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万平方米绿地是怎么来的?
admin
2002-03-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还没有出正月十五,五环路和六环路两侧就忙活开了,拆迁、整地、挖坑、移苗……三河三路绿色通道工程率先破土动工。
其实,稍一留神,市民就会发现,京城的绿地多了起来。
还没有出正月十五,五环路和六环路两侧就忙活开了,拆迁、整地、挖坑、移苗……三河三路绿色通道工程率先破土动工。
其实,稍一留神,市民就会发现,京城的绿地多了起来。
据市园林局航空遥感调查显示,1999年至2001年的3年间,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3.65个百分点,达到38.56%;人均公共绿地增加0.74平方米,达到8.92平方米;全市增加绿地550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近19个颐和园。市林业局提供的数字显示,3年间,全市林木覆盖率增加3.5个百分点,增加林地总面积86万亩,相当于又绿了10个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翠绿萦绕的北京,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努力;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方面的支持;也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坚定的决心、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措施。
拆房建绿
有人说,集中连片的大绿地是城区的肺。然而,几年前,北京城的“绿肺”少得可怜。
1999年,城4区人均公共绿地仅为3平方米多,个别地区甚至不足2平方米,旧城区与其他城区的人均绿地差距最高达到6平方米。
城市绿地是城市建设发展中惟一自然因素,它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等作用。资料显示,城市中的一亩绿地能够提供800人一天需要的氧气;绿地地表温度比裸地要低3至6摄氏度。有专家测定,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是中山公园的7倍,香山公园的9.5倍。
“绿肺”少,百姓感觉呼吸都不顺畅。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改以前的“见缝插绿”为现在的“规划造绿”。
1999年2月19日,首都绿化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会决定,在首都绿化美化建设中,把城区作为重点。各城区要下决心拆房建设大块集中绿地,每个区都要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绿地。
五朝古都造就了繁华的北京,市中心区更是寸土寸金,在城里造“绿肺”,谈何容易。
1999年4月的一天,贾庆林、刘淇等市领导在市政府10号楼前栽下4株大雪松。这片地方约有400平方米左右,原来是8间库房,为了扩大绿化面积,市政府把这8间房拆掉,建成绿地。栽树时,贾庆林说,各区县不但要有盖房子的本事,还要有拆房子的本事,更要有拆了不再盖的本事,要把拆房子腾出来的地方建绿地,绿化美化。
橘黄色的龙型广场灯、宛如雪松般的喷泉、7米高的大理石雕塑、碧绿的冷季型草坪、小叶黄杨与红色月季组成的花坛……走过金融街广场的行人,无不驻足流连,感受绿地带来的春意。金融街广场位于复兴门和阜成门之间,说这里是寸土寸金,毫不过分。在广场原址上,有一栋占地1万平方米的3层办公楼,一年租金就有2500万元。市政府下决心把这里变成绿色广场,不仅舍弃了可观收入,还投资1500万元绿化美化,栽植树木25000余株,铺设草坪16000平方米。值不值呢?金融街的同志是这样说的,绿地建成后,金融街的商务环境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前来考察投资的国内外企业家,还是来金融街买房、租房的投资商,都比过去增加了一倍以上,当年吸引资金达10亿多元。正如市政府说的,城市绿地是无价之宝。
前门箭楼绿地、西单文化广场、莲花池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郡王府绿地、牛街危改小区绿地……到去年底,本市共新建万米大绿地35处,总面积达100多公顷。老百姓说,35块绿地是镶嵌京城的35块翡翠。
大绿地建设没有止步,市政府决定今年还将再建10块,据介绍,有些绿地的面积将突破3万平方米。
创新植绿
去年岁尾,一份卫星遥感监测报告送到首都绿化委办公室。报告说,全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化面积已达93.5平方公里,绿化总任务已经完成四分之三。遥感照片清楚显示,一道宽厚的绿色篱笆正在环绕京城。
这是市委、市政府创新的绿化思路送给市民的一份新年礼物。
按照规划,首都应有240平方公里的绿化隔离带串起城市中心区和周围边缘集团。
然而,绿化隔离带中的“绿”并不多。1998年调查显示,在绿化隔离带地区内,已绿化的面积约38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15.8%。与此同时,隔离带内的各种建设却“如火如荼”,可“绿”面积不足80平方公里。
面对支离破碎的隔离地区,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80平方公里不够,就是拆房,也绝对不能少于100平方公里。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原定10年完成的100平方公里绿化隔离地区绿化任务,将提前至3年内完成。
建绿篱,要拆迁,要占地。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百姓的出路在哪儿呢?
