑小明介绍,两座新建的大桥红星路南延线跨锦江桥、世纪城路东延线跨锦江桥,将打通通往“中和组团”的交通瓶颈,成为发展“中和组团”的重要启动项目。
同时,在四川省重点项目新川科技园中,将引入有轨电车,形成科技园与周边区域、老城区、新区互动发展的模式,突出产业与城市和谐相融。成都高投置业公司总经理徐亮描绘了未来这个区域的绿色城市生活:高端的学校、医院、影剧院保障了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有机性,并通过地铁1号线、6号线、20号线连接城市中心,解决从区域外达到新川创新科技园后的交通疏散。
双流县:
未来将形成立体交通体系
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表示,双流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天府新区的建设,把双流区域建设成为一个现代产业的新城、生态田园的新城、文化新城、宜居新城和时尚新城。
当前,双流正加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牧华路、星空路、双简旅游快速通道、新籍黄路等7条骨干道路形成通车能力,机场第二航站楼、成绵乐客专、成自泸高速等省市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明年,将在天府新区双流区域里开工形成几条纵向和横向的快速通道。未来的双流将形成立体交通的设施体系,除双流国际机场外,境内还包含了多条高速公路、若干城市快速道路、若干城市快速骨干交通网络以及轨道交通。
龙泉驿区:
全面启动13.8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总面积277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龙泉片区包含大面、龙泉街道和柏合、山泉、茶店三个山区乡镇,成都市民所熟悉的龙泉山脉“桃花故里”、石经寺与龙泉湖等知名景区均包含在内。其中,龙泉片区起步区约30平方公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年底前,龙泉驿区将全面启动经开区东区13.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推进起步区以骨干路网、市政设施、能源通讯为重点的基础性承载功能建设。
新津县:
推动起步区与其它区域
连片融合发展
在天府新区建设过程中,新津区域将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新津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投入资金13.3亿元,建成货运大道等骨架道路20余公里,区域环状路网基本形成,争取年内形成“三纵三横”的道路交通体系。同步推进区内配套设施,实施3座变电站建设,建成水、电、气、通讯等各类管网60余公里。
同时,新津还将于今年年底前启动生活配套区建设,增强区域内市政配套、公共服务功能。下一步,将纵向通过大件路、规划的双流机场快速路、成雅高速、天府2号线对接中心城,横向通过第二绕城高速对接双流,形成综合性交通走廊,推动新津起步区与其它区域连片融合发展。
产城融合: 在天府新区的建设中,我们要坚持把“产城融合”作为城市规划的主导理念,推行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让市民能够在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就近购物和就近休闲。
可及化、人性化: 天府新区公共设施的布局,一定要按照“可及化、人性化”的原则来设计实施。每个片区设置多少张病床,每千人拥有多大面积的健身场地,配备多少停车位、自行车位才够用,步行几百米才能到达公交站,这些指标不仅要做好数据的测算、沙盘的推演,更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天府新区建设的实践中。
交通先行: 特别要坚持“交通先行”的建设理念,提前布局好高密度、大容量、多形态、无缝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尽快把天府新区的脉络理顺、骨架撑起来。
摘自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天府新区调研时的讲话
【规划师眼中的天府新区】
城市形态现代化 成就“人居之乐”
城市形态无论怎样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要宜人,要为人的安居乐业提供最大便利。在成都天府新区的规划中,这座新城的城市形态亮点蓬勃而出:产城一体配套单元实现职住平衡;交通、市政设施在公共廊道里“穿行”,避免“老给道路开拉链”……在这里,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成就“人居之乐”。
亮点一:
规划32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
实现职住平衡
在提到“产城融合,三位一体”规划理念时,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布局融合、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强化配套、慢行交通来贯彻这一理念,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产城一体配套单元"。”他介绍说,天府新区按照产业和居住的配套进行了不同分类,共规划了32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每个单元里产业和居住同时配备考虑,体现出“布局融合、功能复合”,“在单元里基本就是一个小城市,配套相对完整,内部交通是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
在此,王松涛还提到了一个新的名词“职住平衡”。他解释说,职住平衡就是居住和就业在一个空间范围里做到相对平衡。
