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地标 传承百年乐章 ——讲述天津音乐厅
徜徉在天津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提起“五大道”人们都会想到那是天津的“万国建筑博物馆”,在那里汇聚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是小洋楼聚集最多的区域。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看,“小白楼区域”却是天津小洋楼出现最早的区域。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不得不提的也是众所周之的当属著名的天津音乐厅。
走在这里历史恍如昨天,静静闭上眼睛倾听,透过那砖、那墙、那雕花的立柱,一首弹奏了百年的乐章依稀就在耳边缓缓响起。似乎每个音符中都蕴含着许多老天津人的回忆。这些回忆里中可能有最初看电影后的兴奋,或许有欣赏音乐的满足,或许是看到仰慕的艺术家之后的心跳,或许还有关于自己对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所有的一切,点点滴滴汇聚,已经成为记录音乐历史、记录天津市民文化生活史的符号。
历史打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在向人们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如同坐标式的音乐厅,以自己的成长鉴证着这个地区,这个城市变化。天津音乐厅原名叫做平安电影院,总建筑面积达3434平方米,主要设计者是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雷格尼,他是欧洲建筑协会的会长,所有材料都是精挑细选的,石材也是法国进口的原装石材。它的风格与圣马可教堂非常相似。总体面积3860平方米。空调采用分体式。整个音乐厅是无烟设计、环保材质。音乐厅的每个角落都能很好的欣赏到原声的音乐演出。是天津最早播放电影的地方。因为地处天津市中心,且影院始建之初放映世界一流的好莱坞大片,上座率极高,因此名声大噪。曾经的平安电影院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创造了天津电影业的辉煌历史。平安电影院是天津市创建最早的电影院,也是第一家由外国人开办的电影院,经过四次搬迁才最后落址小白楼。在这里天津第一次播放美国福克斯公司影片的有声电影《歌舞升平》,开创了天津放映有声电影的先河。这些已经被人们淡忘的往事,却都已经成为记录平安电影院历史的点滴。
据很早就在音乐厅工作的老工作人员介绍,音乐厅这个名字是在1956年平安电影院收归国有后定名的。这时的音乐厅里不仅仅播放电影,也开始举行音乐演出以及各种纪念活动。音乐厅经过改造,将原有舞台扩大,使其能够容纳百人的大型交响乐队。音乐厅这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音乐厅。天津人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众多文艺团体也纷纷来这里演出。1983年,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的纪念会在这里进行,众多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来到这里与天津观众见面。
2005年时音乐厅进行了大的改造,主要设计者是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雷格尼,他是欧洲建筑协会的会长,所有材料都是精挑细选的,石材也是法国进口的原装石材。它的风格与圣马可教堂非常相似。总体面积3860平方米,分为前厅、主厅(观众席)、舞台(演出厅)、后台(化妆间)、排练厅、贵宾接待厅等,厅内严格按照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的声学需求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大规模乐队演奏,增大了舞台面积,同时观众席面积也进行了适当的扩大。演奏台设在观众席一侧,宽20 米,深11 米,可容纳 120 人的乐团演奏。演奏台共有5块升降台,演奏台前部设有大型乐器升降台,演奏台后设有可供80人合唱队使用的合唱区。因此,音乐厅的观众坐席设计是非常人性化,使得场内观众坐在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座椅的设计也很特殊,材料质地不仅可以吸音,而且每个座椅下均设有通风口,以此来调节温度,确保每位观众都能充分享受一流的演出环境。
远远望去,竖立的大罗马柱,浅米色的整体基调,灯池的设计以及墙壁的雕刻、欧式的大铜门,既蕴藏古典又透露出现代的气息。现在的音乐厅已然成为天津交响乐团的专门演出场地之后,为本市的百姓带来了无数的好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了解和享受高雅艺术的机会。
在演出方面,提到高雅音乐,人们常常会想到观众正襟危坐地在剧场里欣赏这种高雅艺术,现在的受众对音乐厅的演出接受度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也访问了几位来音乐厅的普通市民,其中大多数表示在自己休闲生活的安排上会想要到音乐厅欣赏高雅音乐;还有部分人表示,对于交响乐式的艺术形式不是特别懂,但是并不抗拒来欣赏这种高雅音乐。看来人们对生活,对文化的认识也随时代变化发展,单纯从音乐上很难看出对一个城市的直接作用,音乐对一个城市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靠时间的累积,一代代的传承。音乐厅也承担着这样的载体,并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乐章!
凤凰网特邀记者实拍小白楼音乐厅
小白楼音乐厅(资料片)
凤凰网特邀记者实拍小白楼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