从绿化隔离地区人民利益出发,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提出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多元投资,以绿养绿,发展绿色产业。
朝阳区长营乡采取以圃代林的方法,建设了千亩银杏林。农民刘旺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原来3亩地种粮种菜,一年收入不足600元。改银杏后,3年左右,就可以一行隔一行地移植出售,收入高达10万元。同时,每亩地上将有60棵左右的银杏树被保留,形成景观林。他说,守着银杏林,就是守着小银行,能不抢着干吗?
以圃代林,以果代林,以苗代林……多种建绿方法被创造出来;公园、球场、果园……8大类型绿色产业融入隔离地区。
2年间,京城绿篱植绿8.3万亩,相当于过去十几年总和的1倍半,并形成了10块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大型绿色板块,其中有4块已成为面积近万亩的都市森林。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将完成100平方公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
继而,市委、市政府系统而完整地提出了绿化建设思路,建设首都绿色生态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筑三道绿色屏障,即以山区绿化工程为主的第一道绿色屏障;以“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的第二道绿色屏障;以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为重点的第三道绿色屏障。
创新思路带来空前绿化高潮。
去年4月,五路绿色通道工程率先完成。今年,三河三路绿色通道工程又已启动。
3年间,全市增加林地面积86万亩,京郊的灰石头山渐渐披上绿装,每逢金秋日,一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观景象。
全民播绿
1999年的一个春日,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37万平方米绿地被13家单位认养,这在首都绿化史上还是第一次。
随后,京城掀起了认养绿地的高潮,普通市民成为认养主角。陈广兴是宣武区天宁寺北里小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他是本市首位认养认管绿地的个人。他认管小区楼间绿地1131平方米,而且一下子签了30年。他说,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需要每个市民的呵护。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社会认建认养绿地的资金超过500万元。
从认养绿地、“黄土不露天”、见缝插绿到以纸换树;从整治长安街、四环路百米绿带、“门前三包”到延续古树生命……随处可见普通百姓忙碌的身影。
每年的全民植树日,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在他们的示范和带领下,中央机关和驻京部队上至部长、将军,下至工作人员,年年到北京参加植树劳动。
3年来,京城全民义务植树超过1922万株。
如今,建绿、爱绿、护绿已经是每个北京人的自觉行动。
绿化要投入,要建设,更要保护。“谁也不能随便砍一棵树”,这是市委、市政府下的死命令。
市政府为此下发了《关于在城市建设和危旧房改造中要加强对古树、大树保护的紧急通知》。市领导明确指示,今后在城里伐一棵树也要有批准手续。
视播绿为己任,视绿地为生命,京城绿意盎然。
其实,稍一留神,市民就会发现,京城的绿地多了起来。
据市园林局航空遥感调查显示,1999年至2001年的3年间,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3.65个百分点,达到38.56%;人均公共绿地增加0.74平方米,达到8.92平方米;全市增加绿地550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近19个颐和园。市林业局提供的数字显示,3年间,全市林木覆盖率增加3.5个百分点,增加林地总面积86万亩,相当于又绿了10个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翠绿萦绕的北京,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努力;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方面的支持;也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坚定的决心、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措施。
拆房建绿
有人说,集中连片的大绿地是城区的肺。然而,几年前,北京城的“绿肺”少得可怜。
1999年,城4区人均公共绿地仅为3平方米多,个别地区甚至不足2平方米,旧城区与其他城区的人均绿地差距最高达到6平方米。
城市绿地是城市建设发展中惟一自然因素,它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等作用。资料显示,城市中的一亩绿地能够提供800人一天需要的氧气;绿地地表温度比裸地要低3至6摄氏度。有专家测定,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是中山公园的7倍,香山公园的9.5倍。
“绿肺”少,百姓感觉呼吸都不顺畅。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改以前的“见缝插绿”为现在的“规划造绿”。
1999年2月19日,首都绿化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会决定,在首都绿化美化建设中,把城区作为重点。各城区要下决心拆房建设大块集中绿地,每个区都要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绿地。
五朝古都造就了繁华的北京,市中心区更是寸土寸金,在城里造“绿肺”,谈何容易。
1999年4月的一天,贾庆林、刘淇等市领导在市政府10号楼前栽下4株大雪松。这片地方约有400平方米左右,原来是8间库房,为了扩大绿化面积,市政府把这8间房拆掉,建成绿地。栽树时,贾庆林说,各区县不但要有盖房子的本事,还要有拆房子的本事,更要有拆了不再盖的本事,要把拆房子腾出来的地方建绿地,绿化美化。