亮点二:
交通、市政设施公共廊道里“穿行”
不用“老给道路开拉链”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规划提出了公共廊道与共同沟新鲜概念。“在大尺度、大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公共走廊,一个走廊来解决交通和市政设施。”王松涛举例说明。比如在第二绕城两侧,各规划1公里,集成了输水干管、常输气管、高压气管、500千伏的电力线、220千伏的电力线、航油输管和输油管,“就是在一个空间里,考虑安全的情况下,把重大干管尽可能集成在一个走廊里,最高效利用和节约空间资源。”王松涛说,“不排除在走廊里还会新增其他高速、快速或城市道路,也包括铁路、城铁。”
共同沟被使用在局部高强度地区。王松涛举例说,比如在已规划片区,区域使用的小管子可能在一个沟里全部建成,“水、电、气、通讯都在里面做。”就像大家经常看到国外电影里,一些下水道里有各种管线。他表示,这样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老是给道路开拉链。”
亮点三:
规划“留白”
每个产城单元预留1.5公顷用地
规划要像书法、美术“留白”一样,为未来形势变化和更大发展留下弹性空间。“我们整个新城的市政基础设施资源全部是留够了的。”王松涛自信地说,但“按照中国高速发展的经验,还是会有些新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的需求。”针对一些不可预见部分对用地的刚性需求,每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都预留了1.5公顷用地。
亮点四:
规划高速路快速路424公里
与浦东新区标准相当
“规划对既有的成都交通枢纽进行了优化,新设了天府新站和龙泉站。”王松涛介绍说,对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是,高速路110公里,快速路总长314公里,高速路和快速路共424公里。他比较说:“浦东新区幅员约1400平方公里,高速路和快速路共430公里,天府新区和浦东新区在一个规划标准上。”
【业界大家谈新区】
以人为本 打造富有活力的社区单元
“"产城融合、三位一体"是对天府新区规划图景的客观描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沈中伟院长表示,不论是城市还是新区的建设发展,都要在注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打造富有活力的社区单元。
沈中伟说,目前我们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摊大饼”式发展等诸多问题,实质上就是城市发展中“产城分离”的具体表现,从而导致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出现。而“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对策。“"产城一体"不是简单地将两者融合,而是要让产业要素依托城市功能,同时城市功能也要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沈中伟说,在这一体化的融合过程中,首先就要从规划和设计上更多考虑市民的感受,打造出一批富有活力的社区单元。
“这样的社区单元具有明显的特点:设施方便、环境优美、通勤效率高,同时,宜人的环境也能促进人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沈中伟看来,成都天府新区规划中的32个产城一体配套单元,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好的规划理念还需要彻底的贯彻实施。沈中伟说,城市建设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放到全新的天府新区建设中来看,要冲破固有理念和格局的桎梏,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在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统筹管理,同时,还要强调市民对城市建设工程的监督和参与,真正使规划落到实处。”
升级版“新成都” 要秉承“宜人”传统
市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成西认为,成都天府新区的建设既然是“白纸画图”,在上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一座产业新城,就必然呈现出与以往的城市建设截然不同的新特点。天府新区建设具有诸多先天优势,在利用好这些先天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成都在城市发展中一直保持的“宜人”、“宜居”传统。
“作为现代化的产业新区,天府新区的功能定位就决定了它可以摆脱以往城市发展中的一些弊端,实现真正的组团式发展。”林成西认为,因此,天府新区的建设不会是对成都中心城区的简单复制,而是脱胎于空间资源已近饱和的老城区,变成一个升级版的“新成都”。
“这些年不论是成都还是国内其他中心城市,在旧城改造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也有一些值得反省的地方,比如资源消耗过大、风貌上千城一面等。在天府新区建设中应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同时谋定而后动,真正进行符合区域实际、效率更高的建设。”林成西建议,天府新区建设要秉承和发扬成都一直以来的“宜人”、“宜居”传统,在市政建设上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很值得做的一篇大文章。”
憧憬新区·市民说
我们的新区生活 有自己的个性
