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区将成上海副中心 土地规模超陆家嘴
当初选址世博园时,上海市已经把世博板块纳入了未来的规划中。
目前的上海已经开始了二次城市规划。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规划“二合一”,以助于规划的整体落实。这些规划,在世博会举行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而在世博会后,建设适合上海的理想城市模式,将成为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这是一个里程碑,对于上海而言。
世博园区将成城市副中心
当初选址世博园时,上海市已经把世博板块纳入了未来的规划中。
世博会的一贯选址方法,是在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城市外围。因为这样可以推动土地的开发,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而上海世博会却违背了传统方式,将园区选在了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江两岸。这样的选择,并非没有原因,虽然地处市中心,但这里的浦江两岸地块,以急需改造的工业用地为主,周围居住区密集,工厂把居民的生活与浦江水完全隔绝。世博会的规划者希望,“通过世博会的建设,把这些问题和矛盾全部解决掉。”
在世博建设中,原先的生产型岸线转型成了公共开放空间,为上海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业留出空间。除开解决遗留问题,在世博园区的规划中,每一条道路,每一个汽车和地铁站点也都是为上海未来而规划。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说,世博会结束后,园区围墙一拆除,所有的道路就是城市中心的道路,所有的路牌、路名都不需要做任何改变。现在世博公园、江南公园等四大公园,形成了6.8公里长的沿江绿和湿地,将改变上海江边公共绿地缺乏的现状。而B片区中华美食城,地下空间已全部事先规划好,未来将作为宾馆用地,建设高标准的接待宾馆。加上在宾馆的两边,一边是主题馆,一边是世博中心,届时,这个地方将形成一个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会、住、展一体化的国际会展中心。
加上周围便利的交通,这都让专家们十分看好世博园区对城市功能的影响。“浦东陆家嘴地区只有1.7平方公里,而世博园区的后世博发展,将会关注黄浦江的大片滨江地带,我们将建立一个综合功能区,这个功能区将辐射整个的中心城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郑时龄在世博论坛的演讲中表示。毫无疑问地,这个围绕在浦江两岸的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和它辐射的周边近10平方公里,将成为外滩、陆家嘴之后,上海沿黄浦江增长带的另一极。而 世博园区也将是继徐家汇、真如、五角场和花木之后的上海第五个城市副中心。
上海市长韩正也明确表示,在世博后,要把上海世博园区规划建设成为具有会展服务、文化交流、市民休闲等综合功能,生态景观良好的城市公共活动区域。
聚焦郊区新城发展
世博园区结束后的利用,仅仅是世博后时代最直接也是最近的规划。
在上海如今规划并实施的一系列发展规划,既考虑后世博园区的发展,也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发展,试图改变经济发展过份依赖土地资源的现状,深入研究上海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在这个规划中,上海城市未来的发展必须适合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稀缺的特点,上海和周边新城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点。
上海市政府透露,在世博会后,上海市城市建设的重心将从城区建设转向郊区新城建设,使郊区成为未来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环节之一。
目前上海的人口密度,在有些区域属世界之最,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是郊区的24倍。这将给上海市造成极大的压力。
“世博会以后,上海将面临城市发展速度减缓、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压力增大的环境。加快推进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是上海寻求后世博会发展治本之策的重要途径。”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加快推进郊区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这样强调开发新城的意义。他们希望,能通过对郊区的建设,缓解市中心人口和交通压力。
新城早在2001年时已经启动。上海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曾提出建设嘉定-安亭、松江、临港、闵行、宝山、青浦、金山、奉贤南桥、崇明城桥九个新城,规划总人口540万,重点发展松江、临港、嘉定-安亭新城。但目前,只有松江新城初步建成,嘉定和临港还在建设之中,而其余的新城才刚刚起步。
但因为配套设施不完全,建好的新城发展一直滞后,并没有起到缓解市中心人口和交通压力的作用,但世博后城市发展变缓,让上海市必须将建设中心转移郊区,以阻止中心城区无序蔓延,并为上海进一步发展提供产业和人口空间。
中心城市成转型载体
这并不意味着中心城区被忽视。
在上海市的规划里,中心城区将是上海实现由工业化城市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载体。
据上海市政府相关人士解释,上海方面将重点发展“十字轴”地区,具体为外滩-陆家嘴CBD地区;黄浦江南北地区(基本为世博地区)以及延安路东西方向(主要为虹桥地区及其延伸段)。按照规划,其中外滩-陆家嘴地带将发展金融服务业;黄浦江将发展贸易、文化、展示行业;虹桥等延安路沿线发展贸易商务和贸易服务行业。而其他的城市核心区域,则依靠这几个地区的推动,实现城市化的重建,最后实现新的城市系统。
“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战略性变革,是从城市的单一中心空间结构,演变为多心组团式结构,从关注中心城区的发展到城市和郊区的共同发展……”郑时龄说,现在的上海城市空间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几年,上海会在周边地区,比如周庄等地方,建立一些卫星城,届时,上海会形成一个星座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但是只有一种形态和秩序。而在未来的规划中,会详细到解决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以及再生能源的使用等等问题。