橘黄色的龙型广场灯、宛如雪松般的喷泉、7米高的大理石雕塑、碧绿的冷季型草坪、小叶黄杨与红色月季组成的花坛……走过金融街广场的行人,无不驻足流连,感受绿地带来的春意。金融街广场位于复兴门和阜成门之间,说这里是寸土寸金,毫不过分。在广场原址上,有一栋占地1万平方米的3层办公楼,一年租金就有2500万元。市政府下决心把这里变成绿色广场,不仅舍弃了可观收入,还投资1500万元绿化美化,栽植树木25000余株,铺设草坪16000平方米。值不值呢?金融街的同志是这样说的,绿地建成后,金融街的商务环境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前来考察投资的国内外企业家,还是来金融街买房、租房的投资商,都比过去增加了一倍以上,当年吸引资金达10亿多元。正如市政府说的,城市绿地是无价之宝。
前门箭楼绿地、西单文化广场、莲花池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郡王府绿地、牛街危改小区绿地……到去年底,本市共新建万米大绿地35处,总面积达100多公顷。老百姓说,35块绿地是镶嵌京城的35块翡翠。
大绿地建设没有止步,市政府决定今年还将再建10块,据介绍,有些绿地的面积将突破3万平方米。
创新植绿
去年岁尾,一份卫星遥感监测报告送到首都绿化委办公室。报告说,全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化面积已达93.5平方公里,绿化总任务已经完成四分之三。遥感照片清楚显示,一道宽厚的绿色篱笆正在环绕京城。
这是市委、市政府创新的绿化思路送给市民的一份新年礼物。
按照规划,首都应有240平方公里的绿化隔离带串起城市中心区和周围边缘集团。
然而,绿化隔离带中的“绿”并不多。1998年调查显示,在绿化隔离带地区内,已绿化的面积约38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15.8%。与此同时,隔离带内的各种建设却“如火如荼”,可“绿”面积不足80平方公里。
面对支离破碎的隔离地区,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80平方公里不够,就是拆房,也绝对不能少于100平方公里。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原定10年完成的100平方公里绿化隔离地区绿化任务,将提前至3年内完成。
建绿篱,要拆迁,要占地。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百姓的出路在哪儿呢?
从绿化隔离地区人民利益出发,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提出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多元投资,以绿养绿,发展绿色产业。
朝阳区长营乡采取以圃代林的方法,建设了千亩银杏林。农民刘旺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原来3亩地种粮种菜,一年收入不足600元。改银杏后,3年左右,就可以一行隔一行地移植出售,收入高达10万元。同时,每亩地上将有60棵左右的银杏树被保留,形成景观林。他说,守着银杏林,就是守着小银行,能不抢着干吗?
以圃代林,以果代林,以苗代林……多种建绿方法被创造出来;公园、球场、果园……8大类型绿色产业融入隔离地区。
2年间,京城绿篱植绿8.3万亩,相当于过去十几年总和的1倍半,并形成了10块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大型绿色板块,其中有4块已成为面积近万亩的都市森林。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将完成100平方公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
继而,市委、市政府系统而完整地提出了绿化建设思路,建设首都绿色生态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筑三道绿色屏障,即以山区绿化工程为主的第一道绿色屏障;以“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的第二道绿色屏障;以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为重点的第三道绿色屏障。
创新思路带来空前绿化高潮。
去年4月,五路绿色通道工程率先完成。今年,三河三路绿色通道工程又已启动。
3年间,全市增加林地面积86万亩,京郊的灰石头山渐渐披上绿装,每逢金秋日,一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观景象。
全民播绿
1999年的一个春日,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37万平方米绿地被13家单位认养,这在首都绿化史上还是第一次。
随后,京城掀起了认养绿地的高潮,普通市民成为认养主角。陈广兴是宣武区天宁寺北里小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他是本市首位认养认管绿地的个人。他认管小区楼间绿地1131平方米,而且一下子签了30年。他说,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需要每个市民的呵护。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社会认建认养绿地的资金超过500万元。
从认养绿地、“黄土不露天”、见缝插绿到以纸换树;从整治长安街、四环路百米绿带、“门前三包”到延续古树生命……随处可见普通百姓忙碌的身影。
每年的全民植树日,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在他们的示范和带领下,中央机关和驻京部队上至部长、将军,下至工作人员,年年到北京参加植树劳动。
3年来,京城全民义务植树超过1922万株。
如今,建绿、爱绿、护绿已经是每个北京人的自觉行动。
绿化要投入,要建设,更要保护。“谁也不能随便砍一棵树”,这是市委、市政府下的死命令。
市政府为此下发了《关于在城市建设和危旧房改造中要加强对古树、大树保护的紧急通知》。市领导明确指示,今后在城里伐一棵树也要有批准手续。
视播绿为己任,视绿地为生命,京城绿意盎然。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