在面积不大、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学习,不论是看电影、购物还是去健身,都能在家附近找到合适的场所……天府新区能为受够了“城市病”的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很多成都人未来生活的理想状态。
“成都现在已经是一座特大中心城市,国内其他地方在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成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现在天府新区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可能:不再是千城一面的发展格局,我们的新区生活有自己的个性!”网友“沉默默”说,虽然天府新区规划范围内有很多地方目前还是“白纸一张”,但在“宜人”的规划建设理念指导下,相信天府新区不久就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市民赵彤对天府新区的期待,则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的便利上。“现在中心城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堵得人"伤心",高峰期从城东到城西要两个多小时。看过天府新区的相关规划,这样的问题完全能够得到解决:不仅有更便捷的公交系统,还可选择国铁、轨道交通等多种出行方式,这才是真正符合实际的现代化交通!”赵彤还认为,在综合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地理上的距离也将不复存在,“反正去哪儿都是分分钟的事,这会是必然的融合方式。”
【新区建设雁群起飞】
产城一体 交通先行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既为涉及的区县带来了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提升的重大机遇,同时也为生活在这片区域里的人们,带来了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的契机。在这一方面,成都的4个区县又有哪些动作?
高新区:
产城一体 科文并重
成都晚报记者从高新区了解到,高新天府新城的规划建设将会突出“产城一体、科文并重”的理念,着力引领天府新区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和建筑,都将在高新天府新城一一亮相。据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局长郑小明介绍,两座新建的大桥红星路南延线跨锦江桥、世纪城路东延线跨锦江桥,将打通通往“中和组团”的交通瓶颈,成为发展“中和组团”的重要启动项目。
同时,在四川省重点项目新川科技园中,将引入有轨电车,形成科技园与周边区域、老城区、新区互动发展的模式,突出产业与城市和谐相融。成都高投置业公司总经理徐亮描绘了未来这个区域的绿色城市生活:高端的学校、医院、影剧院保障了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有机性,并通过地铁1号线、6号线、20号线连接城市中心,解决从区域外达到新川创新科技园后的交通疏散。
双流县:
未来将形成立体交通体系
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表示,双流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天府新区的建设,把双流区域建设成为一个现代产业的新城、生态田园的新城、文化新城、宜居新城和时尚新城。
当前,双流正加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牧华路、星空路、双简旅游快速通道、新籍黄路等7条骨干道路形成通车能力,机场第二航站楼、成绵乐客专、成自泸高速等省市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明年,将在天府新区双流区域里开工形成几条纵向和横向的快速通道。未来的双流将形成立体交通的设施体系,除双流国际机场外,境内还包含了多条高速公路、若干城市快速道路、若干城市快速骨干交通网络以及轨道交通。
龙泉驿区:
全面启动13.8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总面积277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龙泉片区包含大面、龙泉街道和柏合、山泉、茶店三个山区乡镇,成都市民所熟悉的龙泉山脉“桃花故里”、石经寺与龙泉湖等知名景区均包含在内。其中,龙泉片区起步区约30平方公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年底前,龙泉驿区将全面启动经开区东区13.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推进起步区以骨干路网、市政设施、能源通讯为重点的基础性承载功能建设。
新津县:
推动起步区与其它区域
连片融合发展
在天府新区建设过程中,新津区域将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新津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投入资金13.3亿元,建成货运大道等骨架道路20余公里,区域环状路网基本形成,争取年内形成“三纵三横”的道路交通体系。同步推进区内配套设施,实施3座变电站建设,建成水、电、气、通讯等各类管网60余公里。
同时,新津还将于今年年底前启动生活配套区建设,增强区域内市政配套、公共服务功能。下一步,将纵向通过大件路、规划的双流机场快速路、成雅高速、天府2号线对接中心城,横向通过第二绕城高速对接双流,形成综合性交通走廊,推动新津起步区与其它区域连片融合发展。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