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昆明 加快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

admin 2011-04-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11日,在昆明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将着力构建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努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宝库、国际文化枢纽、文化产业基地、文化共享家园,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

昆明 加快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图)


  11日,在昆明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将着力构建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努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宝库、国际文化枢纽、文化产业基地、文化共享家园,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

  昆明建设泛亚文化名城将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即近期夯实基础,到2015年,在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的同时,基本建成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中期基本达标,到2020年,在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同时,基本建成泛亚文化名城;远期,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泛亚文化名城。

  据了解,昆明市围绕打造泛亚文化名城近中远期建设目标,将促进3个融合:促进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促进文化与旅游会展融合;促进文化与高新科技融合。昆明市将拓宽一批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建设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推动一批文化单位深化改革,打造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实现“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打造泛亚文化名城”的目标。

  增强文化实力化产业增加值达400亿

  “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狠抓产业项目那样狠抓文化项目,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掷地有声地道出昆明市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追求。昆明打造泛亚国际文化名城,首先需要的是文化产业支撑。对此,昆明市将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1%以上。其中,重点发展具有本土特点和优势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动漫游戏、印刷包装、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产业门类。实施文化产业倍增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实施“文化空间”大型国际文化市场、昆明玉器城、郑和故里文化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重点培育一批能参与全国乃至世界竞争的文化企业集团,带动全市文化产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到2015年,形成5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

  另外,昆明将加强对文化产业集群的规划、建设和培育力度,建设一批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大力推进金鼎1919文化艺术高地、昆明老街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

  建立公共体系放到基层和欠发达地区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为便利、更为完善、更为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建设泛亚文化名城一个重要指标。”昆明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昆明将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做到“两个高于”:即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逐步增加项目投入、激励性投入和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比重,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基层和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当前,昆明将抓好文庙恢复重建、市博物馆二期、市民族文化宫、聂耳音乐厅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新的国家和省级大型文化设施落户昆明,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地标。据悉,2011年底之前,全市所有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激发发展活力革从“小盆景”到“百花园”

  昆明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加快新闻媒体集团化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文化体制改革从“小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其中,坚持继续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用“机制”激活事业。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等单位将完善领导干部定期聘任制、全员聘用制等制度。同时,注重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有序引导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有条件的民营、外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提升辐射能力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

  增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是建设泛亚文化名城的必然要求。昆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地带,文化交流频繁,多元文化汇聚,必须站在世界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文化动向,积极向世界推广昆明的文化。

  为此,昆明将立足构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不断增强集聚和引领功能,推动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与互动。昆明将全力支持市属主流媒体以独资、合资或合作方式在市外办报、办刊、办台、办网,与国内外知名媒体合办频道、栏目、节目,增强对外传播的竞争力和有效性。举办好昆明泛亚文化艺术节、昆明聂耳音乐节、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加快推进昆明泛亚文化艺术中心、昆明泛亚文化传媒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重点扶持具有云南特点、昆明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等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支持昆明文化企业在国内外兴办文化实体,打造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知名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塑造国际形象史文化名城品牌

  打造泛亚文化名城,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相当重要。昆明将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大对革命史迹、名人遗迹、宗教文物、历史街巷、古宅名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使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融合发展。保护好昆明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多样、古朴、丰厚、奇异、相融的深邃内涵,科学化开发、市场化嫁接、时尚化包装、品牌化经营、科技化提升,使其成为世代传承的瑰宝和最具比较优势的文化要素。同时,围绕泛亚文化名城定位,精心设计城市建筑、街区广场、公共设施,挖掘和表现城市文化内涵,构建传统内涵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本土特色与国际气魄相统一的多层次城市文化景观体系;加快推进具有标志性文化意义和精神特质的城市文化符号建设,提高城市形象的文化渗透力和知名度。为此,昆明将集中开发“古滇王国”、“聂耳故乡”、“陆军讲武堂”、“重九起义”、“护国运动”、“一二一运动”、“西南联大”等重要文化元素,着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